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系统科学   8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40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一款三相交流异步电机为动力源的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搭建了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动力传动系统试验台,研究了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在转速控制模式下的堵转特性,得到了不同转速偏差下的电机转矩响应规律。建立了纯电动汽车坡道识别模型和起步过程中各控制量的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堵转特性的纯电动汽车坡道自适应起步控制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对不同坡道的上坡起步和下坡起步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起步控制策略能够较好地适应纯电动汽车的坡道起步。  相似文献   
72.
为了研究湿式离合器的接合特性,考虑摩擦副表面温度、相对速度、粗糙度以及载荷对摩擦系数的共同影响,基于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粗糙表面弹性接触理论、吸附热理论以及传热学理论建立了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数学模型。分别讨论了接合压力、摩擦副表面粗糙度、摩擦材料渗透性对接合过程中油膜厚度、相对角速度以及传递转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接合压力,转矩响应、相对角速度减小速度以及油膜厚度减小速度都会加快,接合时间缩短,最小油膜厚度减小;减小摩擦副表面粗糙度,转矩响应减慢,但相对角速度减小速度和油膜厚度减小速度都会加快,接合时间缩短,最小油膜厚度减小;增大摩擦材料渗透性,转矩响应和相对角速度减小速度以及油膜厚度减小速度都会加快,接合时间缩短,但最小油膜厚度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73.
在液力机械自动变速传动分析及变矩器测试建模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油门、不同档位下,采用液力传动和采用机械传动时AT轿车的牵引特性,建立了AT轿车动力性换档、经济性换档和综合性换档的控制策略,提出了液力变矩器闭、解锁控制策略,制定了液力变矩器闲锁离合器滑摩控制策略,在多工况条件下仿真分析了采用滑摩控制的液力机械自动变速传动综合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其燃油经济性比未采用前提高2.36%.  相似文献   
74.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开发及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影响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车辆起步、换档品质的主要因素.以长安之星微型汽车为载体,开发了电控液压式机械自动变速系统,制定了综合换档控制策略和离合器接合控制策略,并对影响离合器接合规律的相关因素进行补偿.提出了车辆起步、换档过程中发动机转速控制目标,采用电子节气门进行发动机转速控制,实现了起步、换档时对发动机转速的自动控制.进行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样车起步、换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自动变速系统具备了较为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5.
机械自动变速传动试验台及测控软件开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AMT台架试验是AMT研究开发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台架试验,进行AMT性能测试、与发动机匹配以及控制策略优化,为AMT的装车奠定基础.针对开发的AMT样机,在车辆传动系统试验平台上,搭建了AMT台架试验台;利用下位单片机发出控制信号,实现了对电子节气门、离合器执行机构以及换档执行机构的控制;通过调用尚未公开的库函数,解决了WINDOWS2000下用户方式不能读写硬件端口的问题,实现了利用现有设备采集转速扭矩信号;通过RS232串口通信,实现上位微机采集数据并向下位单片机发出控制指令;开发了WINDOWS2000环境下AMT起步及换档台架试验控制软件,使试验具备了先进的数据采集及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76.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发实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混合动力汽车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有两个以上的动力源,通过加速助力、再生制动、怠速启停等措施和系统能量管理,可实现比常规汽车CV(Conventional Vehicle)更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采用集成发电机/电动机ISG(Integrated Starter and Generator)和ISG控制器作为助力装置,采用蓄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作为能量平衡单元,采用多能源动力总成管理系统作为混合动力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分别采用手动变速器MT(Manual Transmission)和自动变速器CVT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传动系统,完成了两款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样车的研制.  相似文献   
77.
自由曲面五轴平底刀加工路径的NURBS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等残留高度的路径规划方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以较高的精度求得了刀具路径上的离散切削点;并基于NURBS样条插补理论,实现了在五轴机床上使用端铣刀加工自由曲面时加工路径的NURBS化,解决了曲面加工中,以真线插补计算的切削点点列作为加工机床的输入时,加工文件容量过大且加工路径不连续的问题。实例表明了在精度相同的情况下,该方法相对于直线插补理论,在减少加工数据量方面及保证刀具沿加工路径运动时速度连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8.
轻度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元件的选型与参数匹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介绍了基于起动枳/发电机一体化轻度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及主要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其典型结构及动力辅助方式,对其动力系统中的发动机、XSA(Integrated Starter/Altemator)、电池和变速器进行了选型。并通过实例,利用ADVISOR软件和正交实验分析方法,在满足车辆动力性要求的前提下,以燃油经济性为主要目标,确定了动力系统各部件的具体参数,并进行了仿真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9.
针对如何在普通滚齿机上低成本地提高直廓环面蜗杆加工精度的问题,通过采用三坐标测量机对实际齿面进步坐标测量,由所得的测量结果与理论的蜗杆齿面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机床加工参数的调整误差,根据所得机床调整参数误差并基于误差补偿原理修正机床调整参数,从而明显地提高了直廓环面蜗杆的加工精度,同时,在保证有充足测点的条件下,只需沿着工件表面的一条螺旋线进行测量,使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出机床加工参数的调整误差,从而提高了蜗杆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液力变矩器性能的台架试验,建立了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数学模型,分析了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性能。针对液力变矩器作起步装置的无级变速车辆,提出了从起步性能、低速爬行性能、燃油经济性及加速性等方面进行合理匹配的方案及综合控制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发设计基于液力变矩器装置下的无级变速汽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