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项目简介人的记忆过程及其神经机制一直是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课题。面对一个事物的重复出现,我们的行为和大脑会如何反映?重复效应是存在于记忆和学习中的一种普遍形式,即重复遇到一个项目会导致对这个项目更快更有效的加工。研究者发现,  相似文献   

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rganizationforEco 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 ,OECD) 全球科学论坛 (GlobalScienceForum ,GSF)是一个政府间国际合作组织。神经信息学 (Neuroinformat ics ,NI)工作组是该组织的一个下属分支机构。本文简要介绍了OECD GSF NI的组织机构 ,神经信息学的起源与发展 ,提出了神经信息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OECD GSF NI工作组简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是一个以发达国家 (美国、欧盟、日本等 )为主体的政府间国际合作组织。OECD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各成员国和观察员国提供一个研究、探…  相似文献   

3.
量子认知是当代认知科学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新型的边缘分支学科,借助量子力学理论的数学方法对认知科学哲学领域中的现象构建模型,从而研究与描述人类认知,最为核心的应用领域是决策行为。近年来,一种基于量子理论的量子决策模型为解决传统决策模型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模型打破了传统决策模型中经典概率理论的禁锢,为决策理论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然而,相较于其他较为成熟的认知科学哲学分支,量子认知的研究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还需要深入开展量子认知的基础理论研究、积极探索量子认知的神经生理基础、构建类量子贝叶斯网络以优化决策、发展量子博弈以拓宽量子认知疆域等。  相似文献   

4.
动态认知逻辑是近年来兴起不久的非经典逻辑,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研究领域.20世纪中后期人们对知识与信念的研究由静态向动态转变,荷兰逻辑学家J.van Benthem首先提出用动态模态逻辑为信息变化提供模型,建议用动态算子来刻画事实的变化,从而宣告动态认知逻辑的产生.到目前,动态认知逻辑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不仅深入地讨论了公共宣告、半公开宣告和秘密告知等行为,而且还研究了行为过程中的信息更新、信念修正,进一步为它们提供了结构模型与形式表达,建立了一系列的形式系统.  相似文献   

5.
新污染物种类繁多,且具有生物累积性、危害隐蔽性和环境持久性等特征,但目前对其健康风险的认识不足。基于此,归纳了邻苯二甲酸酯、二苯甲酮和新烟碱3类主要新污染物生命早期暴露对神经发育的影响与潜在机制。同时,在单细胞时空多组学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对新污染物诱导神经发育重编程的效应与机制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全面评估环境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和精准识别疾病起源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神经科学与哲学的跨学科研究,传统的“心身问题”已经转变为如今的“心脑问题”。然而心智的“主体性”困境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解释难题依旧存在。还原性与非还原性神经哲学在解决心脑关系问题上同样难以摆脱心物对立的藩篱。因此,我们尝试在本体论层面对心智和大脑进行考察,进而对二者的本体论关系进行哲学重构,并为神经哲学最终解决心脑关系问题,揭开人类心智和认知之谜提供可能径路。  相似文献   

7.
大科学项目作为科学研究活动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近来逐渐增多,并成为许多国家科技战略和科技管理的焦点,特别是以多部门、多国家共同合作为特点的分布式大科学项目,正逐步成为未来大科学项目组织实施的主要组织形式。但由于分布式大科学项目涉及多个部门、其资金来源不尽相同、研究活动场所比较分散,因此,其管理和协调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在实施大科学项目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难题。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第一个成功组织实施的分布式大科学项目,对其国家决策、组织管理和协调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无疑会对分布式大科学项目的组织与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跨期选择是对不同时间产生的结果进行权衡的决策过程。该过程不仅涉及到获益,往往也涉及到损失。以往对跨期选择神经机制的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获益情境,而损失条件下的神经机制仍属未知。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事件相关fMRI技术,通过获益和损失对称设计的两个决策任务,考察了跨期选择的神经机制。研究发现,对获得和损失进行折扣的神经机制并不对称。一般来说,当被试对未来的获得与损失进行选择时,侧额叶和后顶叶区域都发生了激活;但在折扣损失时,不仅这两个区域的脑激活更强,脑岛、丘脑、背侧纹状体等区域也显著激活。其次,如果被试需要对即刻获得选项进行选择时,后扣带回和内侧前额叶皮质都会发生激活;而在折扣损失时,前扣带回、脑岛和额上回都会发生激活。这些结果说明,人类的大脑对未来损失比对未来的获得更加敏感,而这可能是由诸如恐惧、厌恶之类的负性情绪所驱动的。这一研究结果为揭开跨期选择时间折扣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在后工业社会与全球化背景下,组织领导力发展成为美国学术界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领域。美国领导理论发展和组织领导力实践发展丰富与重构了管理学知识体系。中国学者对美国领导理论历史演进与当代美国组织领导力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将产生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重要价值。本文提供一个完整的当代美国组织领导力发展研究纲要:提示研究的意义,提供工作的概念基础,提出研究的路径,并列举需要完成的研究内容及课题清单。  相似文献   

10.
传统组织行为理论认为组织冲突可以通过内部处理、社会规范调节和外部资源介入等方式得以解决,是"均势"条件下的应对策略。由于组织冲突中存在多均衡点、投机倾向以及合谋等问题,利用传统解决机制应对组织冲突问题会导致诸多负面效应,因而需要将非均势条件内化为解决组织冲突的"必备项"。把组织冲突问题从"均势"条件向"非均势"条件延伸,在"非均势"条件存在的情况下,组织冲突双方行为变化呈现非线性机制,在本文所讨论的理论框架中"均势"条件仅仅是一种"极端解"。鉴于此,控制与调节解决组织冲突的政策法律,同样需要扩展到非均势条件下组织冲突领域,并将其纳入到相关解决策略之中。  相似文献   

11.
生态学隐喻是组织研究中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以生态系统隐喻来研究商业网络和组织的战略与管理,有助于把握商业社会的本质。文章在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述评的基础上,归纳了生态系统隐喻在组织研究领域的三种主要应用和贡献。然后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和组织生态系统对比研究,全面了解生态系统隐喻的价值和局限性,并提出相关研究该如何拓展和深化组织生态系统理论。最后结合我国商业经济的现状,对生态系统隐喻在组织研究领域的运用进行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诸多行为和表现与性有关,这些行为的成因固然有社会环境和个体差异的影响,但也可以从科学角度解释其产生的物质基础。人类与性相关的社会行为的物质基础研究呈现出激素、神经递质、基因、脑功能和神经机制四个进路。四个研究进路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空白期与重叠期。研究过程呈现出如下特征:阶段性和波动性交替出现;存在"回采现象";存在范式与异例现象;新方法和新手段、新理论和新的实验结果会对研究领域的扩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借助CitespaceⅢ对选自WoS的人工智能心理学研究文献进行知识图谱探析,结合自动聚类视图与议题标签展现了人工智能心理学领域的6个知识聚类:#0人工智能解决问题议题;#1人工与人类认知共性议题;#2人工智能学习议题;#3人工智能脑科学议题;#4人工智能环境认知议题;#5人工智能表征议题。在深入探究各聚类的核心与热点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工智能心理学发展的各阶段特征:1.上世纪50年代图灵和米勒等人对机器认知与学习等概念的猜想与初探;2.70-90年代纽厄尔、西蒙和莱尔德等人基于模块记忆与层级分析对人工智能信息处理模型的系统性构建;3.本世纪初基于神经生理学的降维数据认知理论的发展;4.当下人工智能贝叶斯大脑与深度学习理论的兴起。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学科领域组织名词工作的方式各有特点。科学技术领域通过健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协调关系与开展合作、选聘专家、制定致酬办法等方式组织开展名词规范化工作,且在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结束后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组织名词工作;医药卫生领域主要通过聘请专家和组织集中审查及协调开展名词规范化工作;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聘任专家担任工作委员,并为推进名词工作做了一些部署,但收效甚微。了解各学科领域组织工作特点,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神经科学及脑成像技术的发展,部分神经学家开始关注大脑与宗教的关系,他们以还原物理主义为基础,尝试探索宗教体验、信念及行为的神经机制。发展至今,其主要成就集中于对宗教体验神经相关物的寻找和定位,大致经历了单一脑区还原、多重脑区还原及功能网络还原三个阶段。当前这一研究领域存在极端还原主义的倾向,一方面忽视大脑整体的复杂性,将宗教体验仅归结为特定大脑模块的特定功能;另一方面过度推论,排斥不同层级现象的独立属性,将宗教体验解释为“仅仅是”神经电化学活动。为避免认识误区,应对其研究问题和推论进行合适的限定。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到创新主体和研究客体等因素的制约,神经技术,尤其是新兴神经技术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创新视角下的预期治理是应对神经技术伦理风险的一种有效路径。该路径倡导多主体参与、多学科合作的技术发展理念,构建高度透明、持续互动、民主治理的管理机制,将神经技术的发展与社会深度融合,突显"责任与创新"的统一,保证神经技术在伦理的约束和规范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9):68-68
中国黄金产业组织进入到了发展的关键时期。该项目通过分析中国黄金产业组织运行的规律,探索黄金产业内部市场资源、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市场策略等之间的关系,为中国黄金产业发展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探求了处理好垄断、竞争、合作3种形式的方法,对提高中国黄金产业组织的市场绩效,促进中国黄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成果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神经现象学(Neurophenomenology)最初作为难问题的方法论上的补救措施由F.Varela提出。它是一种旨在将当代认知科学与人类经验的一个训练有素的(disciplined)研究进路嫁接在一起的探索。通过现象学和神经科学相互启发的增益循环,神经现象学旨在把因现象学方法所丰富的第一人称数据与神经科学的第三人称数据结合起来,以便从两个角度系统地探索人类经验的结构。作为一种研究纲领,神经现象学已经开展了许多基于现象学的意识经验描述的有价值的实验研究。神经现象学为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对话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开创性的范式。但同所有现象学的自然化运动一样,神经现象学面临着对其方法论有效性的批判。其研究纲领是否能持续,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拓展,是一个仍待检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组织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难以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的问题,在对管理和组织这两个经常混用的概念加以区分的基础上,从对技术创新管理特征的分析入手,剖析了作为创新有效实施基本载体的创新组织与技术创新管理的适应关系,提出了与创新管理相适应的创新组织应具有的一些特征。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对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与创新组织之间一些严重不适应问题的分析,提出企业应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创新组织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公众情境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引入消费者对草本产品认知态度的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受众对草本产品健康理念的认知态度,探讨了消费者对草本产品健康理念的态度和行为预测的作用机制。通过行为预测模型发现,相比问题认知和约束认知,卷入度是信息获取的最强预测因素;主观规范和态度都与购买行为意图有强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态度是行为意图的最强预测因素。加入信息获取变量后综合模型是可行的;其中,态度依然是与行为意图最显著相关的因素,信息获取也成为了行为意图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