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1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17篇
系统科学   267篇
丛书文集   150篇
教育与普及   20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1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515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81.
针对含油废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自主开发的大直径、通道密集型多孔陶瓷膜材料,单支Φ142 mm,孔数达到800~1200个,每立方体积膜面积720 m~2.支撑体和分离层呈单峰分布,平均粒径分别为4.906μm和56.8 nm,支撑体内颗粒结合紧密,分离层表面平整无缺陷;自制陶瓷膜除油设备对濮阳中原油田的含油废水进行了50 d的油水分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陶瓷膜运行压力为0.1 MPa时产水量在4.2~5.5 m~3/h范围内波动;0.18 MPa时产水量在7.5 m~3/h上下波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产水量略有下降.通过反冲洗和化学清洗可有效恢复和提高设备的产水通量,该陶瓷膜设备能将原水含油量从87.2 mg/L降至2.5 mg/L,除油率97.13%;原水含油量从87.2 mg/L浓缩至7660 mg/L,浓缩倍率87.84倍;设备累计运行时间共493 h,处理水量共3139 m~3,耗电共471 k Wh,吨水电耗0.15元,错流循环排出水累计627 m~3,错流出水占产水总量20%,累计反冲洗浓水排放35 m~3,占产水总量1.11%,整体系统回收率达到98.89%.  相似文献   
182.
利用秸秆乙醇生产废液资源化制备木质素磺酸钠,分别以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试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液pH值和质量比对磺化率的影响,优化得出了最优制备条件以及各因素对磺化试验的影响的先后顺序;在制备得到的木质素磺酸钠的基础上,利用过氧化氢对木质素磺酸钠进行了氧化改性,并用红外光谱对氧化前后木质素磺酸钠进行了分析,初步讨论了氧化反应发生的活性位点;通过木质素磺酸钠及其氧化产物对水泥净浆减水分散作用,研究了氧化前后木质素磺酸钠的实际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3.
不同轮伐期巨尾桉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轮伐期对人工林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从经济视角科学确定人工林的合理轮伐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短(7a)、中(13a)、长(21a)轮伐期的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轮伐期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Stand volume,SV)、营林成本、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和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进行分析,揭示不同轮伐期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随着轮伐期的延长,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持续增长,7a、13a、21a轮伐期的蓄积量分别为144.95m~3/hm~2、346.97m~3/hm~2、553.69m~3/hm~2。随着轮伐期的延长,巨尾桉人工林净现值不断增加,在12a时达到最高值(30 297.61元/hm~2),之后逐渐降低,7a、21a轮伐期的净现值分别为17 239.86元/hm~2、22 008.59元/hm~2。内部收益率在13a开始趋近峰值(53.32%),明显高于7a时的39.29%。【结论】在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的轮伐期确定在13a左右较为适宜,既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又可大幅提升蓄积量。  相似文献   
184.
机械臂与旋翼飞行器之间的耦合运动、系统自身的欠驱动特性以及外界的不确定干扰,都会影响旋翼飞行器的稳定性控制。为提高整个系统的飞行稳定性,考虑到波动输入信号和外界扰动的影响,该文建立了飞行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PID控制方法的指数趋近率控制器。与传统的PID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能够减弱外界不确定干扰的影响,准确快速地对飞行器进行姿态稳定,而且缩短了调节时间,增强了飞行器的自身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5.
为了评价污染天气下由于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跨区域流动产生的区域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的大小,找出对受污染区域影响较大的路径,结合Petri网模型提出了VOCs跨区域流动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利用HYSPLIT模型确定多个潜在污染源与受污染区域的VOCs迁移路径,运用Petri网去描述各个迁移路径之间的关系;将动态风险大小的计算融入到函数Petri网的运行中,定量评估潜在污染源到受污染区域的各条路径的风险程度;案例分析得出污染天气下周边区域对于西安的动态风险评估结果以及各污染路径的潜在风险指数。研究表明,在重污染天气下各个污染源城市对西安的影响程度大小由高到低依次为宝鸡>汉中>西宁>兰州。该方法为评估VOCs跨区域流动过程中潜在污染源的风险程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6.
不同区域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排放是相互关联与影响的,为了将VOCs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VOCs区域协同联动治理,建立了以VOCs减排总量最大为首要目标最优减排模型,提出一种考虑环境污染因素的改进SEIRS传染病动力学优化算法(SEIRS infectious disease dynamics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onsider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SEIRSCE)在云环境下求解模型。应用案例以西安市为例,在阿里云服务器中使用SEIRS-CE算法对西安市13个气象监测站所对应VOCs关联区域减排问题进行计算并与传统智能优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VOCs最优减排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在云环境下使用SEIRS-CE算法相较于对比算法求解VOCs最优减排问题的收敛速度更快,求解精度更高,陷入局部陷阱概率更低,具有高并发性、高安全性、高共享性,对府际间VOCs联防联控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7.
黄显德  朱世飞 《甘肃科技》2014,30(16):46-47
介绍了一种用于三相分离器容器保护的蒸气减压系统的设计应用,实现了在火灾工况下对容器壁的保护,此蒸气减压系统可在有效的时间内将容器的压力降到安全值,防止容器破裂,而且即使容器破裂,也可以防止其可能向火源增加更多的燃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容器和周边装置的安全,此蒸气减压系统由紧急放空阀和多级限流孔板组成。  相似文献   
188.
"爆"的语义在网络时代下产生了新发展,至少表现在:"引爆"引申为"强烈地发生";"爆棚"由方言词汇升格为词模,类化出新词"爆表";"爆"还可以作定语,修饰名词,意为"流行的"。同时,"爆"的功能和意义进一步语法化,虚化为程度副词,作状语和补语,相当于"极、非常"。  相似文献   
189.
作为干旱区的典型代表,新疆的工业园发展迅速.为分析工业园的建设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利用遥感技术,搜集2004-2016年米东化工工业园的土地覆盖信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制图方法,并针对工业园的特点,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矩阵,对工业园自2004年以来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定量评价与趋势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工业园的建设,园区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食物生产服务从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的状态.进一步分析发现,2010年是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重要节点,2010年之前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量增长缓慢,而2010年之后随着园区建设面积的增加以及大量企业的入驻,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量激增.本文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矩阵,能够有效评价生态系统服务的动态变化,可以为工业园的资源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对于中小城市的区域规划管理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0.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京郊地区腐烂的葡萄果实及葡萄叶上分离到10株丝状真菌,其中从腐烂的葡萄果实中分离到3株丝状真菌,命名为814#、815#和880#;从葡萄叶上分离到7株丝状真菌,命名为794#、797#、798#、811#、902#、903#和1397#。结合形态学特征及真菌rDNA ITS区序列分析结果,菌株814#为茎点霉(Phoma sp.),菌株815#为刺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菌株880#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株794#为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菌株797#为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菌株798#为大蒜盲种葡萄孢(Botrytis porri), 菌株811#为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菌株902#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eichhorniae),菌株903#为芬芳镰孢菌(Fusarium redolens)和菌株1397#为脉孢菌(Neurospora terricola),其中A. aculeatus、A. japonicus、C. fructicola、A. eichhorniae、F. redolens和N. terricola未见在葡萄上分离到的报道。将10株丝状真菌分别接种到健康的葡萄、圣女果、苹果和梨果实上,B. cinerea、A. japonicus、A. aculeatus、T. roseum、B. porri、C. fructicola、A. eichhorniae和F. redolens均可使4种果实发病,其中B. cinerea、A. japonicus、B. porri和F. redolens致病力较强;而Phoma sp.和N. terricola只能使葡萄和圣女果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