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2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473篇
系统科学   501篇
丛书文集   271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现状及发展   39篇
综合类   82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552篇
  2011年   615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596篇
  2008年   726篇
  2007年   724篇
  2006年   665篇
  2005年   564篇
  2004年   457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描述了业务流程再造(BPR)在整合新旧电子采购系统中的应用及J2EE实现过程,探讨了基于J2EE的BPR在电子采购系统中应用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2.
旅行社行业经过一个时期的繁荣后,已经进入了一个利润微薄的时代,在过度竞争的环境下,旅行社要靠关系营销来保持稳定的客户源,创建品牌,降低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43.
对网上中文水利信息资源进行了分析总结,以便为水利信息用户提供网上信息资源的检索查询作参考。  相似文献   
44.
教学秘书队伍是一支重要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基层骨干力量。新形势下,做好教学秘书工作的关键在于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认真做好每项日常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5.
逆包络是指已知包络面(线)方程,而要求形成该包络的曲面族中一个曲面(线)的问题,本文集中介绍了求解逆包络问题的7种方法,并介绍他们各自的应用和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6.
杏花,是花之一种。在百花之中,它虽没有牡丹的富贵,梅花的清高,菊花的幽雅,但也还是别有一番风味。它有着姣容嬗变的色彩,有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有着生动活泼的姿态。同时由于时代的发展,历史的积淀,它更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寓意。而本文则将从色、香、姿、韵四个方面来具体论述杏花的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47.
文章研究运用调查法对乌鲁木齐市四所学校高中部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到有关乌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一般状况的数据.根据调查的结果和数据分析,发现乌市信息技术课程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8.
本钢铁业公司鼓风机是AV40—9轴流压缩机,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系统.从系统的构成到各个主要的控制回路.做了比较详细地说明.  相似文献   
49.
对高速磁浮车-轨耦合系统进行动态机理和振动响应研究。首先,对高速磁浮中的各类耦合关系进行建模;其次,分别分析了动态和静态条件下的车-轨耦合作用机理;然后,建立了高速磁浮车-轨耦合动力学有限元模型;最后,对磁浮列车高速通过桥梁时轨道梁、功能件的动力响应和车-轨共振速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速运行时车-轨作用频率不同,长时间共振速度下运行时车-轨振动明显增大;若桥梁动力放大系数小于1.2,则基频比最小值为1.16;若桥梁动力放大系数小于1.3,则基频比最小值为1.04。  相似文献   
50.
微生物源天然产物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资源之一.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共培养产生各类天然产物的研究发展迅速.微生物共培养是一种通过模拟(微生物)栖息地/栖息环境以激活可能的沉默生物合成基因簇并进而诱导微生物产生新次生代谢物的有效方法.与菌株纯培养相比,共培养不仅增加了次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多样性,而且其生物活性及产量也得到了提高.文章就近5年来真菌与真菌、真菌与细菌、细菌与细菌等3种类型的微生物共培养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同时简要介绍了用于分析共培养作用机制的多组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微生物共培养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及挑战.综述旨在为微生物共培养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并为微生物药物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