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5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设计不同浓度的羟基喜树碱(HCPT)处理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采用形态学与生化特征的观察及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羟基喜树碱(HCPT)能诱导肺癌细胞发生凋亡,且这种凋亡的作用与HCPT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
刘杰 《科学通报》1988,33(21):1660-1660
在生物学研究中,经常需要检测DNA单链断裂。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四种:碱性洗脱法、碱性梯度沉降法、羟基磷灰石色谱法和类核沉淀法。它们操作复杂,实验条件不易控制,而且定量分析困难。本文介绍一种检测DNA单链断裂的新方法——缺口转译。这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标记方法,将此方法试用于研究抗癌药物10-羟基喜树碱对DNA单链断裂及其修复的影响,得到了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观察羟基喜树碱与丝裂霉索联合应用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机制。不同浓度羟基喜树碱与丝裂霉素单独及联合作用于人白血病细胞K562后,应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合用指数(CI),流式细胞仪(FCM)检测K562细胞凋亡率,吖啶橙(AO)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凋亡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单独应用时羟基喜树碱和丝裂霉素的IC50分别是8μ/mL和12.5μg/mL,联合应用时IC50下降为4μg/mL(HCPT)和3.6μg/mL(MMC),CI=0.78,为协同效应。羟基喜树碱与丝裂霉素单独及联合应用均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2种药物联合应用时的凋亡率高于各自单独用药。羟基喜树碱与丝裂霉素联合应用可以通过共同诱导细胞凋亡。协同抑制人白血病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马比木根为原料提取喜树碱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喜树碱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70%的甲醇溶液,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5 h.在此工艺条件下,马比木中喜树碱的提取率可达0.16%.  相似文献   
5.
建立一种从喜树嫩叶中喜树碱的高相液相测定提取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150×3.9 mm,5μm)高效液相色谱.乙腈∶水=35∶65(V/V)为流动相,1.0 mL/min的流速,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以不同浓度的甲醇提取法与不同浓度的碱法作对比,结论:以80%甲醇为溶剂于50℃下超声提取1 h为最佳提取法.  相似文献   
6.
喜树碱是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的一种次生代谢物,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在喜树体内的合成和积累受遗传和环境因子的影响。笔者在人工气候室中研究了温度对当年生喜树苗生长及叶片喜树碱合成的影响。试验设置了3种昼/夜(白天6:00至18:00,夜间18:00至次日6:00)温度处理,分别为30 ℃/25℃(T1)、35 ℃/30 ℃(T2)和40 ℃/35 ℃(T3)。结果表明:T3温度条件下,喜树有最高的生物量,T2处理有利于喜树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而T3处理则有利于喜树根和茎的生物量积累。T2处理促进了喜树叶片内可溶性糖的积累,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而T1和T3处理则提高了叶片色氨酸脱羧酶(TDC)的活性; T2处理下喜树碱含量和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最高。试验期间喜树碱含量(产量)的变化趋势与TDC活性的变化不一致。综合认为,适宜的温度条件(T2)有利于喜树体内喜树碱的生物合成与积累,喜树碱在喜树体内的生物合成和积累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喜树各器官喜树碱(CPT)含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PT在冬季根皮中含量最高,进入春季CPT含量下降;而果实中CPT含量逐渐上升;嫩叶中含量较高,随着叶片的成熟CPT含量逐渐降低;茎皮CPT含量变化不大,主要起输送物质的功能;说明CPT的积累趋向于植物幼嫩和生长旺盛的组织。  相似文献   
8.
喜树碱(CPT)是一种具有良好抗癌性能的植物性抗癌药.由于其水溶性较差,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以自制的苄基–聚乙二醇–g–聚天冬氨酸为载体,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喜树碱载药胶束.结果表明,两亲性接枝聚天冬氨酸胶束对抗癌药物喜树碱具有一定的载药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其体外释药曲线符合FickⅡ扩散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碱法提取喜树果中的有效成分,提取液经酸化,氯仿、乙酸乙酯分别萃取后,浓缩重结晶,柱层析等步骤得到高纯度的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实验表明,此法提取率高,得到的产品收率、纯度高,原料利用度高,生产周期短,设备简单。  相似文献   
10.
利用聚酰胺—胺树枝状高分子与喜树碱的静电复合作用进行复合,以水为溶剂,第四、五代聚酰胺—胺树枝状高分子为载体采用搅拌法进行复合,探讨其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可能性.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复合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在PBS中的释放特性.喜树碱在聚酰胺—胺树枝状高分子水溶液中内酯环开环,溶解度增大,在PBS中并无明显的缓释效果.结果表明聚酰胺—胺树枝状高分子不宜作为具内酯环,遇碱不稳定药物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