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33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面向突发事件的模糊多目标应急决策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急环境下的信息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 运用单一的方法很难做出有效决策. 集成模糊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和多目标决策理论,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多目标应急决策方法. 该方法首先结合灰色关联度计算各决策方案到TOPSIS正负理想解的距离, 然后采用三角模糊数, 处理决策信息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突出了各决策方案之间的关联影响. 最后, 结合核电站事故应急决策的例子, 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龙门山造山带是扬子板块的西延部分,主要受到3条断裂的控制,分别是汶川-茂汶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在扬子板块与松潘-阿坝地块的挤压下,龙门山于印支晚期开始褶皱隆升造山,在造山的过程中控制造山带的3条主要断层由正断层转换成为逆断层.综合前人的观点,通过野外基础地质调查并利用平衡剖面法恢复了龙门山的造山过程,并建立了造山带构造演化模式.结果表明,龙门山在造山初期主要是受到北西方向力的作用;晚三叠世末期主要受到由于东南方向太平洋板块的挤压而迫使扬子板块挤压的应力作用;燕山期龙门山造山带继承了印支期的逆冲推覆构造作用继续上升;喜玛拉雅期推覆构造进一步发展,在推覆构造活动加剧的同时,由于重力作用,使被推到高处的不稳定岩体大量下滑,形成滑覆体和推覆体叠加的构造格局,最终演化为现今的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63.
高压微波消解-ICP-AES测定罗汉果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密闭增压微波酸消解方式处理罗汉果试样,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AES)测定罗汉果试样的9种微量元素:锌、铁、磷、锰、铅、铜、铝、镉和镁.罗汉果试样处理是先是在XT-9800型多用预处理加热仪上,用浓硝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液进行预消化后,用XT-9900型智能微波消解仪在3种(0.3MPa/120s;0.5MPa/240s;1.0MPa/90s)加压条件下进行彻底消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轴向同时观测9种微量元素的折中条件为:射频功率1100 W,载气流量0.8L·min-1.罗汉果试样测量结果令人满意.RSD(%,n=5)是铝1.21~9.81,镉0.89~1.18,铜0.85~4.72,铁4.48~6.71,镁0.27~1.16,锰0.51~1.00,磷0.20~0.91,铅0.86~4.33,锌0.042~0.87.加标回收率(%)是铝102.0~105.0,镉97.0~102.0,铜104.0,铁96.4~97.8,镁96.0~97.0,锰96.0~100.0,磷92.0~99.0,铅93.0~96.0,锌91.0~105.0.  相似文献   
64.
以“金/1,4-二氰基甲苯分子(C6H4(CN)2)/金”隧道结为研究对象,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计算了电极距离和外部电压2个因素对隧道结电子隧穿特性的影响。隧道结的开启电压随电极距离的变化不是单调的,从1.278nm到1.298nm,开启电压减小;从1.298nm到1.398nm,开启电压增大。外部电压导致界面处的电荷积累会阻碍电子的隧穿。理论计算的电流、电导曲线和实验曲线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5.
阐述了传统馆藏目录数据库存在的问题与读者利用率低的原因,探讨了对馆藏目录数据库进行技术改造的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66.
在自然条件下,增加不同强度的UV—B辐射,对攀援植物丝瓜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发现经增加R1强度UV—B辐射处理的丝瓜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比对照上升了28%和33%,水分利用效率则下降了3.4%,而经增加R2强度UV—B辐射处理的丝瓜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比对照上升了47%和13%,水分利用效率也上升了28%,且其光合作用不受午间强光的抑制,光合午休现象消失了.这表明,在该实验的UV—B强度下,丝瓜的光合作用不但未受抑制,反而还增强了,说明适当增加UV—B辐射对丝瓜的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67.
将卡尔曼滤波(KF)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结合,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盐酸异丙嗪和盐酸氯丙嗪的新方法.在224~284 m波长区间内每隔2nm测定16组标准混合液的吸光值得到系数矩阵,并将待测液的吸光值输入卡尔曼滤波程序,进行含量分析.对滤波过程的监控进行了讨论,在滤波31次的条件下,模拟样品中盐酸异丙嗪和盐酸氯丙嗪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104%.该方法不需分离样品,操作简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8.
以库仑定律为基础,在pH≈8的碘化钾-酒石酸钾钠-盐酸-碳酸氢钠电解质溶液中电生碘滴定锑(Ⅲ),采用死停终点法确定库仑滴定终点.在实验条件下,测定1.00 mL0.100 0 mol/L锑(Ⅲ)标准溶液,相对误差为0.20%;本法用于测定锑(Ⅲ)化合物样品的纯度,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08%~0.21%.结果表明,与常规滴定分析法(碘量法)相比,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和准确.  相似文献   
69.
以电子束直写光刻图形为模版,采用直流电沉积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镍纳米柱阵列图案化磁记录介质的制备工艺和模版电沉积过程中的沉积不均匀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加速电压、曝光电流确定的条件下,电子束直写光刻模版孔径由曝光时间决定,模版的孔径和孔距在10 nm量级精确可调.在纳米孔阵列模版中进行电沉积时,适当增大孔距,降低阴极电解电势,可以减小电沉积过程中相邻孔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电沉积的均匀性,从而为图案化磁记录介质的电沉积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邻硝基苯酚在黄河沉积物和水相间的分配行为,计算出中性分子和离子形态的分配系数Kd,Kdi以及总分配系数Kdo,结果表明,分配行为与体系的pH值有关,中性分子的分配系数Kd随pH增大而增大,中性分子和离子形态的总分配系数Kdo在pH大于6.12时减小,当pH大于5.08时,吸附态分数在0.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