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建立川芎中的苯酞二聚体欧当归内酯A (LA)的提取动力学模型,以甲醇为溶剂,以欧当归内酯A质量浓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川芎中欧当归内酯A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在Fick第二扩散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化处理,求得该过程的扩散活化能、表观扩散速率常数等动力学参数的值。最终建立川芎中欧当归内酯A的提取动力学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数据吻合基本良好。该模型反映了提取液中欧当归内酯A的质量浓度与提取温度、超声功率、颗粒半径、液固比以及提取时间之间的关系,在提取方法、药材种类、提取溶剂一定的情况下,可预测不同提取条件下提取液中欧当归内酯A的浓度。  相似文献   
132.
针对小型径流式电站卧式水轮机在夏季汛期运行中频繁堵塞而影响正常发电的问题,从增加水轮机出力与过流能力的角度考虑减少叶片数进行改造.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工况下改造前后的水轮机全流道进行数值计算,研究改造前后叶片表面的压力分布,着重分析改造前后叶片数对水轮机水力性能和气蚀性能的影响,得到改造前后的水轮机动力学差异.减少叶片数,叶片间开口增大,机组的防堵塞性能得到改善.计算结果还表明改造后机组可增容6%,最优工况点向大流量区偏移.所得结果可用于HLD06A-WJ-84水轮机的实际改造并指导电站的运行.  相似文献   
133.
在一定工况下,螺旋离心泵内部由经过轮缘间隙的二次流所导致的漩涡涡核低压处会发生漩涡空化,由于螺旋离心泵流道宽阔,该漩涡空化可以得到充分发展.为了研究水力机械内部的漩涡空化特征,应用CFD软件对一台螺旋离心泵的空化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螺旋离心泵内部发生漩涡空化时的流动规律,捕捉到了该泵内部漩涡空化的分布规律,发现漩涡空化的发生及发展受叶顶间隙压差和叶轮内部压力分布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4.
一种基于分组密码思想的图像加密算法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对数字图像这种特殊的明文应用分组密码思想加解密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对明文图像分组,应用已有的多种随机序列生成器生成相应的密钥模板根据分组密码的构造规则设计算法.在加密过程中对分组加密后的结果再使用密钥模板与分组加密不同的算法进行一次加密,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分组密码中"先将一个明文分组划分若干个子组进行处理,然后合并起来在做适当变换"以增加密码算法复杂度的方法.文中最后给出一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加密效果和密码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5.
为了解决压缩空气储能储气室容积大、成本高的问题,液态空气储能和液态CO2储能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及研究。针对这两大储能系统,借助ASPEN PLUS软件搭建了热力学物理模型,并借助?分析对两大储能系统进行热力学和关键参数敏感性研究分析。研究表明: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损失主要发生在压缩机及蓄热蓄冷装置上,分别占比45.02%、37.61%。液态CO2储能系统?损失主要发生在低温膨胀机、压缩机及蓄冷蓄热装置上,分别占比26.99%、23.88%、30.41%。从电-电转化效率方面:在绝热条件下,两大储能系统由于在充放电过程能量消耗大,电-电转化效率都低于55%,相比液态空气储能,液态CO2储能效率高。从系统成熟度方面:液态空气储能已得到工程应用,而液态CO2储能还处于研究阶段,未得到工程化应用。从投资成本方面;液态CO2储能单位千瓦投资成本高于液态空气储能约40%。  相似文献   
136.
选取W含量为7%的Al-W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固溶和时效对合金微观组织、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溶温度、固溶时间、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合金的组织和性能有较大影响。对于含W为7%的Al-W合金,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的耐磨性和硬度增强;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和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的硬度增大、耐磨性增强。实验条件下,合金最佳热处理工艺为530℃固溶80 min,220℃时效10 h。  相似文献   
137.
对灵芝多糖的微波辅助水提取、碱提取工艺进行探究。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灵芝多糖的微波辅助水提取和碱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25 W,料液质量比1∶35、提取时间24 min;碱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NaOH质量分数5.4%,料液质量比1∶35、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75 min。利用优化后的工艺对沪农灵芝和龙芝2号的子实体进行多糖提取,水溶性多糖(GLP1)得率均大于1%,碱溶性多糖(GLP2)得率均大于5%。多糖的红外谱图显示:沪农灵芝的GLP1、GLP2和龙芝2号的GLP1、GLP2均有可能是氨基多糖;沪农灵芝的GLP2和龙芝2号的GLP2中存在吡喃糖环、甘露糖苷。优化后的工艺能显著提高灵芝水溶性、碱溶性多糖产量,不同灵芝材料中水溶性多糖、碱溶性多糖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8.
采用缓冻协同微波法对竹荪中的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并进行工艺研究,依次考察缓冻时间、微波功率、液料比、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响应面设计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总还原能力4种试验,对比缓冻协同微波法提取得到的竹荪多糖(PW-1)和单一微波法获得的竹荪多糖(PW-2)的抗氧化活性,并借助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多角度激光散射(HPSEC-MALLS-RI)技术和红外光谱分析多糖初步结构。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缓冻时间16 h、微波功率260 W、液料比53 mL/g、提取时间8 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PW-1的得率为11.87%。在4种抗氧化活性试验中,PW-1表现的抗氧化活性比PW-2更强。初步结构分析发现PW-1与PW-2分别是由4个主色谱峰和3个主色谱峰构成,并以α-糖苷键连接为主的吡喃型糖,重均分子量均为1.018×106~14.980×106 g/mol。  相似文献   
139.
玉米秸秆在预处理过程中会生成酵母抑制物,不利于发酵产乙醇。本文考察了七种模型抑制物对酵母菌发酵乙醇的影响,并对预处理玉米秸秆(PCS)进行了脱毒试验,研究了酶解与同步糖化发酵过程。得到,对酿酒酵母FE-B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为苯系化合物>呋喃衍生物>弱酸类;水洗至中性后挤压PCS的酶解和发酵效果均好于未处理和挤压处理PCS,在固含量为30%的酶解与发酵体系中,72 h葡萄糖浓度为12.23%,发酵24 h乙醇浓度达到5.82 w%。  相似文献   
140.
采用酶解预处理一微波法提取积雪草中的积雪草总苷.对酶解预处理温度、酶解时间、液固比、微波辐射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考察.根据考察结果选择酶解预处理温度、液固比、微波辐射时间3个因子进行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酶解预处理-微波提取积雪草总苷的最佳工艺条件,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提取模型.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积雪草总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5℃,液固比36,酶解时间30 min,微波辐射110 s.在此条件下积雪草总苷的得率为27.10%.该方法与传统提取法比较,具有提取速率快、目标成分得率高的特点,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