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7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257篇
系统科学   313篇
丛书文集   196篇
教育与普及   286篇
理论与方法论   80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648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8 毫秒
971.
鞍形白云石是沉积岩中的一种重要成岩矿物。显微镜下鞍形白云石具有特殊的弧形晶面和波状消光,广泛分布于热液环境和其他相对高温的成岩环境中,也常被作为半定量的地质温度计和某些特殊流体的指示矿物。本文综合讨论了四川盆地二叠—二叠系碳酸盐岩和砂岩中鞍形白云石的岩石学特征,铁、锰、钙含量和阴极发光特征,形成温度和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以及推算的源流体的氧同位素组成和盐度;同时对照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中的鞍形白云石、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的鞍形白云石以及南海珠江口盆地新近系的鞍形白云石,得到如下认识:(1)碳酸盐岩中大多数的鞍形白云石的晶体大小都超过1mm,具有粗晶—极粗晶结构。砂岩中鞍形白云石胶结物的晶体相对较小,主要具中—粗晶结构。碳酸盐岩中的鞍形白云石主要分布在晶洞或裂缝中,砂岩中的鞍形白云石主要是晚期的胶结物。(2)碳酸盐岩中的鞍形白云石普遍具有阴极发光和很低的铁、锰含量,在钙、镁含量上接近理想组成;砂岩中的鞍形白云石胶结物普遍具有较高的铁、锰含量,因铁的猝灭作用而经常没有阴极发光,同时因富钙而偏离白云石的理想组成。(3)存在溶解现象(或去白云化现象)是一些鞍形白云石的重要特征,与热液有关的鞍形白云石的溶解可能与热液作用后温度和(或)盐度的降低及镁离子的消耗有关,较大埋深条件下形成的砂岩中的鞍形白云石胶结物的溶解可能与构造抬升造成的温度降低有关。(4)大多数鞍形白云石都是在较高的温度和盐度的流体中沉淀的,四川盆地二叠—三叠系碳酸盐地层中鞍形白云石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为100~270℃,源流体的盐度(NaCl质量分数)为4.7%~9.7%,盐度最大值约为当时海水的5倍;三叠系须家河组砂岩中的鞍形白云石胶结物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为120~170℃,流体盐度在2.6%~6.6%,也超过当时海水的盐度值。(5)南海珠江口盆地新近系碳酸盐岩中的一些鞍形白云石晶体较小,以细晶为主,缺乏可进行均一温度分析的两相包裹体,其形成温度可能较低,因而鞍形白云石形成的最低温度可能低于80℃,但这仍然需要资料的进一步积累。  相似文献   
972.
针对目前高职课堂教学面临的学生被动学习,不能积极参与回答问题以及主动提出问题的现象,该文通过介绍美国教育专家提出的"通过提问和理解促进学习和思考"的"优质提问教学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别从优质提问的教学意义,优质提问的教学原理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的方法,以及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等几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优质提问法来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73.
为了获得双桥臂硅微悬臂梁的谐振频率随其质量块尺寸的变化规律,首先推导出了双桥臂硅微悬臂梁谐振频率的解析式,并对9组不同尺寸的双桥臂单晶硅微悬梁的谐振频率随附加质量块长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附加质量块长度的增加,悬臂梁的固有频率会逐渐地减小,并且随着质量块长度所占微悬臂梁总长度比例的增大,附加质量所引起的微悬臂梁谐振频率的变化量在总谐振频率中所占的比重呈逐步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74.
为有利于指导生产实践,推动川黄柏实生苗培育规范化、标准化,以湖南省龙山县大安乡2020年培育的川黄柏1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以72个1 m×1 m样方2 564株样苗为研究样本,以地径、苗高为苗木质量分级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法及标准差法,划分质量分级值.经综合评定,确定川黄柏1年生实生苗质量分级标准为Ⅰ级苗地径D≥1 cm,苗高H≥100 cm;Ⅱ级苗地径D 0.6~<1 cm,苗高H 60~<100 cm;Ⅲ级苗地径D<0.6 cm,苗高H<60 cm.在该标准下,本次研究样本Ⅰ、Ⅱ级苗占比64.8%.  相似文献   
975.
为了解决含硫化氢(H_2S)废气的高效净化问题,直接以腈纶针刺布为原材料,通过一步反应制备了多胺基针刺布,测得其交换容量为5.9 mmol/g,并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碱液存在下多胺基针刺布对H_2S的去除性能及气体流量、碱液浓度、增重率、氧含量和H_2S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液和多胺基针刺布的协同作用对气体中的H_2S具有优异的去除性能.吸附饱和的多胺基针刺布可用碱液再生,且再生后性能无明显变化,在所设定实验条件下,针刺布处理容量和碱吸收容量分别稳定在30.6 mg/g和697.2 mg/g左右.  相似文献   
976.
采用低温黏结的聚乙烯颗粒,在二维半热态内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模拟黏性颗粒高温失流态化过程,并对失流态化过程进行了规律性总结,对其床压信号进行了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从颗粒正常流化到失流态化可分为熔融、分层、成核、成团和死床5个阶段.时域分析中,压力变化可反映出床内失流态化发生的大致时间,标准偏差的变化先于均值的变化;频域分析中,频谱图上主频的变化明显于均值的变化,为防止床内出现失流态化提供了可能;通过对比不同测点的频谱图,可反映出床内最早出现失流态化的位置.  相似文献   
977.
978.
979.
王闿运为晚清汉魏六朝诗派的盟主,在晚清诗坛中独树一帜。目前学界多论其汉魏六朝诗学理论和复古思想,而对于其唐诗选本的研究则关注甚少。事实上,对王闿运的唐诗选本的系统研究,有利于通观把握王闿运的整体诗学思想,也有助于全面认识王闿运的学术历程与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980.
在酸性2-吗啉乙磺酸介质中,建立基于纳米金表面等离子体的微量过氧化氢(H2O2)的比色检测体系,探讨裸眼检测途径下的分辨极限,提高体系稳定性并利用光谱分析精确定量H2O2浓度(c).结果表明,当c100μmol/L时,纳米金为团聚态,呈现蓝色;c120μmol/L时,纳米金为分散态,呈现红色.该方法的裸眼检测极限可分辨浓度差为20μmol/L.反应溶液的显色结果并不稳定,在反应后45 min内变化较快,c为60~100μmol/L的反应溶液也将逐渐由蓝色变为红色.溶液在570 nm处的吸光度(OD570)检测证明,反应体系在检测后3 h内仍持续变化.反应10 min后,加入适量半胱甘肽终止反应,可使反应溶液的显色结果稳定,提高体系稳定性.实验测定不同浓度H2O2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发现,c100μmol/L的反应孔产物在波长约550 nm处有吸收峰,且吸收强度与c成正相关.而c120μmol/L的反应产物吸收峰逐渐往短波长方向偏移,最终峰值约为540 nm.分析反应体系吸收光谱结果证明,各反应产物在630 nm和545 nm处吸光度的比值(OD630/545)与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对c为100~120μmol/L的H2O2溶液进行检测,定量浓度差为2μmol/L的H2O2溶液,降低裸眼检测途径下该方法的分辨极限,为微量样品检测提供更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