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7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脆江蓠营养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营养细胞每一色素体内含有一条围周类囊体、4~10条平行类囊体和一些质体小球.平行类囊体数目与细胞所处的部位有关.内质网呈环形片层结构.同心圆膜状体具有1或2个核心.色素体在末端进行分裂,分裂时平行类囊体数目增多.幼色素体被膜直接内陷形成平行类囊体.以后发育出围周类囊.  相似文献   
2.
比较多种细胞破碎方法、不同硫酸铵浓度对龙须菜藻红蛋白的提取、分离效果,探讨不同光照、温度、pH等处理条件对藻红蛋白粗提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组织捣碎破壁细胞,5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藻红蛋白提取效果较好;温度、光照和不适宜pH均会导致藻红蛋白粗提物清除.OH自由基能力降低甚至起促氧化作用.因此对龙须菜原料的保存、加工及藻红蛋白的提取分离等必须在低温、避光、中性环境下进行,以保证藻红蛋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如何使江蓠高产,选择典型海区,在相同温度,光照等条件下,对江蓠进行人工科学施肥试验。即以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江蓠分别施下人尿,人粪,鸡粪等有机肥,取得不同结果:鸡粪最好,人尿次之,人粪再次之。这些有机肥,肥源易得,成本又低,群众易于接受,易于推广。这个试验切合海南江蓠生产实际,针对性强,对海南群众性开发江蓠资源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海赤潮消亡后水体缺氧的预测与生物防治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东山县八尺门网箱养殖区发生中肋骨条藻赤潮期间,跟踪监测赤潮消亡过程及消亡后DO的变化,同时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观测.研究江蓠对赤潮消亡后水体DO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蓠可以减缓赤潮消亡后出现的水体缺氧;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可以预测海区赤潮消亡后DO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血凝实验发现真江蓠凝集素对4种供试血红细胞均有凝集作用,其中对兔血红细胞的凝集作用最强,而细基江蓠凝集素只对兔血红细胞具有凝集活性;在对8种单细胞藻的凝集实验中,它们都只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有凝集作用,对其他单细胞藻不具凝集作用;抑藻、抑菌实验表明,2种江蓠凝集素对棕囊藻的生长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玉米大斑病菌、黑曲霉和圆弧青霉等真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供试的3种细菌中,只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系统研究了不同提取水温(30~100℃,温度梯度10℃,共8组)对龙须菜非胶体粗多糖的得率、多糖、蛋白、硫酸基、3,6内醚半乳糖、半乳糖含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了各组多糖的体外免疫活性和抗病毒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水温对龙须菜非胶体粗多糖的得率影响显著(P〈0.01),50℃提取水温组的粗多糖得率较高,蛋白含量较低(P〈0.01),在30~50℃提取水温范围内,总糖含量显著上升;50℃水温组非胶体粗多糖的硫酸基含量显著高于40℃组,各组非胶体多糖的3,6内醚半乳糖含量在15%~20%之间,而半乳糖的含量则在30%~40%;各组非胶体多糖均表现出显著的体外免疫活性,其中50℃提取水温组的免疫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各组非胶体多糖均没有表现出抗疱疹病毒(HSV-Ⅰ和Ⅱ)活性。因此,综合多糖得率、生化组成及免疫活性,建议龙须菜免疫多糖的最佳提取水温为5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型海藻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碳氮利用对紫外辐射(UVR)的响应,揭示可利用氮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设置2种硝氮浓度(低氮,50μmol·L-1;高氮,500μmol·L-1)和3种不同波长的光辐射处理(P,395~700nm;PA,320~700nm;PAB,295~700nm),龙须菜叶状体在上述不同条件下适应培养25d后,测定藻体的硝氮和无机碳利用情况。【结果】PA和PAB条件下培养的龙须菜,对硝氮的最大吸收速率显著升高,尤其在高氮条件下升高更加明显。P条件下,高氮适应培养的藻体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scate,NR)活性显著降低;但在PA和PAB下没有发现这种氮营养史的影响。UVR显著降低了龙须菜的最大光合固碳速率(Pmax)和对外源无机碳的半饱和常数(KDIC),提高了总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的活性。高氮适应下藻体的最大光合固碳速率和总CA活性显著升高,同时半饱和常数显著降低。【结论】UVR的存在能够促进龙须菜对外源硝氮的吸收利用,抑制海藻光合固碳能力,但可利用氮的加富可以缓解UVR对龙须菜光合作用的抑制。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实验室模拟筼筜湖富营养化条件下细基江篱(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对磷和氨氮的吸收作用,以及细基江蓠对赤潮发生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细基江篱对磷和氨氮在实验设置的浓度下吸收速率都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在最高磷浓度36μmol/L时的吸收速率为2.76μmol/(g dm.h),在最高氨氮浓度500μmol/L时的吸收速率为232μmol/(g dm.h).抑制赤潮实验证明细基江蓠能通过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并可能通过分泌抑藻物质来抑制赤潮发生.研究结果为细基江篱应用于厦门市筼筜湖生态修复和赤潮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环境因素对龙须菜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温度、盐度、N浓度和重金属4种环境因素对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 is)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须菜POD对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30℃或35℃条件下12 d内POD活性上升近5倍.N浓度升高则龙须菜POD活性呈现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随着Hg2 、Pb2 浓度增大,龙须菜P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显示出比较复杂的变化规律;高盐度或低盐度胁迫明显降低了龙须菜POD活性.对提纯的龙须菜POD离体酶的研究表明,盐度、N浓度和重金属是通过完整细胞的协同作用来影响POD活性的.温度变化可明显诱导龙须菜POD离体酶的活性变化,显示温度对POD活性的影响不依赖于细胞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江蓠藻膳食纤维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燕麦膳食纤维组,以及江蓠藻膳食纤维高、中、低剂量组.在给药的同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每天颈背皮下注射10%的D半乳糖0.25mL,连续给药40 d后,测定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以及血清、心、肝、肾、脑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