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3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17篇
系统科学   71篇
丛书文集   138篇
教育与普及   10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257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991.
采用层层涂布法把石墨烯-二氧化钛(GR-TiO_2)复合材料、血红蛋白(Hb)和Nafion滴涂在固体电极表面制备出相应的蛋白质电化学传感器.为了证明Hb与复合材料混合后其原始构象基本不变,采用光谱技术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扫描在Hb修饰电极上出现一对良好对称峰形的准可逆氧化还原峰,表明电活性的Hb发生反应.同时利用此方法求解了电化学参数如电子传递系数和异相电极反应速率常数,考察了该电化学传感器对三氯乙酸的电催化行为.  相似文献   
992.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是药动学研究的重要参数,通过超滤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柏碱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含药血浆经超滤法得超滤液,以C18为固定相,乙腈-0.3%冰醋酸-三乙胺(体积比为20:80:0.5,其中0.3%为体积分数)为流动相,284nm检测波长下测定超滤液中黄柏碱.黄柏碱在0.20~20.00mg·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8,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2.5%.超滤法结果表明黄柏碱在不同浓度下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6.45%~34.05%,蛋白结合常数为(1.214±0.132)×10~4 L/mol.  相似文献   
993.
脉冲超宽带(impulse radio ultra wide band,IR-UWB)测距定位系统中,信号的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传播检测及在定位算法中给予误差矫正是提升定位性能的主要方法。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统计量(channel statistic information,CSI)——峭度(kurtosis,K)和均方根时延扩展(root mean square delay spread,RMS)联合似然比检验(Likelihood ratio test,LRT)区分NLOS状态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对IEEE802.15.4a信道的K和RMS的概率分布进行建模,作为标准信道分布;然后对信道的瞬间分布和标准分布的KL散度做LRT检测信道状态。最后利用信道检测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LRT的Taylor(LRT-Taylor)定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K和RMS联合的LRT检测法鉴别所有UWB信道环境都有较高的准确率;在移动端(mobile terminal,MT)与锚点(anchor node,AN)间为较复杂的NLOS环境时,LRT-Taylor算法也能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94.
本研究以攀枝花市盐边县某芒果种植区为研究区,采集47个表层土壤(0~20 cm)样本,测试Cd、As、Cr、Cu、Ni和Pb 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首先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然后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采样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最后应用ArcGIS软件分析并绘制了研究区土壤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Cd全部超标,As、Cu和Pb少量超标,仅Cr和Ni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要求。6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均超过四川省土壤元素背景值;中部居民区附近Cd浓度较高,研究区北西侧、南西侧As浓度较高,中部Cr、Cu、Ni和Pb浓度高于东西两侧;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Cd处于中度-重度污染,研究区As处于轻微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处于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点位比例各占34.04%和65.96%;Cd、As、Cr、Cu、Ni和Pb单项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依次为980.069、18.486、1.983、5.005、6.285、4.640,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在777.344~924.348之间,总体呈现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强。研究表明,重金属Cd对芒果种植区的土壤环境存在一定威胁,建议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995.
 现代车载武器的人机界面包含大量信息,界面内容的合理排布有利于提高作战效率。为探索多任务下人的目标辨识绩效,设计了多任务作业模型,被试同时进行两项彼此独立的模拟任务,通过记录并分析不同位置下辨识目标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为界面的科学设计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人的目标辨识绩效受目标位置影响,在深灰色背景下多任务状态时,相比其他位置,左下方出现的目标在反应时间和正确率方面都有绝对优势,而右上方和右下方分别在正确率和反应时间上有所不足,可在3处安排不同重要程度的信息。  相似文献   
996.
为预测铝合金铸件凝固时的微观组织演化,本文采用当量法对KGT模型进行扩展,建立了适应多元合金的界面前沿跟踪模型?应用该模型对Al-6Si-4Cu合金凝固过程的微观组织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再现凝固过程中自由枝晶生长形态?液相中的溶质分布以及多晶生长时枝晶的竞争生长过程?该模型可以实时地跟踪凝固界面前沿的位置,节省计算时间,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997.
纳米薄膜界面热阻在纳米结构热输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相对于金属纳米薄膜,非金属纳米薄膜界面热输运规律更为复杂?采用改进的双波长飞秒激光光热反射法(TDTR)实验系统,测试了金属纳米薄膜?非金属纳米薄膜分别与不同介电基体之间的界面热阻?薄膜-基体德拜温比可以近似作为衡量界面声学失配程度的度量,德拜温比接近,非金属纳米薄膜界面热阻比金属纳米薄膜界面热阻大2~3倍,主要原因是电子-声子耦合作用增强了金属薄膜界面热输运能力?  相似文献   
998.
摘要: 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 PDX) 的小鼠模型使用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是肿瘤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工具之一。与传统细胞株荷瘤小鼠模型不同的是,PDX 小鼠模型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患者体内肿瘤真实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学以及异常的信号通路特征,被广泛用作肿瘤患者的替代模型进行个性化药物筛选等诸多方面的研究。近年来,随着肿瘤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对PDX 小鼠模型的需求和利用正日益扩大,尤其是借助于PDX 小鼠模型进行肿瘤有效药物的筛选和评估,并逐步将其应用于指导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正逐步走向临床。本文就PDX小鼠模型制备的关键因素、临床应用和潜在的不足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9.
摘要: 目的研究大黄牡丹汤组方( RPDP) 对急性胰腺炎( AP) 模型大鼠胰腺早期胰腺微循环的改变,探讨微循环改变在AP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观察RPDP 对胰腺微循环的影响。方法60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药物作用4 h 假手术( SO) 组、模型组和RPDP 组; 药物作用8 h SO 组、模型组和RPDP 组,每组各10 只。模型组和RPDP 组在距离胆胰管开口0. 3 mm 处的胆管,经十二指肠壁浆肌层针刺,用3. 5%牛磺胆酸钠0. 1 mL/100 g 缓慢注射,建立SD 大鼠AP 模型,治疗组用RPDP 40 g /kg 灌胃1 次。分别与给药后4 h 和8 h,麻醉相应组大鼠抽取血液及腹水,检测各组血清和腹水淀粉酶含量。用荧光显微流速测试方法,观察胰腺微血管在造模后4 h 和8 h 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胰腺微循环血流速度存在差异,RPDP 治疗组血流速度则比较一致。与SO 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及腹水淀粉酶均显著升高; 与模型组比较,RPDP 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及腹水淀粉酶均显著降低( P < 0. 01) 。结论AP发病与胰腺微循环障碍有关,AP 向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发展也与其有关,AP 时胰腺水肿与坏死同时存在。RPDP 有改善AP 模型大鼠胰腺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周口店第1地点用火的磁化率和色度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是否存在原地用火证据的争议,对遗址第1地点第4堆积层(据贾兰坡1959划分方案)中新发现的疑似用火遗迹进行系统野外采样以及磁化率和色度测量.结果显示,部分疑似用火区沉积物的磁化率、红度均显著异常,磁化率值较周围沉积物高出22倍,红度高出近3倍.高磁化率值和高红度值分别由高温作用过程中新生成的细粒磁铁矿和赤铁矿颗粒引起.漫反射光谱分析表明,疑似用火区沉积物的赤铁矿-针铁矿组成与平面其他部位及第2,3地点自然样品显著不同.磁化率随温度变化特征进一步揭示出疑似用火区沉积物很可能经历了700℃以上的加热,而自然火一般无法达到如此高的温度.这些磁性、色度异常的沉积物很可能受到人类控制用火的作用,但其为原地用火区堆积还是曾经历再搬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