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地球内部热散失量分布的非对称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Pollack等人 1993年给出的全球热流场 12阶球谐系数 ,求出南、北半球以及 0°半球、180°半球的平均热流值和热散失量 .计算结果表明 ,南半球平均热流值为 99 3mW·m-2 ,显著高于北半球平均热流值(74 0mW·m-2 ) ;0°半球的平均热流值 (94 1mW·m-2 )也高于 180°半球 (79 3mW·m-2 ) .南半球的地幔热散失量达 2 2 1× 10 12 W ,是北半球地幔热散失量 (10 8× 10 12 W )的两倍 ;0°半球的地幔热散失量为 16 9×10 12 W ,与 180°半球的地幔热散失量 16 0× 10 12 W相近 .大陆与海洋在全球的非对称分布是导致地球内部热散失量具有半球非对称性的原因 .热散失量的非对称分布是地质历史中的长期现象 .  相似文献   
53.
汪洋  汪集旸  马宗晋 《科学通报》1998,43(11):1191-1194
采用Pollack等人 1993年给出的全球热流场 12阶球谐系数 ,求出南、北半球以及0°半球、180°半球的平均热流值和热散失量 .计算结果表明 ,南半球平均热流值为 99 3mW·m-2 ,显著高于北半球平均热流值(74 0mW·m-2 ) ;0°半球的平均热流值 (94 1mW·m-2 )也高于 180°半球 (79 3mW·m-2 ) .南半球的地幔热散失量达 22.1× 1012W ,是北半球地幔热散失量(10.8×1012 W )的两倍;0°半球的地幔热散失量为16.9×1012 W ,与180°半球的地幔热散失量16.0× 1012W相近 .大陆与海洋在全球的非对称分布是导致地球内部热散失量具有半球非对称性的原因 .热散失量的非对称分布是地质历史中的长期现象.  相似文献   
54.
蜕皮激素是一种可以诱导一系列变态发育关键过程的昆虫蜕皮调节激素,与蜕皮激素受体结合以后与配体蛋白Usp作用形成一个复合体发挥作用.通过兼并引物克隆获得斜纹夜蛾一个600 bp的EcR cDNAs片段编码200个氨基酸,斜纹夜蛾是东亚地区一种主要的农作物害虫.利用这段序列设计了EcR-dsRNA通过注射幼虫的实验来分析EcR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功能.同时利用印楝素喂食RNAi注射的幼虫观察其与正常对照组有何发育差异.结果显示EcR RNAi会影响正常的蜕皮过程并导致不完成蛹化,在EcR RNAi注射并喂食印楝素的实验组,幼虫出现生长迟缓、发育进程紊乱和腹足发育不正常等现象,由此推测印楝素和EcR RNAi或许影响了蜕皮级联调控通路,由此引发变态发育过程中组织重建紊乱.  相似文献   
55.
蜕皮激素是一种可以诱导一系列变态发育关键过程的昆虫蜕皮调节激素,
与蜕皮激素受体结合以后与配体蛋白~Usp~作用形成一个复合体发挥作用.
通过兼并引物克隆获得斜纹夜蛾一个~600~bp~的~EcR
cDNAs~片段编码~200~个氨基酸, 斜纹夜蛾是东亚地区一种主要的农作物害虫.
利用这段序列设计了~EcR-dsRNA~通过注射幼虫的实验来分析~EcR~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功能.
同时利用印楝素喂食RNAi注射的幼虫观察其与正常对照组有何发育差异.
结果显示~EcR RNAi~会影响正常的蜕皮过程并导致不完成蛹化, 在~EcR
RNAi~注射并喂食印楝素的实验组,
幼虫出现生长迟缓、发育进程紊乱和腹足发育不正常等现象,
由此推测印楝素和~EcR RNAi~或许影响了蜕皮级联调控通路,
由此引发变态发育过程中组织重建紊乱.  相似文献   
56.
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耦合Amesim软件建立了对置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OPHFPE)联合仿真模型.针对OPHFPE在工作过程中的不稳定性,提出了基于活塞位移、速度以及高压油压力的PI反馈控制与预测发动机运转状态的前馈控制相结合的活塞液力控制策略.仿真研究表明:在活塞液力控制策略的调节下,OPHFPE系统可以连续稳定运行,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7.
大庆盐碱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查氏培养基4种培养基对大庆富强地区盐碱土壤中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从4种培养基中分离出8种相对优势菌.经形态学及生理生化鉴定,发现8种菌分属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而且盐碱土壤微生物组成与植物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58.
以棉短绒为原料,制备了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line,CNC)、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er,CNF)和微纤化纤维素(microfibrillatedcellulose,MFC),并以不同浓度将其与海藻酸钠共混制备湿态海藻酸钠膜,评价了纤维素种类、尺寸对湿态海藻酸钠膜的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NC和CNF均为纳米级纤维素,CNC宽度为(26.86±4.59) nm,长径比小于10,CNF宽度为(34.45±5.63) nm,长径比大于50;MFC为微米级纤维素,宽度为(1.43±0.96)μm,长径比大于100。当CNC和CNF添加量达到1.5%、MFC添加量达到1%时均能显著提高湿态膜的机械性能,其中拉伸强度由0.60 MPa分别增加到1.16 MPa、1.09 MPa和0.98 MPa。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分析,添加1.5%CNC制得的复合膜结构更加致密均匀,各成分协同性良好。采用上述3种纤维素与海藻酸钠共混均能提高膜的机械性能,这为海藻酸钠–纤维素复合膜在共挤香肠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9.
提出并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新型工作原理的共轨式电控喷油器,适用于低黏度燃料(二甲醚,甲醇等)的缸内直喷.建立了相应的电磁和液力动态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喷油器的电磁结构参数及液力参数对动态电磁力和喷油特性的影响,得出确定这些参数的原则.样机试验与仿真结果的对比表明:实际喷油器的开启响应时间为0.7,ms,比仿真结果略长,实际关闭响应时间0.7,ms,与仿真结果十分接近;仿真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油量特性的变化趋势,在大油量时仿真喷油量与实际喷油量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60.
它们步态轻捷,拥有让人咋舌的速度:它们具有耐苦、耐寒、耐饥、耐渴等本领;它们性情勇猛,在强敌面前,总是战斗到底,它们就是牦牛.在含氧量仅为东部平原50%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体重可达1 000 kg左右的它们,大多群居在一起,喜食柔软的邦扎草.引人瞩目的它们,被誉为“高原之舟”、“游荡在青藏高原的魂”和“青藏高原图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