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的概念分为不同层次,网络在社会中的发展与功能也由此逐层延伸,拓展,因此也相应经历几个阶段,首先从技术层次看,网络是技术革的产物,网络技术及网络设备是网络存在的物质基础,网络技术的诞生为人类社会实现了一次物质,能量,信息的新的转换,其次从经济层次看,网络经济的生产力基础是知识生产,网络不仅具有传递信息,知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各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组合方式,再 次从社会层次看,在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的高度发展之下,网络社会的确立是必然趋势,网络社会将改变人类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精神的休闲意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精神旨趣上看,休闲生活都可以成为后现代主义思潮和后现代精神的要基。这既在后现代社会的休闲化特征中宏观地澄明,更在后现代主义的“消费文化”理论和“泛游戏论”中得到更深入的微观反映。但休闲生活的繁荣昌盛,并不足以改变后现代主义非主流社会思潮的命运,因为,休闲生活以劳动社会作为自身立足之基,而后现代主义的标的是解构主流社会文明(即劳动文明)。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乐园”中的“阴影”:网络社会问题的面相与特征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网络以及相应的网络社会生活的出现,既为人类展现了一种美化的“数字化生存”的前景,同时也导致了各种各样非秩序化的、病态的网络行动和网络社会现象──网络社会问题的出现。作为一种在网络社会的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被人们普遍而广泛地感受和认识到的网络病态社会现象,网络社会问题在网络变迁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形式与面相,呈现出了其不同于一般性社会问题的特征,由此也就构成了网络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项目。  相似文献   

4.
从实验室到虚拟社区:科技人类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20世纪70代至今,科技人类学的研究内容和田野调查地点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变化着:实验室研究用建构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观点,观察着实验室科学知识的生产;以特拉维克为代表的人类学家把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科研机构,研究科学论文和技术仪器的文化重构;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学家开始探索高科技对人们生活、工作、家庭的影响,科技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也逐步向高科技社区转移;九十年代后期,人类学家才开始关注虚拟社区和网络社会,电脑文化人类学成为人类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我国煤矿是世界产煤国家中伤亡事故最多的国家。事故多发严重影响了煤矿形象和社会稳定,甚至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声誉。从管理技术层面看,安全管理和技术标准跟不上生产条件的变化,覆盖不了整个行业安全生产全过程,也是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网络人际交往探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主要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就网络人际交往的形式、类型、主要内容以及对个人、社会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和探讨.认为网络人际交往作为一种崭新的人际交往形式,将对网民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8,(1):61-61
青少年犯罪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已受到普遍关注,而青少年犯罪与其心理特点密切相关。本研究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与青少年犯罪有关的几个心理因素:家庭教养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人格类型与自尊及成就动机、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探索这些因素对其犯罪行为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科学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科学哲学--科学是被社会建构的;从社会建构主义看技术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技术哲学--技术是被社会建构的;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社会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社会哲学--社会是被社会地建构的。  相似文献   

9.
网络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信息时代出现的网络空间及在此空间呈现的人与人的新型交往形式--网络交往,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本文指出网络交往是交往发展的新阶段,论述了网络交往的出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及当今时代它所带来的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学术界中的规范与道德失衡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也可谓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表面上看,都是学术圈的毛病,如果我们把观察的尺度放大,可以说这也是社会问题在学术领域的缩影和延伸。单纯从学术界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来看,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的树立需要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学术的相对独立,即在学术界,有自己的、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运行机制。而我们的问题就出在社会腐败渗透到了学术界,其中很多是陋习,造成了学术界的官僚化、特权化、功利化等等。究其原因,就在于政治因素介入学术领域。20世纪的前半叶,我国学术界的一…  相似文献   

11.
从控制主体方面探讨网络社会控制是一个新的研究问题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民、家庭、学校、政府和国际社会在网络社会控制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网民提高信息素养,家庭重建新型亲子关系,学校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政府建构综合控制体系,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与全球治理。这些是网络社会控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网络思维:基于点线符号的认知图式和复杂性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思维将事物结构视为由点(事物的组成要素)和线(要素间的联系)组成的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事物的结构、功能和演变。这种以网络为认知图式的思维方式已经在自然、经济和人文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网络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科学象征,而网络思维及其技术将为正在崛起的复杂性科学范式提供有助于弥合整体论和还原论之间鸿沟的认识工具和实践手段。  相似文献   

13.
Sustainability is an important topic for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ing our society (including business, government, and NGOs). For scholars who want their academic contributions to have an impact, sustainability is important for our conceptual systems (including theories, models, and policies). Because our conceptual systems share similarities with our social systems, we may investigate their characteristics to gain insight into how both may be achieved or at least understood. Theories of the humanities as well as the social/behavioral sciences are changing very rapidly. They are fragile and few seem to have any longev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oretical base does not seem to be “advancing.” They are not supporting highly effective results in the real world, so we continue to have seemingly insolvable problems such as crime, war, and poverty. This may be because academia has become inward-focused or, in Luhmann’s terminology, autonomous from the outside world. In seeking to understand how to develop more sustainable theories we found that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ility is contested. And, in the process of compar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social systems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ories, we came to realize that neither perspective is viable. Drawing on Luhmann’s insights on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ories and society, we came to realize that the two exist in a co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Importantly, we present an approach for measuring that evolution and suggest directions for accelerating the coevolutionary advance of society and science.  相似文献   

14.
网络虚拟实践社会价值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辩证的观点对网络虚拟实践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指明网络虚拟实践的社会价值与影响,现在虽处于初露端倪的阶段,但它将成为一把打开未来之门的新钥匙。必须以辩证的眼光认识它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发展进程中,科学是怎样成功地取得对事件的技术控制的呢?很显然关注理论再现的正统解释已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判。劳斯(Joseph Rouse)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它专注于科学的技巧、实践和技术,认为后者是现代权力关系展开和起作用的场所。这种权力关系,不仅发生在实验室对微型世界的构造过程中,也常常表现为科学对实验室之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政治影响。权力/知识形式贯穿自然科学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术语》2014,16(2):18-21
随着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哲学社科领域国际交流日益深化,术语也逐渐出现多语种表现形式。为了促进术语使用处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增强哲学社科术语翻译的准确性、提升英文文献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研究了英汉双向哲学社科术语词典系统的构建方法,并基于B/S架构实现了一个"哲译通"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7.
空间不只是客观的物质存在形式,也是人的一种认识,具有历史、社会和实践的性质,是“属人的现实”。因此空间及宇宙万物也都是人所规定、创造和生产的产物。正是人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创造和生产出不同的空间形式。它不仅包括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精神空间和理念空间,也包括虚拟空间和网络空间。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空间:每个人都应该自觉、积极地投身空间的创造、设计、改造和生产。  相似文献   

18.
范式转换是科学发展的重要表征,从要素分析到互动网络分析反映创新研究的范式转换特征,这一转换也使创新从传统构成式理解跃升到新的系统生成式理解。基于地理、社会和行业的主体接近性耦合生成区域集群互动创新网络,创新则是主体接近性耦合与网络互动共同作用的产物,接近性耦舍创新这一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深刻的创新范式转换意蕴。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人们对害虫习性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害虫观念与防治技术也发生很大变化。本文尝试利用拉图尔等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简称ANT)分析变化的原因。据ANT观点,害虫并不是被动地作为人类认识与防治的对象孤立存在,它也是网络中的行动者。它的存在促使自然、社会各因素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并引起网络中的各种关系不断发生变化。运用ANT理论剖析传统文化中的科技因素,由此为研究古代传统科技、文化提供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he concept of structural similarity as a relaxation of blockmodeling i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ost previous approaches attempt to relax the constraints on partitions, for instance, that of being a structural or regular equivalence to being approximately structural or regular,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our approach is to relax the partitions themselves: structural similarities yield similarity values instead of equivalence or non-equivalence of actors, while strictly obeying the requirement made for exact regular equivalences. Structural similarities are based on a vector space interpretation and yield efficient spectral methods that, in a more restrictive manner,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difficult combinatorial problems such as graph coloring. While traditional blockmodeling approaches have to rely on local search heuristics, our framework yields algorithms that are provably optimal for specific data-generation models. Furthermore, the stability of structural similarities can be well characterized making them suitable for the analysis of noisy or dynamically changing network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