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TQ-429 菌株作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处理原生质体,再生菌通过初筛复筛,选育出己酸高产菌株TQ-520,其产酸量达到12.17 m g/m L。  相似文献   
32.
利用HPLC对发酵液中氢化可的松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当采用色谱柱ODS时的色谱条件检测波长242 nm ,流动相体积比为甲醇∶水= 65∶35、流速0.7 m L/m in 等。通过重现性及回收率试验,表明本方法快速有效、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33.
以本研究室保藏酵母菌Y316作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原生质体,再生菌通过初筛,复筛,选育出酒精高产菌株Y316-23,在料水比1∶1.8,发酵60h的条件下,成熟醪酒精的体积分数可达13.5%以上.  相似文献   
34.
山楂干酒的降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果汁中的有机酸含量达到(15~18)g/L,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和果酒的风味。采用D-X树脂降酸,分别在果汁发酵前和原酒后酵期进行。结果表明:D-X树脂能反复使用且对果酒中黄酮等有效成分的吸附量减少,保证了山楂果酒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山楂干酒的还原糖为(4.0~8.0)g/L,酒精体积分数为(10~11)%,总酸(以柠檬酸计)为(6.5~8.0)g/L。  相似文献   
35.
磷脂酰丝氨酸具有改善大脑的认知和记忆的功能,是医药和食品行业重要的原料.为进一步提高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磷脂酰丝氨酸含量,利用Red重组系统,以可积累磷脂酰丝氨酸的E.coli K12(△sda A△sda B△pgp B)为出发菌株,敲除pgp A和tdc G基因,切断与磷脂酰丝氨酸合成相关的L-丝氨酸和磷脂酰甘油磷酸的分解代谢途径.摇瓶发酵后的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菌株E.coli K12(△sda A△sda B△pgp A△pgp B△tdc G)中磷脂酰丝氨酸占菌体总磷脂的比例为2.5%,较出发菌株(1%)提高了1.5倍.  相似文献   
36.
蛋白质交联属于蛋白质改性修饰的一部分,是重组食品与新型食品制造的重要内容。与化学交联、物理交联相比,酶法交联因其反应条件温和、不产生副产物、交联效果好等特点,成为最为容易接受的一种蛋白质交联方式。除谷氨酰胺转胺酶外,一些氧化酶也被证明能够在蛋白质分子间形成共价键而形成交联。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多的酚氧化酶(酪氨酸酶、漆酶)、过氧化物酶以及赖氨酰氧化酶的酶学性质、交联机制等,并对其在食品蛋白质交联中研究现状以及潜在应用进行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37.
对含有黄孢原毛平革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基因(LipH8)的甲醇毕赤酵母培养基和发酵方法进行了研究.摇瓶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用11°Bx麦芽汁培养工程菌,然后用高温浸提液置换诱导产酶较好.5 L发酵罐产酶放大实验结果表明,木质素过氧化物酶较稳定,在72 h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酶活达到最高7 568 U/L.  相似文献   
38.
从正常生物基质中提取各种蛋白质需要有特定的条件 ,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 ,蛋白质将很快的失去其生物学活性。本论文从两个方面讨论了在分离纯化中保持蛋白质的稳定的方法 :即通过添加稳定剂 (例如 :共溶剂 ,金属离子 ,蛋白酶抑制剂等 )及操作条件的优化 (例如 :低温、适宜 p H等 )。经实验证明均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9.
植酸酶能将植酸及其二价盐类菲丁水解生成磷脂酰肌醇,在磷酸酯酶的继续作用下,磷脂酰肌醇被分解为肌醇。无花果曲霉能同时分泌植酸酶和磷酸酯酶。通过对无花果曲霉(A.ficuumA.s3.324)产生植酸酶和磷酸酯酶条件的研究,在确定的最佳条件下,植酸酶和磷酸酯酶活力分别达到5.7u/mL、0.533u/mL。用所得发酵液水解菲丁制备肌醇,使肌醇的转化率达10.3%。  相似文献   
40.
以Pichia pastoris GS115为宿主,对来源于特异腐质霉Humicolainsolens、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bglHi、bglAa和bglAn进行异源表达。以对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分析了3种酶的酶学性质,其中BglAn的酶活力最高,为90.83U/mg。3种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值范围分别为55~65℃和5.0~6.0。在pH值为6.0、温度50℃、酶量2U的条件下,利用3种酶水解不同浓度的罗汉果苷Ⅴ。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酶水解底物的特异性差别较大,其中BglHi和BglAa水解罗汉果苷Ⅴ生成罗汉果苷ⅢE的转化率较低,仅为5%~7%;而BglAn在底物质量浓度1mg/mL,反应20min时转化率为96.5%;提高底物质量浓度到5mg/mL,反应1h时转化率也可达97.9%,基本实现完全转化。通过酶法转化罗汉果苷Ⅴ,获得了较高纯度的产物罗汉果苷ⅢE,为后期开发不同结构、不同功能罗汉果苷类甜剂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