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95篇
系统科学   79篇
丛书文集   126篇
教育与普及   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44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在光场为Fock态的情况下,推导出A型三能级原子和V型三能级原子分别与双模场的共振相互作用体系状态波函数.在光场与原子的耦合常数选取适当情况下,通过改变相互作用时间,体系将演化为三体最大纠缠态——纠缠GHZ态,且光场与原子的耦合常数选取以及体系生成为三体纠缠GHZ态的时间随体系初态的不同而不同,这为制备三体纠缠GHZ态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52.
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条件下镜质体生烃动力学研究表明:活化能随镜质体类型、结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均质镜质体裂解活化能最高而基质镜质体活化能分布相对较低.而由不同类型镜质体裂解生成的甲烷均具有非常相似的碳同位素分布,热模拟早期δ^13C1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晚期逐渐上升,更高温度热解时保持平衡或略有下降.由此可见镜质体的热解天然气碳同位素分馏主要受时间、温度及总碳同位素值的控制,而镜质体结构及活化能分布对碳同位素分馏影响较小.早期δ^13C1下降的趋势可能是由于镜质体的不均质性或在不同的活化能区间^12C-^12C及^12C-^13C之间的活化能差值(△E)有所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3.
用溶胶一凝胶法并采用溶剂替代干燥法制备纳米Zn,用纳米Zn制取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ZrO2。通过TEM,IR,X-ray和XPS对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ZrO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流动指示剂法对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ZrO2的酸强度进行了表征。通过松油醇的乙酰化反应描述了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ZrO2。的催化性能,松油醇的转化率达到99.6%,乙酸松油酯的质量分数为81.23%。  相似文献   
54.
苏云金芽孢杆菌猝倒亚种Cry1Aa13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 Bank中Cry1A类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苏云金芽孢杆茵猝倒亚种质粒DNA为模板,应用PCR扩增技术得到一大小约为3.6kb的DNA片段(Cry1Aa13).通过引物步行法测定该片段长3598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长3540bp,编码118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33.49kD,等电点pI=5.0.序列比较表明该基因与Cry1Aa类基因高度同源(达95%以上),该基因已在GenBank中登录,登录号为AF510713,并被Btδ-内毒素基因国际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Cry1Aa13。  相似文献   
55.
长幅外摆线行星传动运动学研究及齿廓圆弧优化替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链条少齿差行星减速器为研究背景,分析了长幅外摆线行星传动主要参数变幅系数k对当量曲率半径、压力角以及圆弧替代区段、齿廓干涉、齿高、重合度等的影响.给出了齿廓干涉Ⅳ点的解法,明确了理论与实际廓线压力角α的区别,讨论了准圆弧替代误差分布的类型.据此提出主要机构参数的优化选择方法,确定齿形圆弧替代的步骤.试验验证表明,该理论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6.
杨桃(Averrhoa Carambola)又名阳桃,属酢浆草科,五剑子属。甜杨桃原产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属常绿小乔木果树,喜温耐阴较耐湿,忌烈日,不耐寒。甜杨桃植株较矮,生势较弱,叶色绿,花淡紫红色,果实淡黄至绿黄色,果棱美观,果身饱满,味甜,清脆可口。甜杨桃由于持续开多次花,结多次果,枝  相似文献   
57.
修梅红  彭建新  洪华珠 《科学通报》2005,50(12):1213-1219
以罗丹明123作为线粒体跨膜电位荧光标记探针, 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显示, SfaMNPV诱导凋亡的斜纹夜蛾SL-1细胞, 线粒体跨膜电位(∆Ψm)产生明显改变, 病毒接种后4 h, 膜电位开始下降, 随着病毒感染进程的延续, 线粒体膜电位∆Ψm持续降低. 利用Western 杂交分析定位于线粒体的Bcl-2蛋白, 结果表明, 线粒体Bcl-2蛋白含量随病毒感染逐渐减小, 表达水平降低, 病毒感染下调了Bcl-2蛋白的表达. Western杂交检测到显示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向细胞质中释放, 并在细胞质逐渐积累, 呈时间依赖性特征. 病毒感染诱发的线粒体反应, 提示杆状病毒诱导昆虫细胞凋亡, 可能存在线粒体介导的凋亡信号转导途径. 以Ca2+荧光探针Fluo-3/AM负载,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凋亡细胞 [Ca2+]i浓度的变化, 检测到病毒诱导凋亡细胞内的[Ca2+]i浓度明显升高, 细胞外Ca2+内流; 在EGTA抑制胞外钙离子内流和细胞质Ca2+钳制状态下, 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凋亡不受影响, 说明胞质内游离Ca2+升高和胞外钙离子内流不是细胞凋亡的主要诱因, 提示内质网钙库Ca2+排空可能是SfaMNPV诱导SL-1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58.
为了解决保护地面建筑物与煤炭资源回采率的矛盾,充分利用了宽条带开采和全柱开采这两种采煤方法的优点,结合地表移动与变形的规律,提出了宽条带跳采的采煤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宽条带跳采过程中地表下沉和水平变形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物只承受跳采阶段的静态变形和全柱开采阶段的动态变形,避免了全柱开采阶段静态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说明了宽条带跳采的可行性,为建筑物下安全开采提供了新的开采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9.
在0.15mol/L HAc-NaAc(pH 4.4)-0.016mol/L KIO3支持电解质中,喹啉产生-灵敏的极谱催化波,蜂电流比其相应的极谱波增大30余倍,峰电位为-1.14V(vs.SCE).该极谱催化波的二阶导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4-3.5×10-4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2.0×10-5mol/L,该方法可用于微量喹啉的测定,其灵敏度比无KIO3存在时提高了近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0.
【目的】筛选适合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遗传多样性分析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引物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从夏蜡梅转录组数据库组装的125 014条unigene序列中,随机选取了344对SSR引物,以夏蜡梅6个不同种群的DNA为模板,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引物筛选,根据扩增产物带型的丰富度,筛选出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挑选扩增带型数在4以上的SSR引物,进一步验证这些引物在夏蜡梅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适用性;利用已验证的引物对6个夏蜡梅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48对引物能够扩增出清晰条带,占选取引物总数的43.02%,其中29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占扩增总数的19.60%;有15对引物扩增带型数在4以上,这些引物具有更高的多态性。对这15对高多态性引物进一步分析发现,根据扩增的带型数和遗传参数,这些引物均可用于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这15对引物可进一步分为3类,所揭示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依次降低。在种群内遗传多样性分析时,根据带型数及其分布和遗传参数,第1类、第2类及第3类中的P004和P061在各个种群内扩增的带型数较多且分布较为均匀,具有更高的多态性;而P021、P075、P095、P098、P018等5对引物在部分种群内扩增的带型数相对较少且分布较为集中,多态性相对较低。利用15对引物分析6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得知,夏蜡梅的总基因多样性指数(Ht)为0.625 0,各种群的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51 8~0.400 2,Shannon’s指数(I)为0.419 7~0.668 1,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s)为0.3230。【结论】此次实验结果说明夏蜡梅物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各种群内遗传多样性较低。聚类分析将6个种群分为3个分支,且各分支之间遗传距离较远,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37,种群内近交系数(Fis)为0.430,种群间基因流(Nm)为0.309 4,基于AMOVA分子方差分析,56%的变异来自种群间,44%的变异来自种群内,这说明夏蜡梅种群间遗传分化显著,种群内存在显著的近交现象,各种群间基因交流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