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盘油田位于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西部,是典型的陆相沉积复杂小断块油田,含油面积65.5km2,石油地质储量1.35*108t,经过30多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储层非均质性相当严重,剩余油分布状况越来越复杂,挖潜难度越来越大,不加强剩余油研究与挖潜工作,就难以保持老油田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2.
针对孔店油田馆陶组油水同层油藏的开发特征,采用油藏工程动态分析法研究孔店油田的含水上升规律,以期改善开发效果。同时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单砂体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分布规律及相应挖潜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准确预测剩余油富集区,完善注采井网,高粘度稠油区部署热采井,采油井采取放大生产压差提液、卡层堵水等措施可以有效动用油水同层油藏剩余油。  相似文献   

3.
通过动态监测技术的引进和实施,监控油水井井底压力变化、研究油藏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规律,并利用监测资料的解释结果,结合生产实际指导实施挖潜,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邓晴阳  党伟  罗元  郭宇 《河南科技》2015,(3):142-145
新疆油田石南21井区随着开发调整的逐渐进行,油田逐渐暴露出各主力层水淹强度不均等问题,本文通过油田已开发老井的物性参数与束缚水饱和度建立关系,从而对新加密井的原始含油饱和度进行解释,并与新加密井目前的含油饱和度进行对比,定量的解释了加密区的水淹情况。并用本方法对新疆油田石南21井区2个试验区进行解释验证,结果可靠,适用性强,可为同类油田后期的进一步开发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旗  杨善德 《松辽学刊》2008,29(4):11-13
井间电磁成像技术是监测和描述开采期间油储层动态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为分析井间剩余油分布,提高油田滚动勘探和开发中打高效调整井提供重要依据.而井间电磁成像技术的应用难点之一是如何开发出高效的成像处理软件,实现对复杂地层进行高分辨率的井间电磁反演.本文给出了磁场振幅和相位的视电导率反演迭代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25东块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也由层间、平面矛盾向层内矛盾转移。主力厚油层储量基数大,开发后期仍然是"稳油控水"的主攻目标。开展厚油层砂体解剖研究,并基于构型要素分析法,结合油藏动态资料,探讨剩余油形成机理,预测剩余油分布,最终提出油藏挖潜方向,提高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以岩心分析、测井解释资料为基础,充分结合动态开发数据,分析了孔店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研究表明:孔店油田馆陶组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与河流相沉积作用有密切的关系,侧积作用、垂积作用、前积作用、填积作用以及漫积作用形成的砂体储层非均质性均不同。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层间物性及含油性差异大,层内岩性和物性在垂向上不均一分布,平面砂体类型多样,物性差别大。不同层次储层的剩余油富集部位不同。  相似文献   

8.
滨南油田滨660块属于裂缝性低渗透油藏,该区主力含油层系为沙三中四砂组,砂三中四砂组具有构造简单,储层发育,油层分布广,单层厚度较大,油层物性差,裂缝发育等特点,近几年产量呈现下降趋势。针对该块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零散、调配难度大等问题,研究适合该油层的开发技术:通过启动压力的测定,以应力场和裂缝的研究为核心,建立裂缝型双重介质油藏数模模型,从而揭示水淹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在地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加强油藏工程研究,综合应用多种油藏工程方法,对井网、井距、压裂缝长、注水时机等参数进行优化,最终确定采用早期注水开发,油井井距350m,注采井距250m,开发井网初期九点法,后调整为五点法的开发方案;根据该区特点,参考现代先进工艺技术,研究合理的配套工艺技术。通过方案的研究与实施,滨南油田滨660块初期产能增加,整体开发水平得到提高。为进一步提高该块的采收率,就化堵调剖、射孔、压裂工艺以及注水水质配伍性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文中油田勘探难度大,每年新增探明的优质储量少,远远满足不了产能接替需要。虽然文中油田开发历史长、构造复杂、遗留问题多,但是由于埋藏浅、储量动用好、开发成本低,剩余油潜力区块较多,钻井目标明确,因此依然是中原油田的储量及产量增长点。对于该油田而言,目前迫切需要对油藏精细评价,挖掘局部油气富集区及井损区产能潜力,形成新的产能建  相似文献   

10.
夹层描述与预测为高含水油田剩余油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经过数十年的开发,中国东部老油田基本已全面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但实践表明由于夹层分割的作用,仍存在可观的剩余油相对富集区。支持向量机是建立在统计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小样本统计学习理论,能够处理模式识别(分类问题、判别分析)及回归问题等诸多问题。以喇嘛甸油田南中西二区SⅢ4-7小层为研究对象,在夹层成因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对夹层类型进行识别,选取识别参数及识别标准建立样本集,从而建立支持向量机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对SⅢ4-7小层的夹层进行定量识别研究,并与实际结果对比,最后对模型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
<正>川口油田经过一段时间的开采后,陆续出现了不同的问题,如,地层压力递减、注水后产生油井高含水、水淹、停产等问题,导致油田产量下降,影响了油田的经济效益。一、油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采油井水淹后,给注水油田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加大注水量会加快水淹进程,而减少注水量则会导致油井产液、  相似文献   

12.
以柴达木盆地西部油田为例,在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及测井曲线标准化的基础上,结合岩心、录井、生产动静态等地质资料,利用交会图法、储层产能级别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制定油水层测井解释标准,分析其异同及优劣。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单一的方法虽有其先进性,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局限性,综合多种方法制定测井解释标准能更为客观和准确地识别油水层。综合方法经实际验证,应用效果较好,为新油田开发的早期介入以及实现经济、有效地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商河油田商一区沙二下油气层在经历40余年的勘探开发后,目前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且研究区地下非均质性强,使得目前对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为了搞清该区地下流体渗流规律,预测剩余油分布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沙二下2、3砂组进行构型单元解剖,通过构型界面的识别与划分来识别渗流屏障,将研究区渗流屏障划分为一、二、三级,分别对应构型界面的5级、4级、3级。选取孔隙度、渗透率、流动带指数(Flow zone index)等属性参数,运用Q型聚类分析将储层划分为Ⅰ、Ⅱ、Ⅲ、Ⅳ4类流动单元,对分类结果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并建立了各类的判别方程。由油田动态数据与流动单元关系分析表明,剩余油分布与流动单元类型存在密切联系,剩余油主要分布在Ⅱ类、Ⅲ类流动单元内。  相似文献   

14.
目前,文中油田勘探难度大,每年新增探明的优质储量少,远远满足不了产能接替需要。虽然文中油田开发历史长、构造复杂、遗留问题多,但是由于埋藏浅、储量动用好、开发成本低,  相似文献   

15.
海上油田的低渗油气藏因经济门槛产量限制,使传统储层改造工艺手段在海上油田应用受限。MRC(油藏最大接触位移)储层改造技术可以增加泄流面积,平衡油水流动,实现天然水驱范围的立体延伸,从而降低单井含水,延缓含水上升速度,提高特高含水老井井控范围剩余油资源利用程度。通过对MRC储层改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及优化升级,成功将该项技术由单支井眼的位移分支改造向多分支井眼位移分支改造,从中低含水井改造向特高含水井改造,并进一步向MRC改造(MRC储层改造井二次MRC储层改造)发展。通过大修增产措施实现降水增油,极大地延长了低渗储层低产油井寿命,同时"短、平、快"上产的特点已使该项技术在海上油田挖潜领域实现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对油田开发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石油企业加强环境质量管理刻不容缓。鉴于此,本文着重分析油田开发中环境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优化建议,以期能促进油田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相控约束条件下,以胜坨油田坨142块沙二段15砂层组储层为研究对象,选用砂体厚度、有效砂厚、有效厚度系数、孔隙度、渗透率、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及夹层密度8项评价指标建立储层非均质性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定量计算储层的非均质综合指数,该方法既充分挖掘了原始数据所携带的信息,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又包含了专家的经验知识,兼顾主观性与客观性,从而实现了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的定量评价。使用该方法能够对胜坨油田坨142块沙二段15砂层组储层非均质性进行较为精确的定量评价,有效指导剩余油的挖潜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 九月中、下旬由中国地质学会等单位组织的多国地质科学工作者来我省分别对嵩山登封和大别山信阳一带六亿年以前的前寒武纪变质岩层构造地质及临汝、鲁山一带罗圈组冰碛岩进行了野外考察。考察之后,瑞士、英国、加拿大、美国的五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计算并模拟油藏开发历程中的动态变化,通过网格内的流体流动状态及数值的计算来预测不同预案下的开发状况,以预测在不同开采方案下的油气生产情况。【方法】针对河流相整装油藏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参数调整方法并建立动态模型,以精细油藏描述成果及三维油藏模型为基础,以油田投产以来区块全部油水井动态资料为依据进行研究。【结果】对东营坳陷东部区块开展数值模拟,并对历史动态进行精准拟合,整体含水拟合率从85.3%提升至92.7%;总结了本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4个有利开发区,增加可采储量12.3万t。【结论】油藏数值模拟方案通过对区块整体和单井的拟合,以及数据精准描述地层开发过程及储层动态变化,找到剩余油的分布位置,为制定合理的开发调整方案提供可信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盾构刀盘是盾构施工中实现掘进、渣土过流、界面支护的关键部件,不同的地质条件对盾构刀盘的结构形式、开口率、刀具的选择与安装都有着不同的要求该文试图从某型复合盾构刀盘采用主辅梁形式、刀具螺旋线配置等进行分析,揭示了为保证力学平衡而采取的结构形式以及刀具组合布置等与土体相适应的某些规律,为盾构刀盘的设计研制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