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2篇
系统科学   39篇
丛书文集   52篇
教育与普及   95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6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O-Co_3O_4-ZnO-CeO_2双活性组分中心催化剂,通过比表面积测定、X射线衍射、H2程序升温还原及扫描电镜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沉淀剂种类、不同焙烧温度及不同活性组分中心比例)对催化剂CO脱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组分物质的量比为CuO∶Co_3O_4=7.21∶0.95时,采用碳酸铵为沉淀剂,焙烧温度为400℃时,催化剂各组分(CuO、Co_3O_4、ZnO、CeO_2)间相互作用明显,还原性能较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活性组分CuO、Co_3O_4分散均匀,显著提升催化剂还原性能和CO脱除能力,可以在80℃下将含有3%CO原料气中的CO脱除(CO转化率97%~99%),2 000min内稳定性能良好,工业前景应用良好。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以酸性H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利用热重分析(TGA)和热裂解-气质联用(Py-GC/MS)等技术考察了生物质的两大组分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催化热解过程.氮气气氛下慢速热解的TGA实验表明,纤维素与Kraft木质素分别于285℃和135.7℃开始热解,纤维素热解后的残留量较少,仅为初始质量的8.6%,而Kraft木质素热解后的残留量高达61.9%.氦气气氛下的Py-GC/MS实验表明,纤维素快速热解的主要产物为左旋葡聚糖(LG)、羟基乙醛和羟基丙酮,积碳率仅为5%;Kraft木质素快速热解产物主要为含有不同取代基的酚类化合物,积碳率为50%.催化快速热解的Py-GC/MS实验表明,加入酸性HZSM-5分子筛可以使生物质热解产物实现有效的加氢脱氧,大大提高了热解油中的芳烃含量.然而由于热解过程中HZSM-5分子筛失活很快,使得积碳问题更加严重,纤维素催化热解的积碳率为61%,木质素样品更是高达85%.  相似文献   
43.
本文研究了三阶周期边值共振问题{v'(t)=f(t,v(t)),t∈[0,T],v~(i)(0)-v~(i)(T)=0,i=0,1,2解的存在性,其中函数f:[0,T]×R→R连续且有界.当非线性项f满足适当条件时,本文发展了上下解方法并得到其解的存在性.主要结果的证明基于Lyapunov-Schmidt过程和解集连通理论.  相似文献   
44.
本文考虑二阶常微分方程三点边值问题{u″(t)+h(t)f(u)=0,t∈(0,1),u′(0)=0,u(1)=λu(η),其中η∈[0,1),参数λ∈[0,1),函数f∈C([0,∞),[0,∞))满足f(s)0,s0,h∈C([0,1],[0,∞))在[0,1]的任意子区间内不恒为零.在满足条件f0=0,f∞=∞时,本文讨论了该边值问题解所构成的连通分支随着参数λ在[0,1]内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形,建立了正解的全局结构.主要结果的证明基于锥上的不动点指数定理以及解集连通性质.  相似文献   
45.
为了研究换热器内弹性管束在壳程流体诱导下的振动特性,利用流固耦合的顺序求解法,对换热器内不同管排间距和不同管排数条件下多排弹性管束在壳程流体诱导下的振动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提出了分割式网格划分策略,可大幅度提高网格划分的精度、效率和灵活性;提出了粗算加精算的分步计算策略,可大幅度减少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研究表明:在壳程流体诱导下,换热器内各排弹性管束的振动主要表现为面外振动,且振动的均匀性较差;大不锈钢连接体上监测点的振幅受管排间距的影响较大,小不锈钢连接体上监测点的频率受管排间距的影响也较大;当管排间距较小时,各排弹性管束间的相互影响较强;当管排数增加时,各排管束的振动均匀性降低。  相似文献   
46.
针对目前网络病毒传播模型中没有考虑用户行为的不足,提出了耦合用户行为的网络病毒传播模型。该模型提取了影响用户行为的3个重要因素:用户的安全意识、用户对信息的兴趣度和链接来源,构建了模型的参数函数。从理论上定性分析了控制网络病毒扩散的阈值,并通过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仿真了用户安全意识较强和安全意识薄弱两种情况下的网络病毒扩散趋势,结果表明,网络安全的维护既需要安全对抗技术的支持,也需要用户行为规范的管理。  相似文献   
47.
针对当前基于进化算法的相关反馈图像检索方法无法很好地结合用户偏好信息和设置参数过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教与学优化的相关反馈图像检索方法。根据图像检索问题的特定环境,对教与学优化算法进行了一系列改进:首先,结合最近邻分类法构造适应度函数的约束条件,使之更好地反映用户偏好信息;其次,通过在教阶段将相关图像集的中心图像作为教师以及在学阶段将相关图像作为学员学习的对象,使算法快速收敛到相关图像区域;最后,结合约束处理技术Deb准则进行学员的选择操作。将该算法与目前效果优异的3种基于进化算法的相关反馈技术在两套标准图像测试集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较于另外3种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更好地结合用户偏好信息提高图像检索性能。  相似文献   
48.
以重烧氧化镁和磷酸二氢铵为主要原料,以硼砂为缓凝剂,加入聚羧酸减水剂(PCE)制备磷酸镁水泥(MPC),研究PCE的加入量对MPC的凝结时间、流动度、强度及软化系数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MPC体系中的物相组成,利用Topas 6.0软件中的Rietveld方法定量分析MPC物相含量,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分析其微观形貌.实验表明,随着PCE加入量的增加,MPC流动度、凝结时间以及早期强度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PCE加入量为4%时,MPC流动度达到248 mm,终凝时间为15 min,1.5 h强度达到36.4 MPa,28 d强度达到108.5 MPa,浸水28d后软化系数为0.91.浸水超过94 d后,MPC强度均明显下降,试样表面析出白色晶体,造成表面层结构疏松,但加入4%PCE的试样内部结构较致密,因此强度损失率较低.  相似文献   
49.
以(S)-1-苯基-1,2,3,4-四氢异喹啉为起始原料,经亲核加成消除反应成酯,再与氨苄进行胺解交换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Solifenacin-1801。Solifenacin-1801经过IR、1H-NMR、13C-NMR和质谱确定结构。对化合物Solifenacin-1801进行抗抑郁、抗炎和镇痛活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Solifenacin-1801其在10,20,30 mg·kg~(-1)三种剂量下显著抑制小鼠强迫游泳和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显示一定的抗抑郁活性。另外,Solifenacin-1801在100 mg·kg~(-1)的剂量下,其抗炎抑制率为77.4%,镇痛率为96.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显示一定的抗炎与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