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通过介绍有趣的设想-“麦克斯韦妖”,引出物理学与其他科学包括生物、信息等科学的联系。认为物理教学除了讲述基本理论外,还应引导学生关注学科间的联系,前沿科学的进展,并有兴趣、有能力学会新东西。  相似文献   
22.
近几年,围绕建立长期高效的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各高校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尝试,但依然有一些瓶颈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大连工业大学通过构建生态多赢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可控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实现了高等教育与产业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23.
本文就白酒磁法催陈的机理研究,磁法催陈器设备的原理与设计,磁法催陈的工艺流程,白酒滋法催陈的结果分析与经济效益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4.
通过介绍有趣的设想 -“麦克斯韦妖”,引出物理学与其他科学包括生物、信息等科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25.
纳豆激酶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构建pPICZαA-NK重组质粒,并转化入E.coli TOP-10中,得到转纳豆激酶基因工程菌,提取重组质粒经单酶切,双酶切,PCR分析及序列测定,证明克隆到载体pPICZαA上的外源基因即为纳豆激酶基因,将重组质粒pPICZαA-NK线性化后,分别转化毕赤酵母GS115与KM71,在含Zeocin^TM的选择性YEPD平板筛选到重组酵母,经检测重组酵母发酵上清液中具纳豆激酶溶纤活性,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外源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26.
采用超声波法制备包封色素脂质体,并使其能与乙肝抗体蛋白交联生成具有检测诊断功能的抗体交联脂质体.研究结果表明,用超声波法制备出来的脂质体包封色素效果较好,色素包封率为0.61%;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脂质体与乙肝抗体蛋白交联后所制备的脂质体,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有活性.  相似文献   
27.
在解淀粉芽孢杆菌磷酸转移酶系统中,葡萄糖主要是由ptsGHI操纵子编码的酶EI、HPr、EIIGlc转运入细胞.文中运用PCR技术,扩增出ptsG和ptsHI基因上下游的DNA片段,共约1kbp,用融合PCR连接上下游片段后,再连接到温敏型质粒pKS2上,然后电转化到解淀粉芽孢杆菌XH7中,最终构建了ptsG和ptsHI基因缺陷株.实验结果显示:在LB培养基中,tsG及ptsHI基因缺陷株的生长状况与野生型菌株无明显差异;在含葡萄糖的LB培养基中,ptsG基因缺陷株的最高菌密度比野生型菌株提高了28%,且平稳期比野生型菌株要长,而ptsHI基因缺陷株的最高菌密度比野生型菌株降低了约32%,与其在LB中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ptsG和ptsHI缺陷株及野生型菌株经鸟苷发酵实验后,ptsG基因缺陷株的鸟苷产量比野生型菌株提高了约24%,ptsHI基因缺陷株的鸟苷产量则比野生型菌株降低了约82%.以上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ptsG基因缺陷株具有良好的生长能力和产物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果胶酶和壳聚糖对荔枝果汁的澄清作用,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各自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果胶酶法:果胶酶用量为100mg/L,pH为3,温度为40℃,澄清时间为3h;壳聚糖法:壳聚糖用量0.6g/L,pH为3,温度为40℃,澄清时间为3h。从澄清效果和贮存稳定性看,两种方法都能很好地澄清荔枝果汁;但综合成本等因素来看,壳聚糖法明显优于果胶酶法。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用透析平衡法制备碱性蛋白酶晶体的过程,在硫酸铵饱和度为25%的条件下获得了符合要求的碱性蛋白酶晶体,然后采用戊二醛进行交联,制备出了交联酶晶体,并对其在高酸碱度、高温、有机溶剂或有机溶液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交联酶晶体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
研究水力压裂工况下T型三通的冲蚀。基于FLUENT内置的DPM模型探究流速、质量流量、粒子直径、进出口流通方式对T型三通冲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流速与冲蚀率的变化关系呈现幂函数关系,且曲线中存在冲蚀影响临界流速。液体流速小于临界流速,流速的增加引起冲蚀程度增加较不明显,当流速超过临界流速,引起冲蚀率的急剧增加。支撑剂颗粒粒径与冲蚀率的变化关系呈正相关。汇流状态下的冲蚀率最大,分流状态下的冲蚀率最小。汇流状态下的冲蚀率最大是分流状态下的30.7倍;既不分流也不汇流状态下的最大冲蚀率可以达到了分流状态的冲蚀率的5.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