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在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用原位聚合法合成压敏显色微胶囊时,聚电解质是必不可少的.文中的聚电解质MS是由马来酸酐和苯乙稀共聚合成,它的大分子碳氢主链以多羧酸和多芳基取代为特征.在胶囊化过程中,聚电解质MS通过电荷效应,使能生成胶囊壁材的三聚氰胺—甲醛预缩体聚拢在胶囊核心的表面,进行原位聚合,所生成的不溶性产物逐步固化为壁材.阐述了该聚电解质的乳化、稳定、催化和定位效应,以及不同马来酸酐—苯乙烯合成比的聚电解质对于微胶囊颗粒大小、气密性、包容量和显色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原位聚合方法,并以部分醚化的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简称PEHMM)作为缩聚反应的单体,在含有聚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合成压敏显色微胶囊。文中对压敏显色微胶囊的气密性,包容量,胶囊粒径分布及其平均粒径等性能的影响因素作了探讨,指出PEHMM的用量和加入方式是影响胶囊气密性和包容量的主要因素,而均化时间和速度决定着胶囊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  相似文献   
3.
W/O/W法制备甲基膦酸二甲酯微胶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水溶性有机膦甲基膦酸二甲酯作为芯材,以聚乙烯醇与戊二醛反应所得缩醛为壁材,应用相中相乳化法合成DMMP微胶囊。并对影响微胶囊合成的因素进行了讨论。通过DSC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囊芯物磷的定性检测等测试方法表征了甲基膦酸二甲酯微胶囊的壁材与囊芯物。  相似文献   
4.
利用介孔氧化硅小球(MSSs)作为模板,在简单的NaOH体系中,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出silicalite-1沸石空心微囊(HSMs),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电镜照片说明样品具有良好的中空微囊结构,FT-IR谱图以及XRD谱图验证了合成出具有空心微囊的沸石特质,TGA测定出样品中聚电解质以及少量的有机结构导向剂的含量.在合成过程中,随着体系碱度提高,模板氧化硅核溶解驱动力增大,当外层的晶种交联生长与核内氧化硅溶解达到匹配时,可以形成良好的空心沸石微囊.  相似文献   
5.
膜厚是微胶囊重要性能之一,直接影响芯料释放速率,较为难测。本文提出一种测定膜厚的新方法——光学显微镜二次聚焦法,即用光学显微镜二次聚焦直接测出微胶囊内、外径而得膜厚。计算发现微胶囊等光程曲线连续而不光滑(即有拐点),从光学原理上证明此法可行;观察二次聚焦的光学显微图象,发现存在贝克线、从实验结果上间接证明此法可行;此法测定的膜厚与经典法测定的膜厚相比,结果基本一致,证实此法准确。在上述理论基础上,采用相分离法制备一系列不同工艺的微胶囊,分别测出膜厚及芯料释放速率,从而揭示微胶囊膜厚对芯料释放速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群青颜料粒子微胶囊化及其表面分维的求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群青颜料粒子进行了微胶囊化研究,在其表面包覆一层无色耐酸壳膜,使其具有耐酸性,分析了影响囊化群青的耐酸性及色差的各种因素,通过对群青粒子扫描电镜图象进行计算处理,建立一种新的表面分形维数的求取方法,并用分形维数表征群青 颜料子的表面形貌及其耐酸性。  相似文献   
7.
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精为芯料,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通过复凝聚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微胶囊,分别测得微胶囊的内径、外径和膜厚,从而揭示出微胶囊制囊工艺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对以复凝聚法制作的鳗骨油微胶囊湿囊的质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微囊的耐冻性,耐磨性,酶解特性均良好,并有一定的耐热性,固化时间对其质量特性有显著影响,这种制作微囊的方法未对鳗骨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等品质指标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饮料中乳酸菌包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为基础原料,采用全酶法糖化工艺进行液化和糖化,接种适宜的乳酸菌进行发酵,然后采用复凝聚法在液相中将乳酸菌包埋,以此延长菌体在液相中的存活时间.乳酸菌被包埋后,在饮料中添加乳酸链球菌素和低聚果糖,对饮料中未被包埋或已被包埋但又释放的菌体的产酸进行控制,同时也保证其在饮料中存活.通过正交试验法找到最佳的微胶囊造粒条件及乳酸链球菌素和低聚果糖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油井水泥自愈合剂的利用率,可以利用合适的壁材将自愈合剂包被起来,达到保护自愈合剂的功效。本文采用一种改性PVA作为包被剂,通过流化床制微胶囊法制成了一种油井水泥复合型自愈合剂XK-1。实验结果表明XK-1具有一定抗搅拌能力,能减少制浆过程中自愈合剂的损失,有效提高自愈合剂的利用率,增强自愈合效果。XK-1与CW-1水泥石微裂缝断面电镜扫描对比结果显示,XK-1水泥石断面产生了填充物质更多,能提供更长期的自愈合作用,自愈合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