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综合类   8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非水毛细管电泳测定葛秦汤制剂中5种有效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根素、大豆素、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和芦丁是中药复方制剂葛秦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建立简单快速毛细管电泳定量分析这几种化合物的方法是必要的.陈刚等[1]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测定了葛根中的芦丁、葛根素和大豆素;张红医等[2]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了秦皮中的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非水毛细管电泳拓展了毛细管电泳应用范围,可以分离水介质下不能分离或难以分离的化学成分[3].至今,既未见非水毛细管电泳体系测定这些成分的文献报道,也未见同时测定这5种成分的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22.
三羟基氯化铜有三个常见的异构体,氯铜矿、斜氯铜矿和副氯铜矿.氯铜矿是敦煌壁画中常用的颜料,斜氯铜矿因为不如氯铜矿稳定而很少见.从取自敦煌石窟彩塑中的一个50μm大小的颜料样品中,经过文体显微镜下的预处理,利用微衍射分析发现斜氯铜矿被用作了壁画颜料.在敦煌壁画中斜氯铜矿的历史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唐代.  相似文献   
23.
利用线性判别分析和概率神经网络,建立了预测中草药有效成分利尿性与其分子结构参数之间的QSAR模型.概率神经网络分类结果好,训练集、交互检验集和测试集的分类正确率均可达到100%.本文所用的概率神经网络结构简单、易于调试,研究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分子利尿性与其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利尿药物的选择与合成.  相似文献   
24.
碳酸二甲酯-甲醇共沸物萃取精馏过程模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从DMC-MEOH二元共沸物中提纯DMC的萃取过程进行了模拟和优化.为了得到纯度达99.9%的提纯物,采用Aspen Plus 10.2对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和优化,并对3种有代表性的萃取剂(糠醛、乙酸己酯、二甲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各个操作参数的优化调节,得到了高纯度的产物,同时对3种萃取剂优劣进行了比较,以期为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5.
以偶氮氯膦—mA为显色剂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微量钌(Ⅲ)的催化流动注射光度法并用均匀设计通过24次试验对5种测定条件进行了同时优化,得到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利用统计回归分析对均匀设计的结果进行了模拟,确定了对响应影响最强的因素.该方法已用于精矿和二次合金中钌(Ⅲ)的测定,回收率为96.0%~105%。  相似文献   
26.
用共振光散射技术建立了以苏木精为荧光探针测定DNA含量的方法.在pH 7.3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DNA的存在使苏木精共振光散射强度增强且与DNA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5~100μg/mL,检测限为3.61μg/mL.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参数△H<0,△S>0,说明促使苏木精与DNA发生作用的主要驱动力是疏水作用力和静电作用力.  相似文献   
27.
阳离子离子交换的色谱行为的一般原则的研究已有论述,然而用于理论计算的关系式及原则似未见报道,我们研究了一些阳离子在硝酸、盐酸、硫酸及高氯酸中的离子交换平衡常数K_x与离子势(z/r)之间的定量关系,并用数学关系式来描述。用这种定量关系计算出的阳离子的选择性顺序及分配比与经典理论和实验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28.
本文研究了苯芴酮比色测定钛适当条件。并将所拟定的方法用于金属铝和铝土矿中钛的测定。  相似文献   
29.
胡之德 《科学通报》1965,10(4):349-349
关于铌和钽的纸层析分离已有不少报导,但反相纸层析分离铌和钽似尚未见。作者曾以磷酸三丁酯(TBP)为固定相,用反相纸层析研究钛、锆、钍、钒、钼、钨、贵金属、硒、碲等,均获良好结果。本文研究用反相纸层析分离铌和钽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以TBP和20%的单宁为固定相,用适当比例的NH_4SCN、H_2C_2O_4和HCI为流动相,可使铌和钽获良好分离。实验方法是:用国产“新华”牌滤纸裁成1.3×20厘米的纸条,以TBP:C_6H_6=20:80(V/V)按前文处理后,再于纸条原点附近(约3—4厘米)浸以20%单宁水溶液,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或阴干(但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然后放上铌和钽的草酸盐试液,趁斑点润湿即移入层析筒中层析。层析至  相似文献   
30.
半山、马厂类型黑、红复彩陶器复合颜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 X-射线衍射谱及 X-荧光光谱对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类型 (约 2 74 0 a BC— 2 0 50 aBC)彩陶颜料进行了分析研究 ,第一次明确了黑、红复彩陶器的颜料成分 ,表明黑色颜料以磁铁矿、黑锰矿或锌铁尖晶石为主 ;红色颜料以赤铁矿为主 ,并首次发现锌铁尖晶石 .分析结果还揭示了半山、马厂类型用两种不同色调的颜料调配复合颜料的机理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