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探索环糊精改进叶绿酸铁性质的可行性.紫外法测定环糊精与叶绿酸铁的包合常数;研磨法制备包合物;测定包合物溶解速度和增溶度,测定溶液降解半衰期和固体样品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系列环糊精中,叶绿酸铁与β-环糊精具有最大包合常数(Ka=2869.8 L/mol),β-环糊精包合物可加快叶绿酸铁的溶出度,提高溶解度,增强溶液及固体样品的光热稳定性.β-环糊精包合叶绿酸铁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硅油基铁磁流体基体材料纳米Fe3O4微粒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Fe3O4微粒是硅油基铁磁流体的基体材料,其粒径的大小直接影响铁磁流体的磁性能和稳定性.为了研制出满足要求的Fe3O4微粒,文章探讨了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微粒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对Fe3O4微粒形成和粒径的影响,根据铁磁流体的稳定性和饱和磁矩的不同,确定了制备Fe3O4微粒的适宜粒径及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用水热法合成了磷酸铁锰铝分子筛(FeMnAPO-5)。通过红外光谱、穆斯堡尔谱等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铁和锰已进入了分子筛骨架。  相似文献   
4.
在水溶液中,铁(Ⅲ)与四丁基溴化铵和硫氰酸钾能够生成不溶于水的[Fe(SCN)6][TBAB]3三元缔合物.当加入硫酸铵后,该三元缔合物浮于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通过浮选,Fe(Ⅲ)可以与V(Ⅴ),Ir(Ⅳ),Pt(Ⅳ)和Ru(Ⅲ)定量分离.当溶液中四丁基溴化铵和硫氰酸钾的浓度分别为0.8 mmol/L和7.0 mmol/L时,Fe(Ⅲ)的浮选率达到98.2%以上.  相似文献   
5.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去除低浊水源水中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无机铝盐絮凝剂在处理低温低浊水时残余铝过高的问题,采用中试装置,应用复合型生物絮凝荆(CBF)处理北方地区冬季低温低浊水源水,考察了在不同混凝条件下处理后水中残余铝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对水中残余铝有很好的效果,在与聚合氯化铝铁复配进行强化混凝的试验当中,混凝效果提高36.1%,总投药量降低了15%,并且消除了聚合氯化铝铁(PAFC)导致的残余铝升高的现象,出水残余铝浓度仅为0.016 mg/L.综合考虑处理效果与投药量,建议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与聚合氯化铝铁的最佳复配比为2 mg/L:15 mg/L.  相似文献   
6.
对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水中铁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计算和合成,实验结果为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水中铁的不确定度为±0.327 mg/L.影响不确定度测定结果的因素主要来源于水样的重复测定和标准曲线的拟合.  相似文献   
7.
用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邻二氮菲-正丙醇-硫酸铵-抗坏血酸体系萃取分离和富集铁的行为及铁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硫酸铵能使正丙醇的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三元缔合物[Fe(phen)3]SO4能被正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正丙醇、邻二氮菲和硫酸铵的浓度分别为30%(v/v)、7.0×10-4 mol/L和0.2 g/mL时,Fe(Ⅱ)的萃取率达到96.6%~98.4%,Co(Ⅱ)、Au(Ⅲ)、Ag(Ⅰ)、Ni(II)、Mg(Ⅱ)、Cr(Ⅲ)、Cu(Ⅱ)、Al(Ⅲ)、Hg(Ⅱ)、Pb(Ⅱ)和Cd(Ⅱ)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Fe(Ⅱ)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中铁的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DSD酸生产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铁碳曝气-催化氧化-中和絮凝沉淀法作为DSD酸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达98%和90%以上,废水的可生化性(BOD5/CODCr=0.30~0.35)明显改善,减轻了后续生化处理的有机负荷,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废水经铁碳曝气处理后,pH值有较大的提高,同时产生较多的Fe2+,可省去酸和FeSO4的投加量,降低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9.
以锌粉和氯化钴为原料,采用化学法制备纳米Co粒子。采用透射电镜考察工艺条件对生成的Co粒子粒径及晶貌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粒径Co粒子的筛选,确定了用于制备磁性液体的适宜粒径。纳米Co经表面活性荆改性后与适量的纳米Fe3O4胶粒混合,用过渡液进行复舍包覆,使用超声波振荡和机械分散的方法将其分散于2-甲基硅油中,得到硅油基复合磁性液体。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定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物浓度一定的条件下,Co粒子的晶貌主要由反应温度决定;对Co粒子粒径影响最大的是反应温度,其次是搅拌转速,反应时间对Co粒子粒径的影响不大。Co粒子用作磁性液体基体材料的适宜粒径约为10.88nm,晶貌主要为六面体和棒形。复合磁性液体的饱和磁化强度比Fe3O4磁性液体的饱和磁化强度提高21%以上。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β-环糊精(β-CD)和乳化剂O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存在下,Fe(Ⅲ)-苯基荧光酮(PF)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新方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560nm测试条件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由无β-CD时的6.36×104L.mol-1.cm-1提高到1.02×105L.mol-1.cm-1,铁含量在0.0~8.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本方法用于自来水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