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评价木薯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对中国农村地区薯农种植行为的影响,利用局部调整-自适应期望综合模型分析了中国木薯播种面积的长期、短期供给价格弹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木薯播种面积的短期、长期供给价格弹性均比较小,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木薯燃料乙醇并不会促进薯农增加播种面积,政府期望利用发展木薯燃料乙醇促进中国木薯产业升级的愿望将会落空。考虑到中国木薯燃料乙醇技术路线的生命周期化石能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传统的汽油技术路线相比并不具备优势,中国发展木薯燃料乙醇产业的必要性令人怀疑。  相似文献   
12.
能源-经济-环境综合评价模型(3E模型)是开展国家能源系统规划的重要工具,中国在模型实际开发方面还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该文根据国际流行的建模思路,构造了混合式3E模型TH-3EM(清华能源-经济-环境混合评价模型),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块描述经济系统整体,应用跨时段能源系统优化模块描述能源系统微观细节,通过在两个模块间建立双向闭合连接,描述能源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保证模块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混合式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型构建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上用于温室气体(GHG,green house gas)减排影响研究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的主要建模思路,是在一个模型中同时融合自底向上的部门分析与自顶向下的宏观分析,构建混合模型.其中的难点是如何在一个模型里能够将2种思路协调一致.较详细地介绍构建混合模型的3种主流方法:1)在完整的自底向上的能源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一个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块;2)在一个自顶向下的宏观经济模型之内,对能源生产部门采用自底向上的技术描述;3)将2种思路的模型使用几个变量联接起来构建混合模型,每个模型独自运转.通过这3种思路的对比分析,认为遵循第3种思路构建的混合模型应用范围更广泛,能够用于分析复杂的能源系统问题,例如GHG减排的影响及能源系统发展战略选择等.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中国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评价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能源-经济-环境综合评价模型(3E模型)是开展国家能源系统规划的重要工具,中国在模型实际开发方面还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该文根据国际流行的建模思路,构造了混合式3E模型TH-3EM(清华能源-经济-环境混合评价模型),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块描述经济系统整体,应用跨时段能源系统优化模块描述能源系统微观细节,通过在2个模块间建立双向闭合连接,描述能源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保证模块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能源、环境(3E)模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前通用的经济、能源、环境模型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开发的。这些模型应用于经济转型中的中国有一定的缺陷。为全面地描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介绍了根据国内外模型、中国统计体系及数据现状开发的经济、能源、环境(3E)一体化模型。该模型采用了部门活动水平分析、计量经济分析和线性规划分析方法,可应用于温室气体减排技术选择和减排对经济影响分析。同时,引入可持续发展指标,适应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居民生活用电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民生活用电是今后一个时期电力市场中最有潜力的增长点之一。论文分析北京市居民生活用电的现状,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北京市居民生活用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居民用电变化的原因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助于用电部门分析决策的结论:燃气价格与居民用电正相关,交叉弹性系数不大,夏季气温对居民用电有重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电力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供决策部门完善中国的电力市场参考,例如,推广使用燃气空调,利用价格杠杆,减少峰谷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未来能源需求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中国能源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分析预测了中国未来能源需求状况。采用了国际间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与人均能源消费总量、GDP能源消费强度、人均电力消费、交通用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还将大幅度增长;中国未来GDP能源强度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电力消费和油品消费在终端能源中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农户种植能源作物甜高粱的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理论已成功地应用于国外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研究,但在国内同类研究中还未得到应用。该文借助研究国内农户种植能源作物甜高粱决策行为的时机,综合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等国外行为理论的概念与模型,构建了农户决策模型,并在问卷访谈农户的数据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对于态度和行为意向的解释力都超过80%;模型的主要自变量是环境变量、强制型主观规范和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19.
氢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电动汽车和氢动力汽车在中国的应用前景,使用从油井到车轮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以煤基原料提供动力的电动汽车和氢动力汽车的循环的生命周期化石能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未采用CO2捕集与封存技术时,电动汽车在生命周期化石能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优势明显。随着CCS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氢动力汽车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将优于电动汽车,但这需要以生命周期化石能消费的增加为代价,中国政府有必要加大对电动汽车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是投入产出分析领域中非常重要又非常复杂的内容,它是研究地区间经济联系和物流关系的工具,它对研究如何发挥不同地区经济优势,确定生产力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对当前研究西部大开发与东部和中部之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对世界上已有的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综述,简要介绍3个较为经典的模型,说明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发展轨迹,分析各自特点、适用情况及其差别,希望对我国的地区间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