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1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646篇
系统科学   572篇
丛书文集   352篇
教育与普及   7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47篇
综合类   848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566篇
  2011年   654篇
  2010年   635篇
  2009年   718篇
  2008年   668篇
  2007年   763篇
  2006年   646篇
  2005年   569篇
  2004年   455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284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为研究不同矿物掺合料钢筋混凝土碳化后的电化学特性,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定期进行无损检测,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图谱等电化学参数对碳化循环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微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 采用Kramers-Kronig转换对交流阻抗数据进行验证,选用合适的等效电路进行电化学参数拟合, 并采用卡方检验验证参数拟合的吻合度. 研究结果表明:等效电路R(QR)(QR)可以有效地对碳化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的电化学阻抗谱进行拟合,等效电路拟合卡方值建议不大于10-4数量级. 碳化腐蚀环境下,随着碳化周期的增加,混凝土的电阻值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钢筋电阻呈现波动减小趋势;极化曲线随着碳化周期的增加整体向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和负电位方向移动,在49 d时钢筋锈蚀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双掺体系、单掺体系、基准体系、三掺体系,且单掺和双掺体系混凝土接近中等腐蚀状态,基准和三掺体系混凝土还处于低等腐蚀状态. 不同凝胶体系下,单掺和双掺体系钢筋混凝土对碳化腐蚀环境更加敏感,三掺体系则具有最佳的抗碳化性能.  相似文献   
52.
为了获取燃料电池空压机性能衰减特性、提高其使用寿命,针对一款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空压机开展了耐久性试验研究.结合燃料电池汽车实际道路循环工况特征,构建了一种接近真实道路循环工况的空压机寿命测试工况,并开展了4 000 h的空压机耐久性试验,采集了不同磨合时间段的空压机性能与运行参数.通过耐久试验数据分析,明确了空压机性能衰减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除磨合时间外,空压机性能衰减主要受转速和压力的影响,其中压力衰减随转速增加而增大,衰减速度随磨合时间增加先快后慢;空气流量衰减对转速和压力均很敏感,衰减速度随磨合时间基本保持不变.磨合4 000 h后,在额定工况下空压机的出口压力和空气流量衰减最大分别达到7.5%和29.7%.  相似文献   
53.
以临床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培养及16s rDNA进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并对分离株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通过PCR检测常见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对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株进行了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其对小鼠致病力的分析。本研究从采取的86例尿液标本中分离检出11株耐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为12.79%。耐碳青霉烯酶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blaNDM、blaVIM、blaIMP和blaKPC基因在分离株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分布。耐药性分析发现1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90.91%,对头孢噻肟耐药率为63.64%,对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和诺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分型结果显示,分离的11株细菌中10株均为强毒力型菌株(90.9%),其中K57血清型4株(36.4%),K1血清型1株(9.1%),K2血清型1株(9.1%),K5血清型1株(9.1%),K20血清型3株(27.3%),提示该批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此外,毒力因子分布结果显示,其毒力因子rmpA(54.5%)、Aerobactin F(54.5%)在菌株中分布较为广泛。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检测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9株分离株均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菌株致病力可能与荚膜血清型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相关。综上所述,临床分离的致尿路感染病原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多重耐药特征,强毒力菌株以K57荚膜型为主,K1、K2均有分布,提示对尿路感染病原应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防控多重耐药和强毒力菌株的感染与流行。  相似文献   
54.
空地导弹落点精度评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满足导弹设计与试验中高精度的落点精度评估要求,以落点精度评估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出发,设计并开发了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处理子系统以及评估子系统,同时,详细给出了各模块的具体计算步骤及计算模型。最后通过软件的实例计算测试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维护性。该系统的设计开发可为装备定型、部队作战使用、研制单位验证设计思想和检验生产工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5.
依据经典四元线性码理论和纠缠辅助量子纠错码理论,由四元线性码的生成矩阵给出四元线性码稳定极大纠缠的纠缠辅助量子码的几何特征。在给定几何特征基础上,由射影空间的Cap理论,设法用组合数学方法和搜索算法构造出给定几何特征的Cap,确定Cap码的参数。利用所得到的参数优良的Cap码,结合纠缠理论,构造出一些参数优良的极大纠缠的纠缠辅助量子码。其中,所构造的极大纠缠的纠缠辅助量子码有许多是最优码,还有一些纠缠辅助量子码改进了前人所得到的纠缠辅助量子码的参数,这些纠缠辅助量子纠错码是无法用已有方法得到的。这也证明了结合组合与搜索的方法来构造极大纠缠的纠缠辅助量子纠错码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6.
针对网络瞄准攻击对战斗机精确引导的需求,研究威胁规避下的战斗机攻击引导轨迹优化问题。以战斗机过载为控制量建立引导状态模型;以目标威胁建立引导路径约束模型;以导弹发射瞄准条件为终端约束;以引导的快速性和控制经济性为性能指标,将轨迹优化建模为具有非线性边界约束、状态约束和路径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并采用高斯伪谱法将其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为了保证算法的实时性,采用滚动时域策略进行在线滚动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在有效规避目标威胁下达成导弹攻击的瞄准条件,基于RHC策略的优化单次计算时间小于1s,算法实时性能满足战斗机的引导需求。  相似文献   
57.
以经典的双点源干扰模型为基础,简要说明了在双点源干扰下导引头的静态跟踪误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动态下的攻防对抗,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仿真,得出了攻击误差。仿真分析了双干扰源功率变化时导弹的攻击轨迹和误差,以及功率不相等时干扰源间距和天线波束宽度对诱骗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只要参数合适,非相干双点源干扰可以很好的诱骗导引头,达到保护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8.
胰腺腺泡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的测定及药物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建立了用荧光指示利Fura-2测定胰腺腺泡细胞胞浆游离Ca2+浓度([Ca2+]i)的实验技术,包括:胰腺腺泡的分离制备;Fura—2/AM的负载;腺泡悬液的荧光光谱测量等.测定了胰腺腺泡细胞[Ca2+]i。的静息值和卡巴可促腺泡细胞[Ca2+]i升高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动力学过程,并研究了柴胡总皂甙对胰腺腺泡细胞[Ca2+i]的影响.发现0.01mg/ml浓度的柴胡总皂甙使胰腺腺泡细胞[Ca2+]。明显升高,0.1mg/ml浓度时可使[Ca2+]。升高到静息值的3倍,提示柴胡总皂甙的促酶分泌作用是通过胞内[Ca2+]i升高介导的.  相似文献   
59.
2003年10月-2004年5月期间对九江城市及郊区麻雀种群数量与空间分布的现状及其历史变迁作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内麻雀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锐减,直至2000年,麻雀又重新出现了明显的恢复迹象,并最终形成以九江县城为消失区、在产粮区罕见以及在九江市区、蔬菜区和产棉区广布的现有空间分布格局.讨论认为这是由于农药及工业性大气污染两个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60.
钟萼木种子贮藏与休眠解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采集的钟萼木种子进行各种处理后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钟萼木种胚、内种皮及胚乳内均含抑制物质且可引起种子休眠,但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内缺乏萌发促进物质和酶活性低所致。用ABT生根粉溶液浸种24h或低温(5℃)层积60d,可解除种子休眠,萌发率由28%可提高到80—90%。低温层积后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25℃和20℃,其次是变量条件(昼30℃,夜20℃),将种子置于聚乙烯薄膜袋内低温(5℃)干藏85d,也可解除休眠,低温干藏85d后再层积20d,解除休眠的效果最佳,如此处理置床后第5d即开始发芽,15d完成萌发过程,萌发率达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