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超高韧性复合材料控裂功能梯度复合梁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功能梯度这一概念,利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优秀的裂缝控制能力,将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纵向钢筋周围部分混凝土替换为UHTCC,开展了超高韧性复合材料控裂功能梯度复合梁受弯性能的研究工作.继理论分析工作后,本文进行了无腹筋长梁4点弯曲试验研究,通过4组不同厚度UHTCC层的复合梁弯曲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并通过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对比发现,使用UHTCC控裂的功能梯度复合梁不仅承载力较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有所提高,降低钢材的用量,还可以有效控制梁的变形值,提高构件的延性.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还确定了复合梁中UHTCC层的最佳厚度,不但节约材料的用量,提高粱的弯曲性能,还能有效地将正常工作条件下梁的裂缝宽度控制在0.05mm以内,防止钢筋锈蚀破坏的发生,从而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2.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无论在拉伸还是弯曲荷载作用下都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特征并且其极限拉伸应变稳定地达到3%以上,同时将传统水泥基材料在单轴抗拉荷载下单一裂纹的宏观开裂模式转化为多条细密裂纹的微观开裂模式,并且在极限荷载时其平均裂缝宽度仅为60μm.依据功能梯度这一概念,利用其优秀的裂缝控制能力,将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纵向钢筋周围部分混凝土替换为UHTCC,开展了超高韧性复合材料控裂功能梯度复合梁受弯性能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受弯理论分析、无腹筋复合长梁实验研究、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验证对比、裂缝控制分析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使用UHTCC控裂的功能梯度复合梁不仅承载力较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有所提高,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钢筋锈蚀破坏的发生,从而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对整个加载过程中复合梁的内力变化和裂缝开展进行了探讨,并按照弹性理论给出了正截面受弯各阶段内力分析、加载至破坏整个过程的弯矩-曲率关系的确定,以及跨中挠度、截面延性指标的计算,同时通过试验结果对理论公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纤维编织网联合钢筋增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解析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其不但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还可以有效限制混凝土的裂缝发展,使混凝土的裂缝宽度和间距变得更小.但由于纤维本身的脆性特征,使TRC结构达到极限荷载时没有明显的破坏预兆,而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则由于特殊保护层厚度的限制,具有较大的自重,且不能有效限制结构的主裂缝发展.为克服二者的不足,本文创新性地提出纤维编织网联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结构,其充分利用了TRC和RC的优点.采用TRC替代其受拉区保护层的部分混凝土,同时减掉纤维编织网所替代钢筋用量,以发展一种自重小、使用安全、耐久性好的结构.分析了这种结构适筋梁的受弯发展过程,基于平截面假定按非线性分析理论给出了整个受力过程不同阶段梁的承载力,M-φ关系和跨中挠度的解析计算公式.最后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超高强度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韧性与表征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钢纤维掺量RPC200的三点弯曲和断裂实验,研究了RPC的韧性机制与韧性特征,分析了梁不同变形方式下钢纤维对提高RPC抗裂能力、耗能能力和韧性所起的作用.根据RPC200初裂变形、峰值变形及其增幅随钢纤维含量增加而变化的事实,以及梁变形方式对初裂和峰值行为的影响,提出用素RPC200峰值变形作为初始参考变形来计算RPC200韧性.针对RPC200的P-6和P-CMOD响应分别定义了韧性指标T2(n-1)(n)和FT2(n-1)(n),该指标以理想弹塑性材料的韧性水平2(n-1)为基准,表述了不同变形方式下相比理想弹塑性材料RPC的韧性水平.分析表明:韧性指标T2(n-1)(n)可以反映整体变形时钢纤维对提高RPC韧性的作用,但指标T2(n-1)(n)放大了钢纤维对提高RPC峰值后韧性的作用,未能反映出钢纤维对提高初裂至峰值阶段RPC韧性的贡献.韧性指标FT2(n-1)(n)反映了变形集中在断裂面上时钢纤维对阻滞RPC基体裂纹扩展而吸收能量的作用,较好地反映出钢纤维对提高RPC初裂至峰值阶段以及峰后阶段韧性的贡献.本文方法直观地反映了RPC的韧性特征与韧性水平,为建立统一的RPC韧性指标体系和方便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Q460高强角钢两端偏心受压试验,给出了高强角钢截面残余应力分布和初始几何缺陷,并结合多种设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计算、讨论和比较,对高强角钢两端偏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行杆塔结构设计采用《美国输电铁塔设计导则》(ASCEIO-1997)、《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I/T5154-2002)和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进行设计是偏保守的。基于平行轴为准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有效长细比,并选用a类截面柱子曲线,而提出实用设计公式,建议公式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可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夹层板理论都是将夹心视为软夹心,不考虑其面内应力分量和抗弯刚度.本文在修正了Reissner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硬夹心夹层板的弯曲问题,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得到了具有3个广义位移的弯曲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并对其进行了简化.同时还研究了硬夹心夹层板弯曲问题的有限元格式,推导了4节点四边形等参单元单元刚度矩阵和等效节点载荷列阵,并给出了矩形填充多孔夹层板的ANSYS实体模型解,计算结果表明位移的有限元解收敛于解析解且具有足够的精度,与ANSYS实体模型解也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活性粉末混凝土钢纤维增强增韧的细观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鞠杨  贾玉丹  刘红彬  陈健 《中国科学(E辑)》2007,37(11):1403-1416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新型超高强度水泥基复合材料, 掺入钢纤维可改善RPC韧性, 弥补脆性大的不足. 通过8字型RPC200试件的轴向拉伸试验, 应用带扫描电镜的实时加载和CCD技术详细地观测了钢纤维黏结-滑移拔出过程、RPC基体细观结构变化和物理力学特征, 分析了基体钢纤维掺量对单根钢纤维拔出时表面黏结物的形态、初裂荷载、极限荷载、界面黏结强度以及拔出功的影响, 给出了各物理量随基体纤维含量变化关系的统一表达形式. 分析了界面黏结力的构成以及钢纤维对RPC的增强增韧作用. 指出基体纤维对单根纤维黏结性能的影响存在最优掺量ρv,opt=1.5%.  相似文献   

8.
计算了颗粒强化的氧化铝/碳化硅和氧化铝/莫来石复合陶瓷的残余微应力.结果表明,这两种复合陶瓷基体中的微应力与颗粒含量成线性关系.分析了应力状态对裂纹扩展和晶界强化的影响.从微应力作用的角度计算了氧化铝/碳化硅和氧化铝/莫来石复合陶瓷基体晶界与晶粒韧性比,并进一步得到断口的穿晶断裂百分比,从而建立了这两种复合陶瓷微观结构及成分、基体微应力、穿晶断裂百分比三者的对应关系.这样根据颗粒强化复合陶瓷的微观结构、第二相含量及分布可以预测复合陶瓷的断裂特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二维图像Euler数新公式的证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uler数是拓扑学的重要特征参数,在二维数字图像中,由局部性质计算图像Euler数的公式,对于4-连通和8-连通是不同的.在定义图段和相邻数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由局部性质计算二值图像Euler数的一种新公式,并证明了该公式在4-连通和8-连通情况下都能成立.为局部计算二维图像的Euler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从弹性平衡态到零应力态的逆解析数值分析方法:线性协调矩阵广义逆法.首先,用膜线单元模拟膜面,将膜结构转化成为网格结构;然后,基于杆系结构平衡矩阵理论和小变形假定,建立体系的协调方程.由弹性平衡态预张力和材料参数,计算膜线单元无应力长度和变形量.最后,由协调矩阵M—P广义逆求解协调方程得到节点位移,逆向叠加求出零应力态位形,释放应力.根据该算法,用MATLAB编制了计算程序.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得出一个弹性平衡态对应唯一零应力态的结论.本文对充气膜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饱和砂土的渐近状态特性及其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UH(统一硬化)模型的基础上,基于部分塑性体积应变与塑性剪应变有耦合的思路,把对土塑性变形有影响的硬化参量分为耦合硬化参量和非耦合硬化参量,提出了一个新的双硬化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此模型新颖之处在于它不但可以有效的考虑应力路径也可以考虑应变路径对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所以新模型既能合理预测排水、不排水,也可以模拟部分排水及部分吸水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结合渐近状态概念,还给出了基于饱和砂土排水试验参数计算不排水极限应力比、静止土压力系数梳的简单公式.模型参数简单,仅比Camclay模型多了一个特征状态点应力比,全部可通过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简单确定.  相似文献   

12.
国际上广泛使用Manson.Coffin公式来预测疲劳寿命,但该公式不能确定疲劳寿命同裂纹尺寸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采用与疲劳极限有关的最大非损伤裂纹尺寸代替晶粒尺寸,当裂纹达到最大非损伤裂纹尺寸时,减速扩展速率降低到零.在此基础上结合短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变化规律,导出了物理短裂纹的萌生和扩展速率同应力、应变、裂纹尺寸以及常规力学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做到直接用材料常规力学性能预测短裂纹的疲劳寿命.本文证明了短裂纹的寿命预测公式同Manson—Coffin公式有相同的形式,从理论上揭示了Manson.Coffin公式的本质是短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规律.用本文公式预测的疲劳寿命与著名学者相关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完全吻合.并且本文公式中的系数和指数同试验数据的拟合公式也完全一致.特别是对接近10ILtm物理短裂纹疲劳寿命的预测同实验结果惊人的吻合.用本文的公式对15种材料的短裂纹扩展速率进行了预测,其结果和实验值的吻合程度也令人十分满意,显示了本理论的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玻壳压制成型中残余应力的数学建模与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壳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对制品质量的影响很大.在分析玻壳成型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玻璃压制成型过程中残余应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其中材料假定为热流变简单黏弹性材料,忽略了成型中的流动应力,讨论了模型问题的平衡推论及相容性方程,并详细分析了成型中不同阶段的边界条件.模型的数值求解采用了薄层理论,并通过空间上的分层离散和时间上的有限差分来进行.所提出的模型及求解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通常的玻璃压制成型过程,也可用于分析许多与玻璃压制成型相关的问题,具有较广泛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个亚90nm沟道MOSFET在亚阈值状态下的二维电势和阈值电压的半解析模型.文章首先根据短沟道MOSFET在亚闽值状态下的物理模型提出定解问题,然后用特征函数将由氧化层和空间电荷区衔接条件所得到的超越方程组作正交展开,得到关于未知量的线性代数方程组.求出了氧化层和空间电荷区的二维电势、耗尽层厚度和阈值电压的表达式.该模型不需要适配参数,运算量小,避免了方程离散化,计算精度与数值解精度相同.文章给出了沟道长度为90nm以下MOSFET的电势分布、表面势、耗尽层厚度和阈值电压计算结果.计算值与二维数值模拟值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15.
天然沉积土大多处于复杂三维应力状态.建立岩土材料三维本构模型的方法(三维化方法)应满足热力学定律这一基本物理规律.本文通过引入与塑性剪应变相应的迁移应力,使基于耗散能增量函数建立的岩土材料本构模型能合理地描述偏平面的三维屈服特性.同时,给出了耗散应力空间应力张量与真实应力张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使本构模型能在三维耗散应力空间中采用相关联的流动法则计算不同应力方向的塑性应变.其次,在热力学框架下对比分析了常见三维化方法的热力学本质,如直接引入强度准则的方法、g(θ)方法和变换应力方法等.说明了三维耗散应力空间与变换应力空间的等价性,验证了变换应力方法在热力学框架下的合理性,同时指出直接引入强度准则的方法和g(θ)方法的不合理之处.最后,通过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比较,验证了建立的三维耗散应力空间及其等价的变换应力空间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聚乙烯醇/羟基磷灰石复合水凝胶的摩擦磨损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高分子聚乙烯醇(PVA)和纳米羟基磷灰石(HA)为原料,采用反复冷冻-解冻法制备PVA/HA复合水凝胶.在超高精度三维轮廓仪和扫描电镜上观察PVA/HA复合水凝胶的微观形貌,采用平头圆柱压头测定PVA/HA复合水凝胶的压缩弹性模量和应力松弛特性,在微摩擦试验机上开展PVA/HA复合水凝胶与牛膝关节软骨之间的摩擦磨损实验,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表征试样磨损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PVA/HA复合水凝胶具有与天然骨组织相似的交联网状微观结构,随着冷冻.解冻次数和HA含量的增加,PVA/HA复合水凝胶交联度增加,结晶程度增强,弹性模量显著提高,应力松弛速率增大,应力平衡值降低;摩擦系数随冷冻-解冻次数和HA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冷冻-解冻次数越大,摩擦系数达到稳定平衡值的时间越早;PVA/HA复合水凝胶/牛膝关节软骨配副的摩擦变形深度随冷冻.解冻次数和HA含量的增加而减少;PVA/HA复合水凝胶的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塑性流动和粘着现象,磨损轻重程度随冷冻-解冻次数和HA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三维全矢量有限差分虚位移束传播法,用以分析光波导承载的全矢量本征模.在纵向(z向)离散上,第一个子步采用半矢量公式,而第二个子步采用全矢量公式,但交叉项双倍计算.每个横向电场分量在两个子步中的次序交换,交叉项用隐式形式表示,计算效率高且稳定.在横向x和y向)离散上,基于多项式插值法,建立了一种统一的差分格式,考虑了电场法向分量在芯包分界处的不连续性,可应用于均匀和非均匀网格,差分系数引入了更多邻近节点的折射率分布,且交叉项采用六点差分格式,计算精度高,程序通用性强.首先分析了高折射率分布差的矩形、GaAs/GaAlAs双异质结脊形光波导,给出了全矢量基模及次高阶模(矩形波导)的电场分布及其归一化传播常数,揭示了全矢量本征模的混合特性,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接着分析了InP基InGaAsP/hGaAsP应变多量子阱脊形光波导,考虑了深刻蚀和浅刻蚀两种情形,讨论了其全矢量基模的模式特性,为设计以此为基础的光子集成回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微波加热陶瓷中热失控现象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微波加热的热失控过程进行模拟,使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FDTD)的算法求解Maxwell方程和热传导方程(HTE)耦合的方程组,模拟了微波加热陶瓷板的温度变化过程.在施加不同微波功率的情况下,计算了微波加热下多种介质参数的陶瓷板的温度变化,分析了出现热失控现象的条件.提出一种单温度阈值双微波功率的控制方法,用于提高微波加热效率并且控制热失控现象.同时给出了该控制方法中最终施加微波功率与监视温度闯值的关系.本文的模拟和分析方法可以在微波加热技术相关的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气动热、气动弹性双向耦合高超声速二维曲面壁板颤振分析方法.基于柯西霍夫假设和冯卡门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建立了考虑几何非线性的二维简支曲板的气动.热.弹性分析方程;使用迦辽金方法对方程离散处理,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微分方程;三阶活塞理论用于气动力分析;使用参考温度法和平板气动热公式计算气动热.研究中重点考虑:1)气动热与气动弹性双向耦合,既分析气动热对结构刚度的影响,又分析气动弹性对气动热的影响;2)结构温度随飞行时间的积累效应;3)弦向和厚度方向非均匀温度分布的影响;4)曲面壁板的初始变形对壁板颤振发生时刻的影响.通过与传统的只考虑气动热.气动弹性单向耦合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基于气动热和气动弹性双向耦合的壁板颤振分析结果更危险,这一点在精确分析中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结构随机响应计算的一种数值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应用降维数值积分和C型Gram.Charlier级数展开方法,基于有限元理论讨论了随机结构响应概率分布的计算问题.首先依据正交多项式权函数与随机变量概率密度函数的关系,给出了随机响应统计矩计算的降维数值积分公式;进而应用C型Gram—Charlier级数逼近获得了随机响应的概率密度函数;提出了基于有限元方法求取结构随机响应概率分布的计算流程.数值算例中介绍了平面十杆桁架结构最大位移的概率分布、由随机参数表征的某型车架固有频率计算和弯管结构随机VonMises应力分析问题,所得结果同蒙特卡罗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文中计算流程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随机响应概率分布,特别是对概率分布尾部的估计精度达到10^-44-10^-3数量级,为机械结构安全性分析与设计打下基础;同时,算法的计算效率较高,与传统的数值模拟方法相比通常能够节约计算资源消耗两个数量级以上;第三,算法流程实现简单,不需要计算结构响应对基本随机参数的梯度和二阶灵敏度信息,也不需要对结构有限元矩阵的修改,因此可以充分发挥现有成熟有限元程序的优点,在个人计算机上实现工程随机问题的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