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也谈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兼与张华夏、张志林教授商谈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从技术与科学的划界及技术哲学与科学哲学的划界,探讨了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对把技术看作是知识体系,对把技术知识论和技术逻辑作为技术哲学研究核心内容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技术主要属于实践活动范畴,主要与经济领域相关,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主要不是两种知识体系的不同,认为技术价值论问题应是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纲领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2004年修订了专利法第35条关于职务发明的规定,创新了对职务发明者的利益补偿机制.在遵循"发明者主义"总原则的基础上,日本新修订的特许法特别强调发明者对其职务发明拥有"相应对价请求权",提出规范发明者权益强保护机制实施的程序和标准,并引入法院裁决机制加以强化.通过司法判例、相关政策创新和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这一机制创新对日本企业的知识资本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日本的成功经验可对中国职务发明制度和知识资本管理体制的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论科学与伪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科学指出一个事物属于某一类,但又同属于这类中的其他事物有相区别之处,是给它下定义通常采取的一种方法。因此我想在回答“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时,可以而且应该这么做。科学属于知识。它属于“知识”这个“类”。它包括在“知识”的外延之中。然而“科学”不等于“知识一般”。  相似文献   

4.
国际企业竞争的新形势和国内企业创新的需要,使得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建立一种有利于本国企业创新和获取专利的知识产权制度,改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被动挨打的局面,并获取经济增长的长期收益."二级专利体系"通过对后续创新者边际性创新的针对性保护,提供了发展中国家企业从复制性模仿过渡到模仿创新所需要的制度支持,从而获得了技术持续进步和经济赶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在常规科学"解难题"的实践中,公众因专业知识的规范性承诺和前提性预设而被有效地排除在科学共同体之外,"技治主义"的内部决策模式也因此而占据科学决策的主导地位。然而,当科学进入"后常规"时代,伴随着"不确定性"和"决策风险"的日益增长,"常规科学"的解题策略已不足以应对社会情境中的科学政策争端。作为对"棘手问题"的一种回应,"后常规科学"兴起了。"扩大的同行共同体"和"扩大的事实"的新范式要求科学决策应该重新开放认知承诺,在开放的、多元参与的情境中实现公众智慧与专家知识的共同磋商。这是专业知识民主化的过程,也是风险评估与科学治理的新典范。  相似文献   

6.
公民科学是一种让公众直接参与到具体科学研究项目中的知识生产新模式。公民科学倡导知识论层面的科学民主,强调公众专长对知识生产的价值。在公民科学范式下,公众与科学的关系在重构,公众既是科学知识的消费者,又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者,是知识共生机制的重要力量。公众对知识生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数据的收集和数据的共同创造。公民科学是开放科学的一种实践路径,通过让公众参与科学研究以理解和信任科学,这样,公众与专家在互动中实现互信,从而利于走出单向度信任机制的困境以重建科学公信力。因此,公民科学具有重要性和可能性,但其也存在限度,所以走向“负责任”“适度”公民科学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在"第三阶段科学传播"提出至今的近二十年中,尽管元理论得到广泛认可,但其现实感召力和现实到场的程度仍存在局限;同时,纵观国内现有的三种科学传播研究范式,均未能真正回应"第三阶段"的内在诉求。文章认为,为缓解这两大问题,可引入"边界对象"的概念。文章主要论述此概念如何拓展"第三阶段研究"的方法论、理论与"第三阶段科学传播实践",以及如何使三种已有研究范式体现出具有"第三阶段意味"的"整体性特征"。以此,为拓展、推进"第三阶段科学传播"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30到60年代,英美分析传统的科学哲学唱"独角戏",大陆传统的科学哲学鲜有人关注。在近年来科学哲学"转向"的话语中,英美学界开始对大陆传统的科学哲学尤其是德国和法国的传统产生了兴趣,有的学者甚至提出"大陆科学哲学"的概念。这种大陆视角的科学哲学的新意在于,它并非仅仅与分析模式的"主流"对抗,而是具有一种全球视野和明显的包容性。它还被赋予了促进两个哲学阵营走向"融合"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科学公有主义只是"知识论"意义上的,并没有考虑研究者和公众如何获取科学知识,一些出版商通过高价出售学术期刊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出版商与科学共同体的矛盾在当代逐渐激化。开放获取运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并在21世纪初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影响越来越大。这一运动要求打破科学知识获取的人为壁垒,真正实现科学知识的公有,倡导通过网络平台免费向研究者和公众提供科学论文。开放获取运动不是简单地向传统的科学公有主义回归,而是在当代条件下对科学公有主义的重新形塑,它倡导的是完全意义上的公有主义——科学知识不仅在知识论意义上属于全社会,在产权意义上也属于全社会。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科学公有主义只是"知识论"意义上的,并没有考虑研究者和公众如何获取科学知识,一些出版商通过高价出售学术期刊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出版商与科学共同体的矛盾在当代逐渐激化。开放获取运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并在21世纪初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影响越来越大。这一运动要求打破科学知识获取的人为壁垒,真正实现科学知识的公有,倡导通过网络平台免费向研究者和公众提供科学论文。开放获取运动不是简单地向传统的科学公有主义回归,而是在当代条件下对科学公有主义的重新形塑,它倡导的是完全意义上的公有主义——科学知识不仅在知识论意义上属于全社会,在产权意义上也属于全社会。  相似文献   

11.
科技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规划便成为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模式,曾经并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截至目前,国内科技发展规划的理论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实践发展。本文首先构建了科技发展规划的基本模型,进而,以此模型为基础,认为科技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公共政策学理论以及科学技术哲学与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以保证科技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是研究大科学不能回避的问题,而大科学项目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更为突出,其主要的原因是:知识产权制度自身的两面性,大科学项目和私人资助的科研项目中国家主体地位的不同,以及大科学与知识产权制度在价值取向上的冲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围绕科学的“计划”与“自由”发展这一主题,科学家、政治家、人文学者与社会民众展开了三次热烈的争论。在争论中,人们逐步达成一致的观点:政府应主导和组织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最终要体现国家目标。这些观点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科学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12年2月14日,澳大利亚工业、创新、科研与高等教育部公布了一份题为《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科研合作》的报告,详细分析了在澳中经济社会发展、双边关系密切以及科研全球化背景下的澳中科研合作状况。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科研合作关系已超过30年,这为未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两国科研人员和机构应积极利用已建立起来的机构和政府间合作框架,继续推进在创新和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间科学爱好者”是一个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所谓科学活动的特殊群体,与“业余科学爱好者”相比。其最大特征是不能与科学共同体进行正常的交流。大规模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存在是某种社会问题的反映,它与1980年前后的社会氛围有关,与大众语境和大众传媒对科学活动的误读有关,也与其自身偏执的心理倾向有关。对此问题的研究,既有利于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又可以为科学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学人类学意义。它能够开启和拓展人的“身外的自然”,创造人所特有的人工工艺和“工艺学”;还能延伸和放大人的“自身的自然”,使人真正以类的力量进行活动;科学技术还是人类自我超越的重要维度,人类就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实现和占有了自己的全面本质。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前后,一批科学家发起慢科学运动,试图扭转以发表、竞争和晋升为导向的快科学文化。第一节首先回顾慢科学运动史。第二节论证快科学并非当代的产物,常规科学已是快科学。第三节指出慢科学运动的诉求本质上是自主性,后者在后常规处境中遇到了严重挑战。第四节考察斯唐热提倡的文明化的慢科学概念,她将其视为在新处境中重构知识可靠性的途径。最后指出,文明化的慢科学带有乌托邦色彩并蕴含民主诉求。  相似文献   

18.
科技的进步和繁荣离不开对科技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这要求不但注重投入环节的分配,还要着力调解已分配科技资源的再利用和共享。科技资源共享与否以及共享效果如何与一个国家的法律、安全保障及意识形态有关,而本质是受到利益的影响。本文在利益驱动视角下对科技资源共享进行全新认识,对共享的类型、发展阶段进行探讨。研究了利益驱动视角下科技资源共享中的实施重点,包括构建科技资源专门的知识产权体系,协调科技资源共享多个参与主体的利益平衡等,从而保证科技资源共享的健康与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自然辩证法”分会场对理工科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公共必修课“自然辩证法”及“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内容问题曾展开热烈争论,这应该是这两门课中所存在的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以下是我们对这一问题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20.
借助数学函数关系式来表达科学动力学因素,深入研究了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与科学发展的关系,阐释了随着科学文化哲学发展带来的科学形象的改变。针对科学这一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把科学发展视为知识、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心理、伦理诸因素的函数,论述了科学函数关系式从单纯认知的简单函数式,到多因素的不同复杂函数式的变化与论争,暗示出当代不同哲学思潮在科学哲学前沿热点问题上论争中的某种亮点与致命盲点,导致当代科学哲学及文化哲学思潮的困境与危机,由此可以推断科学函数式将复归到多因素集合的认知函数式,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是基于现代科学文化哲学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