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7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河流径流量的预测对水资源的优化调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预测方法中原始数据的随机性对预测精度具有很大的影响。对GM(0,N)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河流径流量为系统特征数据序列,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饱和差为相关因素序列的GM(0,3)模型。通过模型预测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对比,说明了GM(0,N)模型具有较好预测效果;同时,为了证明GM(0,N)模型的优点,对比了其预测结果与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2.
鲍幼虫变态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鲍幼虫变态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鲍因其幼虫营卵黄营养,且同昆虫和蛙类相比,鲍幼虫变态速度快、存在提早发育(‘anticipatory’developmental program)现象,是研究贝类乃至海洋无脊椎动物变态现象的理想模式.早期研究采用药理学和电生理学方法发现了GABA等能够诱导鲍变态的物质,并且提出了变态过程信号通路,但调节幼虫变态的分子机制仍然所知甚少.研究人员采用差异显示PCR和基因芯片等手段获得了一些变态前后差异表达的基因.但是变态是由众多的基因和信号分子共同决定和影响的.传统获得差异基因的方法效率低、获得基因数量少、受公布的EST(表达序列标签)限制大,所以调控变态的分子网络和机制还尚未建立,缺乏对调控这一细胞过程的整体认识.转录组学分析获得大量变态差异基因,并且有助于建立差异基因相互作用网络,是研究变态分子机制的新方向.此外,变态差异基因的功能验证和注释是鲍变态分子机制研究的另一问题,基因干扰可能是解决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3.
TD-SCDMA中联合检测的块傅立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D-SCDMA已被ITU和3GPP批准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而联合检测是TD-SCDMA 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可以等效为一个求最小二乘解的问题,由于其中涉及的数据繁多,使得计算量十分 巨大。目前的一些算法(如Cholesky算法、Schur算法及Levinson算法等)充分利用了其系统矩阵的块 Sylvester结构来减少计算量5研究了一种能更显著减少联合检测计算量的方法——块傅立叶算法的算法 复杂度,并在算法复杂度方面与其他几种算法进行比较,展示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4.
红外线加热炉温度PID控制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将红外线加热应用于连续退火实验,要求对红外线加热的温度进行有规律的控制·主要介绍所采用的PLC控制理论算法,包括系统辨识、比例积分微分参数整定及优化设计·通过PLC对红外线快速加热炉温度的控制,实现了对试样的快速加热和冷却及温度升降的循环控制,而且升降时间和速度可精确调整,经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晶粒细化和分裂增韧可使两相区轧制的层状超细晶钢板具有高强度同时韧性优异.前期研究发现轧后空冷生成的层状超细晶钢板,存在屈强比偏高的问题,高达0.9.本研究通过轧后淬火在层状超细晶组织中引入马氏体的方法降低屈强比.研究发现,在750℃和810℃轧制后淬火,层状超细晶组织中可生成体积分数约为14%的马氏体.此部分马氏体使拉伸过程中呈现连续屈服行为,提高加工硬化率,使钢板的屈强比降至0.7以下,解决了屈强比偏高的问题.此外,实验钢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韧性优良.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制备了低碳微合金钢薄带,利用OM,SEM和TEM对铸态凝固组织、室温组织、析出及位错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低碳微合金钢铸带的凝固组织中二次枝晶间距约为12~15μm,相对于传统厚板坯和薄板坯连铸,铸带组织得到了明显细化.铸带的原奥氏体晶粒尺寸比较粗大,约为250~410μm,其组织由魏氏铁素体、珠光体和不规则铁素体组成.铸带组织中存在纳米级TiC析出和短棒状的渗碳体.TiC析出没有被薄带连铸的凝固过程及二次冷却过程明显抑制.铸带组织由于铸轧力及二次冷却速率不均匀导致大量位错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7.
结合某现场超快速冷却系统,具体分析了带钢运行速度变化对轧后冷却过程换热系数与冷却时间的影响规律.根据速度运行机制,开发了速度在线修正计算策略,实现了轧后冷却区带钢速度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吻合;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工艺温度在线循环计算策略,消除了速度波动对温度控制的影响,提高了温度控制精度.将该温度在线实时修正策略应用于现场,实现了超快冷出口温度与卷取温度的精确控制,工艺温度命中率在96%以上,有效消除速度对温度波动的影响,完全满足新产品、新工艺的工业化试制及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08.
针对表面工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进行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制教学改革。以Inconel 718镍基高温合金加工用涂层数控刀片的制备及切削性能研究为例,介绍了以金属陶瓷为基体,进行PVD TiAlN和MTCVD Al_2O_3涂层的项目构思,基体材料、涂层工艺、涂层成分与厚度的匹配方案,涂层刀片的制造和组织性能检测,涂层数控刀片的切削服役实验,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工科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9.
<正>近日,国家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货车补贴标准进一步降低,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要求,以及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等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10.
Al2O3-B2O3-Ce2O3体系中Ce3+的光谱特性与基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洪鹏 《科学通报》1998,43(4):402-404
在Al2 O3_B2 O3_Ce2 O3体系中 ,于 12 0 0~ 140 0℃的温度范围内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配比 (Al/B比从 4 5~ 2变化 )磷光体 .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光谱特性之间的相关性 .发现随着基质配比Al/B从 4 5~ 2的变化 ,基质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种变化导致光谱特性的巨大变化 ,表明铈离子晶场环境的变化 ,随着配比的变化 ,激发与发射峰向短波方向移动 .在合适的配比下 ,可以获得新型的稀土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