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4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利用Hammerstein模型描述一类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类适用于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算法(NAGPC),该算法将整个控制系统分解成线性和非线性两部分考虑;在线性部分中,根据广义预测控制(GPC)算法中控制增益阵F的特点导出了一种速度较快,计算量不大的GPC改进算法。非线性部份利用插值原理给出了一种便于计算机实时计算的根值解法,并将其解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输入。仿真结果表明,NAGPC算法计算速度快,鲁棒性较强,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2.
利用逆M伪随机序列信号,选用最小二乘算法、辅助变量算法及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离线辨识,建立大型真空钎焊炉数学模型的过程。给出了最终确立的线性数学模型。根据这一模型设计的温控系统数字调节器在实际应用中达到了十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3.
随机发展方程的适度解的存在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相似文献   
144.
西藏措勤地区的中新世布嘎寺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于西藏措勤县城北西江若拉一带的富钾火山岩曾被划属达多群,地层时代属古新世至始新世.作者测制了这套火山岩地层的剖面,获得的同位素年龄为15.8 Ma和15.9 Ma,属中新世.这一发现填补了冈底斯山北部中新世富钾质岩浆活动的空白,为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形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资料.根据岩性组合、地层时代及区域地层对比,将这一套中新世的富钾火山岩地层命名为布嘎寺组.  相似文献   
145.
提出了业务基本组件的概念,基于主动节点和策略机制建立了业务管理模型.该模型以业务为被管对象,共享了管理策略定义和传播机制.网络管理工作站维护全局管理策略,被管节点配置主动代码运行环境,管理策略既可来自本地策略库,也可从网络管理工作站动态下载,从而使大量的管理任务可在本地节点完成,减轻了网络管理工作站的负担.原型系统实验表明,该模型可提高系统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6.
气体绝缘系统电极表面覆膜时金属导电微粒带电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施加直流或交流电压的表面覆涂绝缘介质的楔形电极结构条件下,讨论了SF6中自由金属导电微粒在电场梯度力存在时的运动特性.通过实验测得的自由导电微粒运动起始时的电压,计算得到微粒所带电荷量,该结果与采用法拉第筒测得的结果吻合,即当电极表面覆以100μm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时,微粒带电量约为未覆膜时的30%~60%.通过对微粒与介质间局部放电导致发光现象的实验观测研究,表明表面覆涂绝缘介质的非平行平板电极间自由金属导电微粒的带电机理在直流电压下为电导电流或薄膜表面极化带电,交流电压下为微粒与介质间的微放电.  相似文献   
147.
油田水结垢是油田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研究概况,分析了结垢类型及成垢原因,讨论了油田水质和水垢的分析方法、结垢趋势预测的原理以及对防垢剂评价的有关问题。简述了结垢预测研究的发展和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48.
气固流化床中气泡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摄像法研究了二维气固流化床的气泡行为,特别是气泡密度的分布规律。开发了针对摄像法研究气泡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比较了布风板、颗粒直径、流化速度、床层高度对气泡分布密度的影响,并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气泡分布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泡分布密度沿床高是不均匀的,存在气泡聚集现象;同一种颗粒在固定床高位置,气泡分布密度随流化速度的变化很小,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9.
用高电荷态离子129Xeq+ (q=25, 26, 27)轰击金属Au表面, 产生Au原子的特征X射线谱. 实验结果表明, 足够高的电荷态低速离子激发靶表面原子, 无需很强的束流强度(nA量级), 便可有效地产生重原子的特征X谱线(Au, Ma), 单离子X射线产额可达10-8量级, 特征X射线的产额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和势能(电荷态)的增加而增加. 通过Au原子Ma的特征X射线谱, 利用Heisenberg 不确定关系对Au原子的第N能级寿命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50.
应用作者所提出的表面-颗粒-乳化团传热理论模型对粒径0.87~1.21mm,堆积密度386~870kg/m3的5种空心刚玉球粒子流化床在950℃床温时流化床与浸没表面间的传热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文献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计算表明,浸没表面温度对瞬时换热系数有显著影响,表面温度为900℃时的瞬时换热系数约是表面温度为300℃时的瞬时换热系数的1.6倍;粒径减小、堆积密度增加都使换热系数增大,其中粒径和堆积密度的变化对热传导系数分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对对流和辐射换热系数分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计算了传导、对流和辐射换热系数分量占总换热系数的份额,对于所用的5种粒子,950℃床温,流化数(U/Umf)在1.1~4.0范围,对表面温度平均的总传热量中,热传导占57%~43%,辐射换热占51%~37%,对流换热占5%~3%。讨论了U/Umf对气泡相辐射换热和乳化相辐射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