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5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51.
52.
杂交水稻汕优63杂种纯度的RAPD鉴定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陈洪   《科学通报》1996,41(9):833-836
目前,全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已占水稻播种总面积的40%,产量则达到水稻总产量的50%以上.随着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原种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种子纯度问题显得日趋重要,杂交种子纯度无法单纯从种子形态上分辨,往往需要将种子播种后至成熟期方能辨别,使用纯度低或真实性差的种子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简便、快速、准确和早期地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的方法将为稳定杂交水稻的增产效果提供保证.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针对全国播种面积最大的由雄性不育系珍汕97A为母本,恢复系明恢63为父本制成的杂交水稻汕优63(F1),利用RAPD随机引物扩增筛选出F1与父本相同或与母本相同或与父母本相互补的RAPD特异扩增谱带,并以此特异谱带做为分子标记首次对杂交水稻杂种纯度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53.
自校正内模控制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用γ 氨丙基修饰的介孔分子筛MCM 41合成几种配合物并进行了组装。方法 通过XRD,UV Vis,IR对合成的配合物表征。结果 过渡金属Mn(Ⅲ),Fe(Ⅲ)的N,N 双 5 溴水杨醛缩乙二胺(5Br H2salen),N,N 双 5 溴水杨醛缩邻苯二胺(5Br H2salphen),N,N 双 5 氯水杨醛缩邻苯二胺(5Cl H2salphen)的Schiff碱配合物[FeCl(5Br salen)]·H2O,[MnCl(5Br salen)]·H2O,[FeCl(5Br salphen)]·H2O和[MnCl(5Cl salphen)]·H2O组装进入了MCM 41分子筛。结论 γ 氨丙基修饰了的介孔分子筛MCM 41有利于希夫碱配合物的组装。  相似文献   
55.
虚拟现实技术在校园漫游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科技大学校园为对象,讨论了虚拟现实中实体建模、模型快速显示、实时漫游仿真等技术,在桌面平台下初步实现虚拟校园漫游系统。  相似文献   
56.
给出了基于CARIMA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器的内模结构,分析了其闭环特性和鲁棒性,并证明了显式自交正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57.
水稻穗部突变体Cl的形态和定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雷英 《科学通报》2003,48(3):264-267
簇生穗突变体Cl表型为多数枝梗顶端有2或3个小穗簇生在一起.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 Cl的功能与水稻枝梗顶部的发育有关, 同时Cl影响了顶端小穗的伸长; 而Cl突变体中穗粒数有一定降低, 提示Cl基因可能对水稻穗粒数也有一定的影响. 分别利用Cl与中花11及Cl与浙辐802 杂交的F2群体对Cl位点进行遗传定位, Cl位点初步定位在第6染色体的CAPS标记CK0214和SS0324之间. 为了进一步精细定位Cl位点, 在CK0214和SS0324之间发展了5个CAPS标记, 连锁分析表明, Cl与其中2个标记R0674E和C12560紧密连锁, 遗传距离分别为0.2和2.1 cM, 并且Cl被定位在这两个标记之间. 以此为起点, 构建覆盖Cl基因区域的PAC 重叠群, 两个PAC克隆AP004571和AP004236将Cl位点覆盖, 物理距离为196 kb, 为最终克隆Cl基因奠定了基础. 等位性测定显示, Cl与另一个水稻簇生穗突变体Cl2是等位突变.  相似文献   
58.
在Torres-Vega和Frederick量子相空间表象框架下,分别用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方法,获得了一维谐振子系统定态Schro。dinger方程的严格解。证明了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在量子相空间表象中的等价性。所得到的本征函数可通过"类Fourier"投影变换投影到位移空间和动量空间中去,从而得到相应空间中的本征函数。  相似文献   
59.
以碳酸钾为碱,β-二酮或β-酮酯和二硫化碳、溴乙醇反应,用简单的方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  相似文献   
60.
研究了利用电化学原子层外延法(electrochemical atomic layer epitaxy, ECALE)在Pt电极上生长Sb2Te3化合物半导体薄膜热电材料的过程. 采用循环伏安扫描分别研究了Te和Sb在Pt衬底上以及在覆盖了一层元素之上的电沉积特性, 在此基础上使用自动沉积系统交替电化学沉积了400个Te和Sb原子层. 采用XRD, FESEM和FTIR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沉积薄膜的结构、形貌、禁带 宽等进行了表征. XRD结果表明, 沉积物是Sb2Te3化合物, 与EDX定量分析和 电量计算结果吻合; FESEM对薄膜表面及断面形貌检测表明沉积颗粒排列紧 密、大小均匀, 平均粒径约为20 nm, 薄膜均匀平坦, 膜厚约190 nm; 由于沉积薄膜的纳米结构, FTIR吸收谱出现蓝移, 测得Sb2Te3薄膜禁带宽为0.42 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