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2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虚实之间:以《搜神记》为例谈六朝志怪小说的文体特征@周昌梅$孝感学院文学院!湖北孝感432000~~~~[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2]张庆民.论蜕变中的魏晋南北朝小说[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4). [3]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浮动齿轮张紧装置能够对带传动自动提供张紧力的工作原理,导出了由重力和驱动力矩对带传动提供的张紧力计算式,并指出张紧力的变化范围是(-∞,∞),它具有随外载荷变化而自行调节的性能,能较好地满足带传动的工作要求。最后简述了装置满足张紧条件时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3.
格非注重历史在小说世界中的想象性实现,他的小说大都可以纳入先锋历史小说的范畴。格非在悲剧中反思历史,在虚构中呈现真实,在隐喻中超越现实,试图展示生命深处的人性本质。格非在历史中探求人性升华的可能,在苦难中寄寓精神救赎的希望,这种对历史和生命的终极关怀,启迪着我们去追寻遥远精神家园。格非先锋历史小说所体现的批判精神和诗性品质是文学在市场化年代应该坚守的立场。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不仅小说的虚构观念开始明确出现,而且方术之士在编撰志怪小说时也开始了有意的虚构。但是,虚构不是作为一个积极的概念问世的,而是在一片批评和谴责声中出现的。虚构作为小说的一种艺术手段在魏晋南北朝并没有得到确立和认同,六朝人反对虚构,崇尚真实。小说记事真实与否,几乎成了评价其成败优劣的唯一标准。此外,关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虚构与真实问题,还存在极为复杂的关系,我们难以分清小说的故事何者为虚,何者为实;也难以分清小说是在原初的故事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有了虚构,还是小说家在整理加工时进行了虚构,小说家是进行了无意的虚构还是进行了有意的虚构。  相似文献   
5.
在杨家将故事中,有一位“八贤王”。关于他的原型,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大体说来,有人认为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第四子赵德芳,也有认为是其第二子赵德昭,还有认为是太宗赵光义的儿子赵元俨。笔者对上述说法经过考证,以为“八贤王”的形象是古代剧作家和小说家结合宋初宗室轶闻而虚构出的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6.
在有关虚构名称与虚构对象问题的讨论中,虽然作为实在论的抽象对象理论与作为反实在论的假装理论在本体论承诺上不同,但扎尔塔主张这两个理论可以融合。他引进了性质模式的方案用以论证沃尔顿承认虚构对象是抽象实体,假装理论的相关概念可以在对象理论的框架内被系统化定义。然而假装理论的核心是:虚构对象并不存在,我们仅仅假想虚构对象存在。这在本体论上与扎尔塔所主张的虚构对象是抽象对象的观点相悖,扎尔塔融合方案的论证存在缺陷。然而这并不代表对象理论与假装理论完全背道而驰。通过对两个理论哲学背景的探究得出,二者融合的本体论共识是:虚构对象是具有虚构性质的非实存对象。  相似文献   
7.
<正>在起重机智能控制器中,限重拉力传感器采用应变式传感器,输出的是比较微弱的模拟信号,抗干扰能力差。若用传统的电路设计方法,则需在A/D之前增加一级或多级高精度放大器,这样不仅增加了成本和提高了系统的复杂性,而且还会出现外  相似文献   
8.
现代小说艺术的发展越来越注重自身的本体特征,虚构性、叙事性和真实的生命创造正逐渐成为现代优秀小说的基本特征。从两类右派叙事作品的艺术比较中可以发现:正是由于它们对小说本体倾向上的不同导致了审美效应上的差异。所以,只有从小说艺术自身要求出发,才有可能创作出艺术性较高的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第266条用简单罪状的方式对诈骗罪进行了表述,然而,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对于诈骗罪客观方面的构造,有着较大的争议。通过对诈骗行为的本质、内容、表现形式、诈骗程度等四个方面的论述,进一步帮助我们明确界定诈骗行为,也期许对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能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试论新历史小说的叙事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历史小说受国内外各种文艺思潮的影响,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历史小说的叙事视角,这一视角淡化了体现传统意识形态的宏伟历史事件,却侧重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命运变迁;其次作者以现代的表现手法巧妙地处理文本中的叙事时间,使叙述者以现代人的身份出入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打破了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间隔;再次作者在文本中将虚构与真实并重,使历史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已死亡的历史,而是具有了现代意义的历史,进而重建了一个崭新的文本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