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12篇
系统科学   95篇
丛书文集   117篇
教育与普及   9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27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7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针对AHP中对判断矩阵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一个判断矩阵的不足,以强计算为基础,通过计算大量矩阵的一致性比例、期望判断阵、特征值、关联度等方法,对多个判断矩阵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满足一致性要求的判断矩阵,并进行优化,使其包含较多的原始信息。最后通过实例,介绍了这种优选方法的基本步骤,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
从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及实验构想方面进行了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前导课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结合上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编程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3.
网络拓扑图多级分割塌缩阶段算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拓扑图上的宏观异常预警可视化显示需要,分析了当前图的多级划分算法.算法分为图塌缩、初始划分和多级优化三个阶段.在多级分割算法的图塌缩阶段,提出改进算法———KV算法和VC算法.实验验证改进后算法在运行时间、恢复时间和分割边数上均优于传统算法.改进塌缩KV算法在分割边数上平均提高了4.6%,在运行时间上提高了12%,而VC算法降低了KV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94.
The packet queueing dela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erformance measures of a data network and is also a significant factor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scheduling buffer design for a network node. This paper presents a traffic queueing model for resilient packet ring (RPR) networks and a method for quantitatively analyzing queueing delays in RPR nodes. The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average queueing delays of different priority traffic for different transit queue modes. 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in the transmit direction, lower priority traffic is delayed more than higher priority traffic, and that Class-A traffic is delayed more in a single-queue ring than in a dual-queue ring. In the transit direction, the secondary transit buffer in the dual-queue ring contributes more to the traffic delay than the primary transit buffer in the single-queue ring, which in turn causes more delay than the primary transit buffer in the dual-queue ring.  相似文献   
95.
混沌系统的有界性是动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研究奇点的唯一性、奇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奇点的全局指数稳定性、吸引子的李雅普诺夫维数、吸引子的豪斯道夫维数、周期解的存在性、周期解的控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根据作者所知由于高阶混沌系统代数结构的复杂性,对高阶混沌系统有界性的研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基于以上原因,将研究来自于数学物理模型中一类高阶混沌系统和一类三维洛伦兹型混沌系统的有界性;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两个混沌系统的解是最终有界的;创新点在于不仅证明了两类混沌系统是最终有界的,而且分别给出了两类混沌系统最终有界集的一族解析表达式;研究结果为混沌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和电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三门洞滑坡位于长江支流青干河右岸,自三峡库区2003年蓄水以来,滑坡一直处于持续变形阶段.据宏观巡查及现场地质调查资料,深入利用挖掘多年的GPS专业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了该滑坡体的动态变形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滑坡体不仅具有前缘变形大于后缘的牵引式运动特征,还具有左侧变形快于右侧的运动特征;该滑坡属于退水滞后型滑坡,大气降雨和库水升降是其外界主要影响因素,变形量呈阶跃式增长,降雨强度,降雨时长,降雨量,及库水位下降速率的上升与阶跃幅度的增长均有关联.  相似文献   
97.
以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TAC-HPMo/SiO_2催化剂,利用FTIR、XRD、SEM和N_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分析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模型油氧化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HPMo)/m(SiO_2)=15%、焙烧温度为400℃条件下所制TTAC-HPMo/SiO_2催化剂,其孔隙结构发达、氧化脱硫性能最佳;对于10mL以二苯并噻吩(DBT)为目标含硫化合物的模型油(硫含量为400μg/g),当m(TTAC-HPMo/SiO_2)/m(模型油)=0.43%、V(H_2O_2)/V(模型油)=0.2%、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4min时,所制TTAC-HPMo/SiO_2催化剂对模型油中DBT的脱除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98.
建立了多种具有不同滑移区域分布特征的推力瓦数学模型,在考虑流体边界滑移效应、扩展了经典Reynolds方程并设定合理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借助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求解,研究了滑移区域分布方式、面积占比及滑移长度对轴承动压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靠近流场入口处沿周向分布滑移区域能显著提升不同转速条件下的推力瓦面承载力;当滑移区域面积占瓦面面积比介于0.3~0.4且滑移长度为1000nm时,轴承推力瓦面具有最优动压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99.
针对电动车辆驾驶室的低频振动问题,首先建立了底部装有4个隔振器的驾驶室有限元模型,提出采用三个方向的非线性弹簧阻尼单元的方法来等效替代隔振器,并进行约束模态分析.根据模态分析结果,讨论了驾驶室晃动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两种减小驾驶室晃动的隔振器设计改进方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液阻型橡胶隔振器进行了设计和静力分析,改善驾驶室的乘坐舒适性,此外通过调整隔振器的安装位置有效地减轻驾驶室的振动,模态分析结果显示振型频率均有所提高,同时第4阶振型变为驾驶室后壁局部振动.最后,利用有限元仿真,对驾驶室隔振系统进行振动分析,结果表明调整隔振器安装位置后的驾驶室减振系统在低频路面位移激励下垂向振幅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00.
德绍尔独特的技术思想使其在技术哲学史上极具影响力。追溯其思想渊源,它的结构性逻辑极为明晰:以苏格拉底的"techne"为基础构建思想基石;以柏拉图式的"理念"和宗教神学的创世学说为基础阐释技术发明成为可能的先验前提,构建思想内核;阐明康德先验哲学中"物自体"发生必然联系的"中介",构建思想支点;发展康德的三大王国,构建系统的"第四王国"技术思想,到达形而上学的顶峰。这不仅填补了关于他对思想渊源缺乏详细分析的"空白",而且阐明了其思想的四维结构,明确了其思想中引发争论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