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4篇
系统科学   98篇
丛书文集   54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96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5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2篇
  194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使用自制的电解池,在X-射式衍射位上现场研究了电沉积在铂电极上的银在KOH介质中电化学氧化/还原时电极表面上结构、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所制作的电解池能在常规粉末衍射仪上使用,操作方便,对衍射仪部分不需作任何改动和光路词整,通用性强;根据CV研究所提供的信息,在峰电位处停留20min后,电极表面上结构、组成的变化可在X-射线衍射图上得到较直观的反映.因此,该技术可用于研究电极反应过程中固体表面的组成、结构变化,从而提供研究反应机理的直接信息.  相似文献   
52.
本研究从小穗位及粒位角度,探讨了青海高原地区四个春小麦品种(系)籽粒增重过程中的形态和重量变化。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中部与上下部小穗籽粒的长宽和干重,或有本质差异,或因环境条件影响而产生差异,或无显著差异,同部位小穗不同粒位间籽粒长度,干重的变化也呈同样状况,因此,我们可以培养新品种,并培养栽培措施影响其发育过程,尽量减小中部与上下部,不同粒位间籽粒的差异,加强其发育过程中的同步性,物质供应的  相似文献   
53.
电化学技术在分析混和物时,往往由于各组份响应信号的重叠而遇到困难,这种现象在痕量分析中尤为突出。我们在微机电化学分析仪上,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分离重叠响应信号,达到多组份分析的目的。常规脉冲极谱(NPP) 和差分脉冲极谱(DPP)的信号波形具有代表  相似文献   
54.
蜱蜕皮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了银盾革蜱提取物中的活性物质α-蜕皮激素和β-蜕皮激素的含量,最小检测量约为10ng,给出了样品预处理和样品分析的最佳操作条件.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55.
56.
本文构造了具有二次代数精度的基函数,这些基函数无论在计算方面还是在应用方面都比E.L.Wachspress所建立的方便.利用这些基函数,得到了三角剖分下插值多元样条u(x,y)∈S(△,D)存在的充要条件,并以数值便阐明了求解插值多元作条空间的维数问题.  相似文献   
57.
58.
用挤压法将浸泡合成树脂胶的竹丝模压成型为纺织梭子,其加工工艺简单、性能良好、强度较高,被用来代替木质织梭。 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在模压制品的制造工艺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将决定模压制品的性能和成本。本文所介绍的模具,其压制零件的脱模操作既方便又快速。该模具的高度尺寸小,热传导效率高,降低了织梭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9.
国家科委研究了加速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工作,提出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高新技术要为国有大中企业的改造升级服务.火炬计划要择优筛选出一批可供大中型企  相似文献   
60.
Alkaline phosphatase from Pinctada fucata was inactivated by o-phthalaldehyde (OPA). The inactivation followed pseudo first-order kinetics with a second rate constant of 0.167 (mmol/L)^-1·min^-1 at pH 7.5 and 25℃. A Tsou's plot analysis showed that inactivation occurred upon formation of one isoindole group. The OPA-modified enzyme lost the ability to bind with the specific affinity column and the presence of substrates or competitive inhibitors protected the enzyme from inactivation.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OPA-reaction site was at the enzyme substrate binding site. Prior modification of the enzyme by lysine or histidine specific reagent abolished formation of the isoindole derivatives, suggesting that lysine and histidine residues were involved in the OPA-induced inactivation. Taken together, OPA inactivated the alkaline phosphatase from Pinctada fucata by cross-linking lysine and histidine residues at the active site and formed an isoindole group at the substrate binding site of the enzy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