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05年7月17日发生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近20年夏季最强的一次区域性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从气候成因、天气形势和动力诊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与历史同期个例和春季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强沙尘暴天气是在河西走廊地区长时间极端干旱的气候背景下,新疆冷空气分裂东移南下,配合当地极有利的热力不稳定层结条件引发的大风沙尘暴天气.最后给出了夏季沙尘暴天气的短期预报指标,为夏季沙尘暴预测、预警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依据甘肃省75个气象观测站1955年~2006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甘肃省区域性沙尘暴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省年平均沙尘暴日数河西走廊北部最多,陇中和陇东的北部较多,其余地方较少;各季区域性沙尘暴次数随时间的变化呈减少趋势;春季区域性沙尘暴次数与冬季大风日数、强降温次数、寒潮次数为显著正相关,与冬季气温、降水量为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为沙尘暴趋势预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古城废弃、湖泊退缩、频降尘期等发生时代的相对一致性 ,确定了历史时期河西走廊沙漠化过程存在三次大发展时期 ,即南北朝、唐末五代和明清两朝 ,它们均对应近 2ka以来的气候干冷阶段 .认为清代中期河西走廊人口密度突破了干旱地带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且水资源利用率超过 4 0 %是晚近沙漠化土地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 .  相似文献   

4.
根据古城废弃、湖泊退缩、频降尘期等发生时代的相对一致性,确定了历史时期河西走廊沙漠化过程存在三次大发展时期,即南北朝、唐末五代和明清两朝,它们均对应近2 ka以来的气候干冷阶段.认为清代中期河西走廊人口密度突破了干旱地带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且水资源利用率超过40%是晚近沙漠化土地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近2 ka河西走廊及毗邻地区沙漠化的过程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古城废弃、湖泊退缩、频降尘期等发生时代的相对一致性,确定了历史时期河西走廊沙漠化过程存在三次大发展时期,即南北朝、唐末五代和明清两朝,它们均对应近2 ka以来的气候干冷阶段.认为清代中期河西走廊人口密度突破了干旱地带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且水资源利用率超过40%是晚近沙漠化土地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用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河西走廊6个国家气象站1960—2017年逐月气温资料的时空特性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西走廊20世纪60年代气温较低,变化平缓,20世纪70年代略有上升,1986年进入明显升温阶段,20世纪90年代增温幅度扩大,气温急剧上升。空间分布由西向东,从北向南增温幅度逐步增大,升温线性倾向为IPCC第五次报告的2倍,且有持续升温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干旱区地表结构与城镇体系空间格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表结构通过影响人口与产业分布,进而影响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在地表结构作用下,我国河西走廊干旱区城镇体系呈现“小市镇、多中心”的基本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8.
利用近50 a来(1958年~2000年)翔实的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河西走廊水资源演变特征,并采用均衡法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出山地表水资源总量71.291亿m3/a,平原区地下水总的补给量为59.443亿m3/a,总的排泄量为75.850亿m3/a,为负均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山地表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相对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减少和增加趋势,随着中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和水利化程度的日臻完善,地下水补给量明显减少,已经引起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泉水资源大幅度衰减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的消长变化直接制约相关生态系统的发育过程和演变趋势.绿洲是河西走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土资源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绿洲的发展方向.构建了一套适合于河西走廊绿洲水土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供研究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河西走廊"国保"单位的分布特征及发展该区域文物旅游的潜力,以数理统计法、不平衡指数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河西走廊58处"国保"单位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保"单位主要以带状分布的形式集中于地势平坦的走廊中部地区,空间集聚程度高,共30处"国保"单位分布于河西走廊重要流域水系5km的缓冲区内,占总数的51.72%,交通(主要公路、铁路)沿线5km的缓冲区内分布有"国保"单位29处,占总体数目的50%,"国保"单位在自驾游、短途旅游和本地旅游方面存在较大旅游潜力。甘州区、凉州区、瓜州县、嘉峪关市4地是"国保"单位的主要集聚中心,古建筑类主要集中于甘州区,古墓葬类主要集中于凉州区,古遗址类主要集中于瓜州县,石窟寺及石刻类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居多。河西走廊"国保"单位空间分布表现为文脉随水脉而动的特征,具有典型的地理实体依赖性,"国保"单位旅游潜力主要表现在旅游交通及旅游资源方面。旨在为该区域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2000年干旱气候特征和成因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针对甘肃省2000年春季至初夏旱和盛夏前伏旱的持续时间、范围、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干旱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大、为近70年所少见.严重的干旱导致夏、秋粮减产、人畜饮水极度困难.干旱形成的原因是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冬性”较强,副热带高压主体面积偏小、位置偏东且偏北,偏南暖湿气流难以到达甘肃上空.这些结果对防灾减灾措施制定和实施及作为短期气候预测的气候背景都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河西地区春播早熟禾播种密度对草坪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西地区进行草坪建植试验,播种量范围在10-25g/m^2内,其结果播种量越大,单株密度越大,总覆盖度越大,成坪速度快,但植株细弱,分蘖数减少,次年返青率低;播种量低则单株密度小,覆盖度小,成坪速度缓慢,但植株发育强壮,分蘖数增加,次年返青率高。试验证明在河西地区春播种早熟建植草坪以15g/m^2的播量为宜。  相似文献   

13.
冬季晴热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 2002年 1月上旬,甘肃省气温持续偏高的大尺度环流特征,1月10日出现在河西五地市的罕见晴热天气的物理成因.结果表明,造成气温持续偏高和破历史极值的主要原因是:在稳定的环流形势下,伊朗高原的暖气团北上东移,暖平流输送辐散下沉气流增温.  相似文献   

14.
甘肃河西荒漠蜥蜴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气候,植被类型的复杂性和地形海拔高度是决定甘肃河西荒漠蜥蜴多样性的主导因子。海拔低,气温高,降水少,植物生长期长和植被类型复杂的地区蜥蜴种类多。  相似文献   

15.
河西地区系指甘肃省黄河以西的内陆干旱地区,绿洲仅占内陆河径流散失区总面积的6%左右,地多水少,农业是非灌不殖。如果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其对环境的影响无疑要先反映在环境生态方面。本文通过有关调查和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引致的环境生态变化的典型事例剖析,探讨了如何依据河西地区环境生态构成的整体性特点,将更好地开发疏勒河、黑河流域水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策建议,从而使我们向大自然索取财富时免遭或少受大自然的报复。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农田杂草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调查资料,自然条件和各地耕作栽培特点,把我省农田杂草划分成六个草害区。河西灌溉农业草害区主要杂草有藜、野燕麦、田旋花等;陇中黄土丘陵旱作农业草害区主要杂草有猪殃殃、苣荬菜、日本田箭等;洮岷高寒阴湿草害区主要杂草有细穗密花香薷、刺儿菜、萹蓄等;陇南山地农业草害区主要杂草有播娘蒿、繁缕、麦瓶草等;陇东黄土高原旱作草害区主要杂草有雀麦、离子草、狗尾草等。明确了各地主要杂草种类与危害,为制定化学防除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甘肃民勤邓马营湖滩地是腾格里沙漠西部湖积盆地的一部分,区域上受河西系构造所控制,第四系厚度150 m,是地下水赋存的天然场所,主要由半固定、固定沙丘和湖积平原构成,第四纪地质环境脆弱,人类现已开始开垦和加大湖滩区的农牧业开发力度.如何维持沙漠区人工绿洲生态平衡,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防止土壤盐渍化和风沙覆没,控制和改善局部地段已出现的恶化环境,分析地质环境特征,是论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