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8):113-118
现代生物技术因其生态功能而蕴含着正负两种不同的生态价值,它们交互影响、互有抵消,形成耦合生态价值。由此构建现代生物技术生态价值耦合模型,并作为生态环境可否持续发展的判别理据。同时,过于强调现代生物技术的经济价值和即时、直接的需要而对自然无序改造,会凸显负生态价值。因此,必须从时空尺度推动现代生物技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行发展、驱动其进步与生态保护间的良性互动、并依托绿色现代生物技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耦合生态价值的最大化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以资源环境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使用价值为尺度,按其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功效不同,区分为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价值两种形式。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努力实现两种价值的平衡。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界定生产力价值实现的最高上限和生态价值实现的最低下限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区别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人类社会的全新文明形态。要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要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国策并深入人心,就有必要确立生态文明的一般价值论基础。西方提出的生态价值论存在两个重大问题:一是依然套用工业文明的价值论视角和价值定义;二是把价值本身与价值评价混为一谈。适合于生态文明的全新价值论应当把价值定义为"事物在相互作用中所实现的效应"。这样的价值定义不仅能够合理解释自然的内在价值,消解传统价值定义所具有的人本主义色彩,而且还能够在价值本身与价值评价之间做出明确区分。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的行为,以自然为本体的一般价值论的确立,对于提高和深化国民的相关认识,对于理解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环境哲学视域内的生态价值与人类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把价值视为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是失之偏颇的。这是造成只重视主体价值,忽视生态价值的重要原因。只有把价值视为是主体与客体的互益性关系,才能在强调主体价值的同时重视生态价值。生态环境对于人类具有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全球生态危机迫切需要自觉协调好当代人的价值与下代人的价值,局部价值与人类整体价值的关系,开创主体与客体互益,发展与环境双赢,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生态文明道路。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与价值观转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文明本身蕴涵着价值观转向,要求实现从对自然单一的工具价值认识转换到对自然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认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价值的颠覆"是由西方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进程中形成的一种框架思维模式,影响和制约着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伦理价值的整合,使生态伦理研究陷入"两难选择"处境。在人类历史的嬗变中,生态伦理与现代性内在关联,突破"价值的颠覆"框架思维模式,凸显生态伦理的整合价值,消解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对立,为保护环境提供必要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7.
论自然的价值及其主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傅华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3):29-34,13
“自然价值”是反映、概括和表述人与自然的一种特定的实践-认识关系的哲学范畴,其主体必定是人,只能是人;依据人的需要,自然具有四种价值:资源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和生态价值;人类作为自然价值的主体,不仅是自然的资源的开发者和享受者,而且是自然生态进化的保护者和引导者。离开人类主体的需要去讨论自然价值,是对“自然价值”的曲解和误用,依据这样的概念和范畴所建构起来的所谓“生态伦理学”,其科学性是令  相似文献   

8.
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表现在它既能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精神养料,也能成为建设现代中国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本文从(1)天道与人道一致的生态伦理信念(2)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念(3)仁爱好生的生态伦理情怀(4)资源爱护立法传统几个方面讨论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定量化研究》的总结与归纳,得出成本费用模型、受偿意愿模型和生态价值模型四种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量化模型的优劣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任务。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制度保障。而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是开展生态补偿实践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本文中所提到的模型都在冀北地区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得到了应用,适用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生态产业体系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一问题的提出及其后来的发展与研究中均存在一定误区,在我国,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忽略了对生态政治、政府作用发挥的研究,关于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认识中缺少对生态文明的关注,使我们在此方面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局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树立“生态可续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观;确立环境价值观念,明确环境价值的数量关系,在经济发展中计量环境成本;注重发挥生态政治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技术评估的方法与价值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基本的技术评估方法包括四种,即归纳法、演绎法、模拟法和情境描述法。无论是采取怎样的方法,都离不开价值判断,都表现出价值冲突,都包含了价值取舍。因此,技术中的价值和价值冲突的存在是客观必然的。技术伦理的任务就是揭示技术中的价值多元性,为技术的价值取向提供辩护和指南。  相似文献   

12.
论生态补偿的原则和机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文章分析了生态补偿的含义,考察了生态补偿的产生过程、经济学理论依据及其必要性,探讨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研究了生态补偿的误区和症结,从提高自然资源的产权意识、完善生态税收制度等角度探讨了建立生态补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山区的沟系小流域或集水区为单元,按经营利用目的将森林群落划分为5种经营类型,依据森林群落能够发挥的效应分成9种功能。在森林群落经营类型与功能分类的基础上,开展了经营类型与生物资源多种利用组合配置试验,研究森林群落9种功能之间的相容或相斥关系、筛选可以生态与经济兼用物种。提出森林群落具有生物资源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一性、多种功能相容性的观点;提出森林经济物种具有生态与经济兼用性;提出沟系森林生态经济工程的5种结构设计方法及设计方案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总结出50余个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高的森林生态经济工程典型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持续经营技术。研究成果为解决林区的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自从本土知识这一概念引入学界以来,不少学人都致力于本土知识的研究。尽管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社会各界对本土知识价值的评估却总不免失实,造成偏颇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总不会超出社会与文化两大范畴。探明其原因所在,不仅有助于本土知识和技术的发掘利用,还可望成为发现生态问题频繁发生的原因所在,只需换一个思路,价值评估的失实反而可以成为发现生态问题的标识和指南。  相似文献   

15.
西方的深生态运动:生态危机的困惑和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生态运动企图通过经济途径,以价值的先在性,通过哲学来阐明某些基本假定。浅生态和深生态运动不同。浅生态认为,离开了人类的需要,自然是没有价值的。深生态坚持认为自然不依赖人类的利益,它有自己的权力和价值。深生态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哲理。在深生态中,提出了二个最终规范(自我实现和生物中心平等论)和八项基本原则。同时,对基本原则,作了简短的评论。  相似文献   

16.
从价值论看"生态人"的合法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益严峻的全球生态危机要求人类反思自己的价值取向。“生态人”的合法性从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价值关系三个层面的价值观论证表明:当今时代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整体价值观,也需要越来越多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人”。  相似文献   

17.
低碳文化及其在低碳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文化是有关CO2低排放的价值、思想、知识、习俗、信仰、态度、规范等精神因素的总和。它本质上是崇尚生态价值、绿色环保、尚俭节用、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文化。低碳文化的培育在低碳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具体表现在:确立低碳价值观,为经济社会低碳发展正确导向;普及低碳理论知识,指导社会大众的低碳行动;构建低碳规范,约束组织和个人的低碳行为;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引导人们践履低碳行为。  相似文献   

18.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5):112-117
近年来中外学界对马克思有无生态思想展开论辩。否定说以《资本论》劳动价值论、劳动过程论和唯物史观等为依据,推断其无视自然价值,放任人类"普罗米修斯式"对待自然而否认其生态思想;二分说割裂早期和晚期马克思思想,认为早期《手稿》异化思想有关注自然的一面,以及《形态》考察历史的自然史和人类史维度获得生态思想赞誉,《资本论》因其没有明确生态"宣言"和"政治经济学说与自然无涉"定性而忽视甚至遮蔽其生态思想。诘难说认为马克思不仅不包含生态思想,而且有反生态危险,甚至成为诱发生态问题的根源。肯定说的辩护体现出对马克思生态思想宏阔视野的解读和与时俱进的理解,引发人们对《资本论》博大精深思想的生态维度审视与考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工业技术观批判的生态技术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观的神化、西化和简单化,是工业技术观的主要偏颇,也是种种技术悖论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批判工业技术观的基础上构建生态技术观,是中国新型现代化的现实需要.生态技术观具有绿色化、低熵化、整体化和理性化等特点,也具有自省性、修正性和自救性等功能,体现立体远距离伦理,适中的生态中心主义以及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彼此平衡的诉求.生态技术观取代工业技术观,有赖于"社会技术"及内涵生态意蕴和弱熵功能的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生态社会是每个有理性的民族和国家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形式,而要建设生态社会需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便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生态后现代主义从整体性、系统性的角度阐述了生态社会所必需的一种"真"的世界观,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生态建设的构想.生态后现代主义关于生态社会的一系列主张揭示了现代性的一些弊端,对我们当今建构社会主义生态社会是有一定借鏊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