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自然定律研究中,长期存在休谟主义和反休谟主义两大对立阵营。前者否认必然性,主张定律是规则或满足某些条件的规则。后者承认必然性,主张定律是共相间的必然关系。两派共同承认的是,一个恰当的定律学说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回应直觉;二,为科学定律提供恰当的形而上学基础。反休谟主义认为休谟主义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休谟主义则指责反休谟主义将诸如律则必然性、共相间的概率关系等当作初始概念是莫名其妙的。分析表明,虽然两派都面临严重的批评,但是通过引入共相和必然性,反休谟主义为定律学说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更有吸引力的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2.
传统科学哲学中规则系统式定律观与普遍必然式定律观,分别代表了定律形而上学观点的最弱与最强的两端,而休谟式随附可以被看作处于这两端之间。这三者构成的定律形而上学谱系,都首先需要承诺对象及其属性的本体论优先性。可是,这时这一谱系的内部区间划分其实并不清楚。于是,对这三种观点尤其是休谟式随附与普遍必然式定律观的哲学分析就是必要的,并且有可能在结合对实际的科学定律案例的分析后获得一种超出了已有形而上学观念的定律观。  相似文献   

3.
有没有“其它情况均同”定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指出:(1)CP可能包括无限多的条件,因此即使是用科学语言,仍然是不可消去的;(2)我们可以检验CP定律的逆否命题,从而检验CP定律本身;(3)Earman把CP陈述看成展开式微分方程而非定律,与他的MRL定律观不一致,展开式微分方程也应是定律。笔者还提出思想实验表明,Earman对真值条件和应用有效性条件的区分,及其依附性论旨,可能得出自相矛盾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行动的意向性说明是否需要定律,是否是一种因果说明,这是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PopperHempel论题认为,意向性说明需要依赖普遍定律,但这种观点面临着真实性与一般性的两难困境.在W.C.Salmon的因果性本体论解释的意义上,即便意向性说明不必然依赖定律,也仍然可以是因果说明.基于此,我们能够反驳关于"理由不是行动原因"的三个典型论证:"原因的合适类型"论证、"逻辑关系"论证和"遵守规则"论证.这种反驳揭示出,理由与行动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为意向性说明的正当性提供辩护.  相似文献   

5.
定律解释是一切可以被称作是科学的知识体系的基础,是基本的科学解释.它不论在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中都是普遍适用的.针对人文、社会科学中缺乏普遍性定律的反对,可以普遍的"似定律陈述"取代定律解释要求的定律.现实的定律解释不是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的经验定律对被解释项的覆盖或逻辑论证,而是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后者在逻辑模式上强调解释项对于价值项的包含,它是"人的历史性的生存实践--前理解--理解、解释"的简洁表达.  相似文献   

6.
萨尔蒙提出科学说明是要提供"因果机制".在他看来,因果性是优先的,有了因果才有说明,而且他认为有些因果是可以不需要定律的,所以因果也比定律更为基本.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对萨尔蒙的观点进行反驳:(1)萨尔蒙用"记号传递"作为区分因果过程和虚假过程的条件,可能绕不开因果概念,会有循环定义的问题.(2)萨尔蒙承认单一因果,但是单一因果只有在我们对科学定律有所认识才能予以辨别.(3)因果性可以表达为定律形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定律都可以表达为因果,例如量子力学中的全同粒子的关联可以表现为定律形式,但两者之间并没超距的因果作用.(4)萨尔蒙认为科学说明应该是本体论,但是科学说明作为人的活动应该是认识论.即便从本体论可能是萨尔蒙所谓"从下至上式",但是从认识论上,科学说明应该是"从上至下式".  相似文献   

7.
一般而言,倾向主义自然律观排除了社会科学定律具有和自然科学定律一样必然性的可能。但这一判断的问题在于仅仅把以倾向为本质的性质限于基础形而上学层面的自然类中。事实上,社会科学领域同样存在以倾向为本质的性质:地位功能等倾向性质构成了社会实在类的本质;社会科学的定律是对社会实在类的倾向本质的描述,因而也具有必然性。换言之,社会科学中的定律(尤其是经济学定律)满足弱版本的倾向本质主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科学哲学对科学定律的概念做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卓有洞见的论述。然而这些研究都是在哲学家的语境中进行的,科学家作为科学定律最重要的使用主体,他们的实际观点并未经过任何经验调查。这带来了一个隐约的担忧,对科学定律的分析是否脱离科学实践本身了?实验科学哲学的探索为解答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对物理学共同体的定律观做了探索性的经验调查,结果显示物理学家与哲学家普遍认同的观点存在较大差异。这项经验研究旨在从科学共同体的角度增进人们对科学定律的理解,呼吁科学哲学回归科学实践本身。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09,(13):46-46
以下是十四项心理定律,你可以应用它们在任何的领域里。无论是销售沟通、还是设立目标、时间管理、领导组织都可以应用这些原理和定律。  相似文献   

10.
关于熵增定律的方法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宏观与微观表述所进行的方法论分析,表明了现有的熵与熵增定律表达形式的局限性,指出第二定律在本质上反映的应是不同运动形式转化方向的差异以及变化的自然发生趋势的规律,即对不可逆性的刻划,并在不可逆性的层次性的基础上,讨论了第二定律及其具体表述的适用范围与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溯了牛顿早期动力学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及其研究的具体过程,深入探究牛顿有关引力平方反比定律发现的认识论根源,指出:牛顿“跨越”离心力定律,应用自己的“(1/2)R公式”和推广的伽利t2定律,并结合开普勒周期定律,在1669年前得到圆轨道上的意向力平方反比关系;牛顿在1679年才认识到开普勒面积定律的物理意义,在成文于1680年的《论椭圆轨道》原始手稿中解决开普勒命题,即证明椭圆轨道上的引力平方反比定律。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中有科学定律吗?对此,生物学哲学界主要有三种反应:(1)生物学没有定律,例如贝蒂、布兰顿与伍德沃德等人;(2)生物学有定律,但是我们需要改变对定律的理解,例如米切尔等人;(3)生物学有定律,主要是其他情况均同定律或抽象(数学)定律,如索伯等人。论文对(1)和(2)分别做出了反驳。笔者比较赞同索伯的观点:我们可以大致区分律则科学(如粒子物理学)与历史科学(如天文学)。生物学更偏向历史科学,但是生物学中也有科学定律。只有结合定律与历史,我们才能理解生物的进化。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09,(1):51-51
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运行的轨道,潮起潮落,月亮的阴阳圆缺,春夏秋冬的更替,一切都是那么的有规律。其实在人类的心灵里也存在着许多规律,然而却很少有人了解它们。以下是十四项心理定律。你可以应用它们在任何的领域里。无论是销售沟通、还是设立目标、时间管理、领导组织都可以应用这些原理和定律。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3,(23):44-45
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的文化背景下,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而下面这8个心理定律能帮你解除人际关系困扰,成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保证。归根结底,只有与人为善,社会才对你敞开。  相似文献   

15.
生物科学有没有定律这个问题与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密切相关。索伯是几位主张生物科学有定律的哲学家之一。罗森伯格和比缇分别提出了"随附性论题"和"进化偶适性论题"来反驳索伯并进而主张生物学中无定律。面对罗森伯格和比缇的反驳,索伯给予了坚决的回应,并提出了"先天定律论题"。本文通过重塑和强化随附性论题与进化偶适性论题,以及驳斥索伯的所谓"先天定律论题",来论证生物学中无定律。  相似文献   

16.
实际因果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是当前因果研究中一个争议的热点。最近,费舍尔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发展出一种多元论的观点;与其他多元论立场相比较,费舍尔的工作的优点在于使用了形式化方法,使得相关分析清晰而深入。但是,基于新机制主义的框架,本文论证,费舍尔的分类主要是针对群体机制型实际因果进行的,除此之外,还有个体机制型实际因果以及非机制型实际因果,并且对于后两类实际因果,可能需要使用不同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形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7.
100年前,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100年以来,孟德尔定律被忽视的原因问题(“孟德尔之谜”)一直为科学史家所热烈探讨,本文将这些探讨的原因区分为社会学、方法论与思想史三个方面,并点评了它们的短长,最后,我们从科普的角度提出了我们的观点;孟德尔之所以被忽视的关键原因在于它没有写出一本象《物种起源》一样的具有普久色彩的著作。  相似文献   

18.
约翰·比蒂提出的"进化偶然性论题"指出,依赖偶然的初始条件而为真的生物学概括都是偶然为真的偶适概括,而定律是不能偶然为真的,因此生物学概括都不可能成为定律。针对该论题,一种由索伯提出并为埃尔金所发展的观点认为,偶然的初始条件加偶适概括所组成的复合概括可能是定律而非偶适概括。他们的观点被批评者认为会面临两个难题:它会使所有的生物学概括都可能被视为定律;它取消了定律与偶适概括间的区分。不过,只要把他们的观点发展为"能够发挥定律功能的复合概括才可能是定律",这两个难题就可以被有效地解决。  相似文献   

19.
哈雷彗星发现是建立在行星运动的椭圆轨道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基础上的。所以尽管中国有着有关哈雷彗星的最早、最丰富、最连续的历史记录,但中国人未能在哈雷之前发现此彗星,这是因为当时中国传统科学中尚未产生上述这两个定律。  相似文献   

20.
开方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中的内容,最先出现在《九章算术》中的《少广》章,他是中国传统数学中发展较为完善和成熟的一个分支。后来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演变为求解一元高次方程一个实根的增乘开方算法。如果方程恰好只有一个正的实根,解决起来顺理成章。如果方程有两个正根,开方术得到的是哪一个根?为什么这一个就是所要求的根?如果方程有多个正根,开方术如何求出这些正根?这些问题都是中国传统数学必须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中国解方程的方法"开方术"也必然的无法回避方程的负数根、复数根以及方程论的相关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和介绍,可以为大家提供认识方程论的另一种视角,从中可以体现认识数学的多种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