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上跨南京地铁2号线的深基坑开挖为工程背景,文章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开挖施工全过程模拟,分析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影响下穿隧道变形的原因和控制隧道变形的施工措施。通过比较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得出基坑开挖引起下穿隧道纵向隆起曲线呈正态分布,地铁隧道纵向隆起范围大约为基坑沿隧道方向开挖长度的2~3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施工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隧道的上抬变形,相关结论和施工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2.
非对称超载条件下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苏州地铁1号线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GTS软件对基坑支护体系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考虑支护结构与土体的共同作用,计算和分析了非对称超载条件下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并与对称超载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了非对称超载条件下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分布规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非对称超载状态下,基坑支护体系超载侧支撑轴力略大于对称超载条件下的支护结构,但超载侧的位移较大,基坑的稳定性处于最不利的状态。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提高深基坑设计水平,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43.
在原建筑结构基础上进行扩建,其方案选择尤为重要,为了保障扩建加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研究采用分步破除法,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破除机械设备,与原结构体加固连接时,采用结构胶植筋、纵柱筋及预应力柱筋等交错布置方法。实践证明,经扩建加固后的宾馆会议中心工程,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表面无裂缝、无渗漏现象,达到工程质量标准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4.
文章根据静力平衡条件按弹性曲线法和等值梁法相结合的原理,使在非均质土的计算中无需将各层土加权平均换算成均质土而直接分层计算,给出了计算地面拉锚式钢板桩支护结构土压力及其内力的分析方法,并在一实际工程中运用了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一种新型桩-土-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支盘桩抗压、抗拔及抗扭曲的阻抗性能,提出了由支盘桩代替直杆桩,组成支盘桩-地基-上部结构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支盘与阻尼器具有相似性原理,在地震作用下,盘在土体中作位移极小的往复运动,提供刚度和阻尼、消耗地震能量、减轻地震动对结构的地震反应。针对该体系的抗震特性,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分析方法和模型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46.
基于支盘桩-土-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振动台模型试验,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对支盘桩和直杆桩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X单向和X、Z双向地震波激励下,框架结构顶层加速度时程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摇摆使支盘桩承受交替变化的拉压荷载,支盘上部土体中的拉“应力泡”随着结构顶层侧移的增大而不断增大,说明上拔力主要是通过支盘传递的,支盘有效地耗散了部分地震能量,减小了上部结构的摆幅,有效的防止结构因过度倾斜而出现的整体倾覆;支盘桩的抗拔力由桩侧摩阻力和桩盘的端阻力组成,随着动荷载的增大端阻力所占的比重也增大,支盘成为传递荷载的主要途径。而直杆桩的抗拔力只靠桩侧摩阻力来提供,其抗拔力远小于支盘桩,且在X-Z双向地震波激励下表现的更为突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桩基抗拔和抗震机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依据,并在防灾减灾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7.
文章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箱形深基础对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首先,建立2种模型,即刚性地基假定下的上部结构模型和考虑动力相互作用的上部结构-箱基-地基整体模型;然后进行静态分析,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最后输入El-Centro波、Kobe波和上海人工波作为激励,分别对模型进行时程分析,定量探讨2种模型的层间位移、顶层加速度以及基底剪力的区别。结果表明:箱形深基础的存在,使得高层建筑在不同地震激励下的薄弱层位置有所改变,大致会上升1~2层,且变形有所加剧;高层建筑在考虑箱形深基础时,其地震中顶点加速度的放大倍数有所增加;刚性地基假定下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整体上偏于保守,局部又不安全,考虑地基-箱形基础-上部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更符合实际情况。分析结果为实例工程的后续抗震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对上部结构-基础-地基整个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