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85篇
系统科学   48篇
丛书文集   129篇
教育与普及   9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73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金龙如  冯江  孙克萍  刘颖  吴磊  李振新  张喜臣 《科学通报》2005,50(13):1334-1339
在自建模拟实验室(9 m×4 m×4 m)内驯养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 夜间在实验室内和野外观察蝙蝠的捕食行为, 并通过收集蝙蝠的食物残体和参照调查的当地昆虫区系鉴别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的种类. 研究表明, 马铁菊头蝠夏季食物主要以鳞翅目为主, 包括11科30余种蛾, 主要以夜蛾科Noctuidae (数量百分比为36.6%)、天蛾科Sphingidae (24.1%)、尺蛾科Geometridae(13.4%)和刺蛾科Limacodidae(9.5%)为主, 捕食的鳞翅目昆虫前翅翅长多介于10~40 mm之间(数量百分比为97.7%).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马铁菊头蝠在捕食过程中不是随机捕食, 而是有选择性. 捕食方式主要为空中飞行捕食(昆虫夜间活动高峰期)和鹟式捕食(flycatching)(昆虫夜间活动高峰期后), 没有观察到地面拾遗式捕食.  相似文献   
92.
2005中日科技与经济交流研讨会1月6-8日在杭州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中科院中日科技与经济交流协会、日本财团法人国际研修交流协会、日本独立行政法人情报通信研究机构、日本财团法人国际通信经济研究所、日本财团法人电波产业会联合主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小泉纯一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分别向大会发来了贺信。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孙忠焕等领导出席。来自日本的NEC、东芝、日立、三菱等著名公司的专家和华…  相似文献   
93.
本文通过对常见的三种字符集编码原理的介绍,然后专门针对在微软操作系统下,双字节字符集中怎样求一字符串的字符数和字节数的常用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4.
提出用种群发育停滞代数对变异概率和变异位数进行动态控制的改进遗传算法。该算法把种群没有更优个体产生看作种群发育停滞 ,将种群发育停滞代数定义为当前繁殖代序号与已得最优解的繁殖代序号之差 ;变异参数 (包括变异概率、变异位数 )初值与标准遗传算法 (SGA)相近 ;随着发育停滞代数的增长 ,增大变异参数 ;当有更优个体产生时 ,变异参数恢复到初值 ,种群发育停滞代数置 0 ;随种群发育停滞代数再次增长 ,变异参数再次增大 ,如此反复 ,直至算法结束。该算法在保持局部搜索能力的同时 ,提高了全局搜索能力及速度。用两个多极值函数(Camel函数、Shaffer’sF6函数 )对该算法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与SGA及自适应遗传算法相比 ,该方法以相当强的鲁棒性收敛到全局最优解 ,且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药物配伍。方法 用智能微粒检测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酸度计分别观察葛根素注射液与西米替丁、头孢唑啉钠、头孢呋辛钠、替硝唑、三氮唑核苷配伍后的外观、pH、吸光度、不溶性微粒变化。结果 葛根素与头孢唑啉钠、头孢呋辛钠、三氮唑核苷配伍在临床应谨慎应用;葛根素与西米替丁、替硝唑在临床上可以配伍。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可以与一些药物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96.
结合坡面微地形变化,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角度研究典型缓丘区不同坡位上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了解微地形生境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培养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增长曲线呈现中坡位>坡顶>下坡位>上坡位>坡底的规律,中坡位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最高,坡底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基质的利用能力最低;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比较中发现,除McIntosh均一度指数变化不显著外,其余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坡位上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中坡位的Shannon丰富度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大,显著高于坡底指数值(P<0.05);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分析,氨基酸类利用率变化明显大于其他碳源,而胺类及酚酸类的利用程度较低,表明氨基酸类是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坡位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具有选择性,糖类、 氨基酸类、 聚合物类及酚酸类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贡献较大的碳源.  相似文献   
97.
为了避免随机选取初始聚类中心点的缺陷,利用最大最小距离的方法确定初始聚类中心点.实验结果表明,和传统的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相比,所提聚类算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所分割的胼胝体图像边缘信息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98.
综合考虑液膜空化及质量守恒边界条件,构建了轴面微菱形织构油封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膜压分布和微菱形孔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微菱形孔所引起的动压效应可使膜压场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密封可靠性、润滑特性和泵汲效应;通过改变结构可控制泵吸方向、稳定液膜和减小摩擦。为提高稳定性和泵汲效应,并降低泄漏和磨损,选用半轴比γ=0.4~0.6、孔深h1=1.5~4.5μm和微孔旋转角α=40°~50°轴面微菱形孔织构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9.
嵌入图像编码算法(EZW)是一种优秀的图像压缩算法,然而该算法没有充分利用小波变换系数的某些特性,将小波系数的最低频子带与其他高频子带统一编码,这无疑会影响其编码效率与质量。针对EZW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改进算法通过对低频子带与高频子带分别编码,提高EZW算法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图像恢复质量和编码速度均优于传统EZW算法。  相似文献   
100.
以葛根素为配体,以稀土金属为中心,控制反应条件,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葛根素-稀土(Gd,Nd,Pr,Sm,Eu)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红外(IR)表征.其中采用正交试验对葛根素-钕配合物的合成工艺进行考察.采用尿酸钠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检测葛根素-钕配合物对造模后2~48 h大鼠踝关节肿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得到葛根素-稀土(Gd,Nd,Pr,Sm,Eu)配合物.其中葛根素与氯化钕配合反应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p H=7,葛根素∶氯化钕物质量的比为3∶1,温度为80℃,此时产率为67.78%;IR结果表明,葛根素与稀土金属发生配位的是分子中的酚羟和羰基氧原子.葛根素-钕配合物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作用优于葛根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