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2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有效烃源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烃源岩和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精细剖析、类型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确定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有效烃源岩主要为长7油页岩和长7暗色泥岩,结合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测井响应特征,建立有效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参数、常规地球化学评价参数、测井电性参数三级识别标志,即8β(H)-升补身烷/8β(H)-补身烷<2,w(TOC)>1.6%,S1+S2>4 mg/g,IH>170 mg/g,GR>120 API,Δt>260μs/m,RT>15Ω.m,CNL>25%,并根据地化参数与电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w(TOC)及IH的测井计算公式,从而实现从有限岩心的地球化学信息到全区全井段测井信息的衔接。  相似文献   
22.
湿地状态对石油污染和植物长势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拟实验中建立了一系列不同状态的“湿地桶”,桶中装有从黄河三角洲采集的被石油污染的土壤和当地的湿地植物。通过监测湿地植物(芦苇、香蒲等)的长势和化验土壤中总石油烃(TPH)及油和脂(O/G)随时间的变化,以探讨湿地状态对石油污染和植物长势的影响。结果显示:湿地环境对土壤中的石油污染有明显的降解作用,芦苇等挺水植物的生长量与积水深度呈正相关,土壤中少量含油并不构成对湿地植物生长的威胁。此实验可为建立油田的湿地缓冲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油藏地球化学是近些年在油气地质领域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 ,利用色谱指纹技术研究混采油层的单层产能贡献是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以新站油田为例 ,对 9个葡萄花和 3个黑帝庙油组的单层油进行了实验室配比 ,详细探讨了从基础指纹数据库的建立到特征指纹参数的选取 ,并结合数学统计法把 9个葡萄花油组原油分为 4种不同族群 ,而 3个黑帝庙油组原油归为同一族群 ,进而确定了 4种配比方案 ,建立了 4套实验室产能预测图版 ,各个图版分别有相关性较好的关系线 3~ 4条 .经实验室任意自配混合样检验后 ,各图版均优选出相对误差小于 5%的最佳工作线 ,证实了本方法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  相似文献   
24.
 系统研究了扶余油层沉积特征、沉积微相及沉积演化。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沉积时期,盆地基底稳定缓慢沉降,地形平缓,在湖盆扩张及浅水背景下,河流入湖形成大型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相,分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个亚相。前者包括分支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支河道间湾微相,后者包括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支河道间湾、河口坝与远砂坝。在较强的水动力及整体水进背景下,形成了枝状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