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4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刘文豹  刘宇  杨自强  陈涛 《应用科技》2014,(2):35-37,58
针对现有功分器设计方法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一个Ku波段的一分四功分器的设计要求。结合ADS软件的速度快与HFSS的准确2个优点,协同使用2个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通过参数优化在短周期内设计一个Ku波段的一分四的Wilkinson微带线功分器。设计版图和腔体图并进行加工组装,通过调试测量该功分器最终达到设计目标:工作带宽为16~18 GHz,在工作带内驻波小于1.3,传输损耗小于7.1 dB,4个端口的隔离度大于17.5 dB。测试结果验证了该功分器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2.
将可靠性概率方法引入到机器人铣削模态耦合颤振预测中,首先建立可靠性模型,得到极限状态方程.其次,应用四阶矩法计算其可靠度和灵敏度以分析各参数对于铣削加工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基于机器人铣削加工骨头的工程背景给出了一个算例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两自由度方向的刚度、切削力系数和加工进给方向会影响铣削加工的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增加X方向刚度,降低Y方向的刚度,减小切削力系数以及合理选择加工进给方向有利于避免模态耦合颤振的发生;系统对于切削力系数的变化相较于X,Y方向刚度更加敏感,对稳定性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3.
机器人铣削加工时容易发生模态耦合颤振,对刀具和机器人本体造成伤害,从而导致机器人定位精度降低.为了研究机器人铣削加工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大量的铣削加工实验,研究主轴转速、轴向切深、进给速度、刀具悬长、顺逆铣以及切削材料等因素对于机器人铣削加工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主轴转速越低、进给速度越快、轴向切深越大、刀具悬长越短、采用逆铣、材料硬度越大越容易导致模态耦合颤振的发生,且主轴转速和刀具悬长对于模态耦合颤振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4.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研究上开创了新的领域。利用改进的U-net模型对建筑物区域进行像素级提取,可获取其轮廓和尺寸信息。利用强可迁移性的VGG16网络作为U-net模型的编码器,并利用基于空洞卷积的级联并行模块提取多尺度的高层语义信息,同时使用转置卷积实现上采样,逐步还原分割细节。实验采用了加权组合的Jaccard损失和二元交叉熵损失作为总损失函数。实验结果表明了改进的U-net模型对遥感图像中建筑物的分割提取具有更高的精度,均像素精度(MPA)、均交并比(MIoU)和F_1分数分别为92. 16%、78. 55%和84. 81%。改进模型的F1分数比Deep Labv3+模型高4. 8%,比标准U-net模型高8. 3%。  相似文献   
145.
针对压电振动陀螺的温漂问题,采用基于粒子群的BP神经网络算法对压电振动陀螺的温度漂移现象进行建模。该算法借助粒子群算法帮助BP神经网络越过局部最小解,并通过加入高斯噪声的方式,模拟自然人脑。仿真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单BP神经网络算法,含有噪声的粒子群-BP神经网络算法,在精度方面提高了至少42.6%,所构建的温漂模型具有更好的非线性描述能力,从而能为压电振动陀螺提供了更高精度的零电位误差补偿;同时,在收敛速度方面快了5.2倍。  相似文献   
146.
刘宇 《广东科技》2013,(22):114-114,148
电力系统使用的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也越来越高,人们对输电线路铺设的专业性、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根据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经验,总结了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7.
直接对三坐标航管一次雷达点迹录取器中录取到的点迹进行航迹起始、跟踪等处理后,会形成大量虚警,运算量大。进行目标跟踪时,候选点迹集合数量庞大是造成目标跟踪过程运算量大的主要原因。文中基于动态自适应DBSCAN聚类算法,结合经典卡尔曼滤波跟踪算法,提出了动态自适应DBSCAN聚类跟踪混合算法,来减少候选点迹集合数量。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实现了无效点迹数的减少、航迹质量的提高以及运算时间的下降。通过动态自适应DBSCAN聚类跟踪混合算法,能迅速跟踪到三坐标航管一次雷达探测到的目标并形成目标航迹,可以及时发现黑飞目标,将对正常民航飞机飞行的干扰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48.
为了研究马来酸酐氧化石墨烯微片对SBS改性沥青的粘弹性能的影响,基于酯化反应的原理制备马来酸酐氧化石墨烯(MAH-GOs)改性剂,并以石墨烯(GNPs)改性SBS改性沥青为对照组之一,采取三大指标、动态剪切流变仪试验(DSR)等测试评价制备的MAH-GOs/SBS改性沥青和GNPs/SBS改性沥青的机械性能,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微观测试分析了MAH-GOs改性剂及氧化石墨烯微片的微观形貌,揭示其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0.02%MAH-GOs改性剂的MAH-GOs/SBS改性沥青的粘性性能、弹性性能提升更明显;掺入量0.02%MAH-GOs/SBS改性沥青相比于原始SBS改性沥青、0.05%GNPs/SBS改性沥青,在46℃下,储能模量分别提高了39.3%、20.2%,损失模量分别提高了47.4%、27.0%.  相似文献   
149.
【目的】研究p-Si衬底掺杂浓度对InGaN/Si异质单结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为制备高效太阳电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器件的n-InGaN掺杂浓度固定为10~(16 )cm~(-3),在改变p-Si衬底掺杂浓度N_A的情况下,采用一维光电子和微电子器件结构分析模拟软件(AMPS-1D)对InGaN/Si异质单结太阳电池器件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行模拟。【结果】随着掺杂浓度N_A的升高,电池的电流密度J_(SC)和填充因子FF随之升高,当到达一定高的掺杂浓度范围时(N_A5.00×10~(17)cm~(-3)),J_(SC)基本保持不变,约为28.12mA/cm~2,FF保持在0.85左右且变化不大。开路电压V_(OC)和光电转换效率E_(ff)与掺杂浓度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随着N_A的增大,V_(OC)、E_(ff)缓慢增大。【结论】高掺杂浓度下的太阳电池具有较好的光电转换效率。低掺杂浓度的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较低,这是因为其对应的尖峰势垒高度和宽度均较大,影响了光生载流子的输运。  相似文献   
150.
基于一般均衡理论, 利用CHINAGEM模型, 对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实施产生的经济和环境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调整汽油精炼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生产税税率, 发现国Ⅳ、国Ⅴ新标准实施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 GD 略有下降, 利于出口导向型行业发展。新标准一旦全面实施, 会抑制汽车制造等行业的整体发展, 国产车产量将有所下降, 从而增加进口汽车对国产汽车的替代。研究发现, 随着排放标准的提高以及汽车产量增速的减缓, 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会有所缓解。根据模型对载客汽车和载货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的预测, 新标准实施后2018 年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总颗粒物排放量分别减少3952.03, 3751.34, 1163.23 和166.27万吨, 减排比例分别达到32%, 36%, 63%和87%, 表明该政策的实施可以产生十分可观的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