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181.
182.
柴油车是城市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以一种新型的发动机前端空气净化技术(warp air clean,WAC)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7辆柴油货车在怠速和自由加速阶段的减排效果.结果表明:WAC对柴油货车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和颗粒物数量(particulate number,...  相似文献   
183.
基于城市涡动相关系统每30分钟蒸散发数据, 结合足迹源区分析及研究区域遥感数据, 获取源区植被盖度, 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的蒸散发模拟方法。将此模拟方法应用于涡动系统空缺值插值, 并探究深圳干湿季蒸散发的主要控制因子, 得到如下结论。1) 与不考虑植被盖度的随机森林模型及边际分布抽样算法(MDS)相比, 考虑植被盖度的随机森林模型可以更高精度地模拟城市蒸散发。与实测数据相比, 模型的R2=0.73, RMSE= 20.5 W/m2, MAE=13.3 W/m2, pbias=0.8%。2) 对湿季日间较高蒸散发时期的空缺值进行插值, 考虑植被盖度的随机森林模型显著优于MDS模型。与实测数据相比, MDS插值模型低估 12.4%, 而随机森林模型低估 4.7%。3) 深圳湿季期间, 植被盖度是蒸散发的主要控制因素。在干季, 温度、净辐射以及饱和蒸气压差是蒸散发的主要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18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于促进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以及现场运行管理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和安全管理质量。尤其是随着软硬件环境的改善和相关技术的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作用和优势变得更加明显。该文在分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最终提出了加强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5.
在分析摩托车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功能要求和工作环境的基础上,对排气门进行了改进设计和有限元分析.首先运用Pro/E工程软件的MECHANICA Structure模块对排气门进行改进设计,通过软件迭代运算功能得到最优的基本结构尺寸,然后对最优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由此获得排气门的应力应变和温度分布状况.根据改进前后的数据对比和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改进后的排气门应力场及温度场分布更合理、更科学,在满足强度条件下,将排气门的质量由32.7 g减至28.1 g,减重14%,大大提高了高温条件下排气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6.
187.
李三伟  杨冬  李欣  李志超  郭亮  谢旭飞  况龙钰  张璐  霍文义  吴畅书  陈耀桦  宋鹏  张桦森  曹柱荣  胡昕  侯立飞  易荣清  蒋小华  李琦  宋天明  彭晓世  徐涛  理玉龙  邓博  邓克立  王强强  杨品  黎航  袁铮  魏惠月  刘祥明  查为懿  刘永刚  王哲斌  章欢  詹夏宇  陈黎  梅雨  陈韬  李晋  杨志文  杜华冰  车兴森  杨轶蒙  杨正华  景龙飞  何小安  李朝光  王鹏  于瑞珍  苏春晓  陈铭  崔延莉  王峰  刘慎业  杨家敏  江少恩  张保汉  蓝可  古培俊  邹士阳  郑无敌  刘杰  丁永坤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8,(6)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中黑腔物理实验研究的进展.我们在神光系列激光装置上开展了一系列黑腔物理分解实验和黑腔辐射场综合实验,从多个方面研究了黑腔内部等离子体状态和辐射场特性.为了提升精密化实验能力,对黑腔物理实验主要诊断设备进行了不断优化改进、精密标定和一致性考核,并对激光能量平衡和光斑稳定性的影响做了分析研究,针对神光Ⅲ原型装置从物理设计、诊断、制靶、驱动器等多方面不断优化完善,建立了黑腔能量学精密物理实验能力,获得了一套具有较高置信度的自洽的黑腔能量学实验数据,同时初步探索研究了六孔球腔、三轴柱腔、贫铀腔、泡沫金腔等新型黑腔的辐射场特性.最后介绍了2017年刚完成的黑腔Au泡膨胀特性和激光注入孔(Laser Entrance Hole,LEH)堵孔特性的实验研究.这些实验获得了多个可重复、可理解、互相自洽的实验数据,使我们对黑腔能量学和辐射场分布的影响因素和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8.
在迈氏干涉仪的光屏上建立了多参量的干涉条纹方程,进而讨论了特殊情况下的等倾、等厚以及一般情况下的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189.
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育人质量,通过强化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教育,达到职工素质的整体提高,阐述图书馆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90.
研究环状光学网络的路由着色问题,对已有的χ(P)≤2L(P)的结论进行改进:首先证明该不等式是严格成立的,即χ(P)<2L(P);其次给出满足χ(P)=2L(P)-1的一个图例;最后给出一个基于环节点数n的改进结果χ(P)≤(2n)/(n 1)L(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