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5篇
系统科学   58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78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从捐赠决策驱动、捐赠结构、捐赠效果三方面论述了中外企业捐赠模式的差异;分析了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我国企业慈善捐赠模式,培育现代公司慈善文化的对策措施,即倡导企业公民理念、运用税收减免政策、规范发展慈善机构等.  相似文献   
32.
以融合符号主义及连接机主义这两种人工智能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神经网络作为监视控制专家系统的前端处理机为基本技术,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协同的智能控制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33.
基于数学物理分析, 发展了一种新型的满足旋转湍流建模规则(即模型的渐近物性坐标不变性条件)的动力学亚格子尺度应力模型, 并针对展向旋转槽道湍流问题, 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文中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和该动力学亚格子尺度模型, 进一步研究了展向旋转槽道湍流的统计量和大涡Reynolds应力输运方程主要项的变化特性, 分析了旋转槽道近壁区的湍流拟序结构.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药物配伍。方法 用智能微粒检测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酸度计分别观察葛根素注射液与西米替丁、头孢唑啉钠、头孢呋辛钠、替硝唑、三氮唑核苷配伍后的外观、pH、吸光度、不溶性微粒变化。结果 葛根素与头孢唑啉钠、头孢呋辛钠、三氮唑核苷配伍在临床应谨慎应用;葛根素与西米替丁、替硝唑在临床上可以配伍。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可以与一些药物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5.
考虑由单一零售商和受资金约束的单一制造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在引入带有价格折扣因子的零售商提前付款融资模式时,如何实现协调的问题.在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下,研究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库存协调问题,并建立了使得双渠道供应链实现协调的收入共享契约模型.给出了供应链协调时契约参数满足的表达式,并分析了价格折扣因子、初始资金对供应链及其成员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契约对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及相关参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与Euler梁理论相比,Timoshenko梁理论具有更高精度和更宽长细比适用范围,但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方面,它是能量不自洽的;另一方面,它不能以力学方式合理退化为Euler梁理论.本文从高次位移模式退化角度,剖析了具有线性位移模式的低阶梁理论.本文工作表明,无剪切的Euler梁理论和一阶剪切变形梁理论是满足不同基本条件的两类低阶梁理论,不能相互转化;Timoshenko梁理论可被视为改进的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因而也不能退化为Euler梁理论.最后,推导了具有高次位移模式的低阶梁理论,并揭示出Timoshenko梁理论实际上与这种梁理论等效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37.
志留纪-泥盆纪陆地革命以早期维管植物的起源和辐射演化为标志.早期维管植物的繁盛导致形成全新的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SPAC).早期植物在根系、输导组织、气孔、叶片、个体大小和构型等方面的一系列演化革新,深刻改变了SPAC中的水分传输过程与机制.由于根系的进化及其诱导的化学风化作用增强,泥盆纪以来的古土壤厚度逐渐增大、分层结构复杂化、组成成熟度增加、类型多样化.伴随着早期维管植物的演化, SPAC的空间范围极大扩展,生物可利用水资源增多,水分在SPAC中的循环过程更为复杂、高效.早期维管植物的辐射增强了植被-地貌-水循环之间的反馈机制.志留纪晚期以来,植被与水文、地貌、生物地球化学等物理和化学要素相互作用,维管植物型陆-海水文连续体(land-ocean hydrologic continuum, LOHC)形成并逐步发展,内陆水体流域至滨岸体系的地貌稳定性增强,由陆到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物质供给和迁移体系产生变革.早期维管植物通过SPAC、LOHC系统及其内部过程与全球水、碳循环耦合,表现为稳定的低地生境增多,植物残...  相似文献   
38.
运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单层和双层ZnO纳米管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结果表明,单层管的稳定性随着纳米管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而双层管的稳定性几乎与纳米管的直径和厚度无关,并且双层管的稳定性比单层管高.所有纳米管都显示了直接带隙半导体特性.其中,双层管的带隙比单层管的带隙大,并且几乎与纳米管的直径和厚度无关.由于量子尺寸效应,纳米管的带隙比纤锌矿体材料的带隙大.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硫酸工业发展迅猛,目前,我国硫酸生产能力已超过9000万吨,形成了三大原料制酸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装置能力占总能力的50%以上.本文结合实例论述和分析了我国硫酸工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0.
采用离子注入法及退火工艺,在硅基二氧化硅薄膜中制备了镶嵌结构的天然Ge纳米晶样品. 通过退火实验研究,发现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纳米晶的晶态峰峰位红移,这意味着Ge纳米晶受到的应力减小. 当退火温度达到 700 ℃时,纳米晶的晶态峰强度显著增强,而且薄膜中与Ge有关的缺陷发光减弱. 采用中子嬗变掺杂法对天然Ge纳米晶进行了掺杂,X射线荧光光谱数据表明,样品中成功的引入了Ga杂质和As杂质. 薄膜中形成的与Ge有关的缺陷具有稳定的结构,中子辐照之后其发光仍然存在,而且,掺杂后的样品中没有发现与Ga或As有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