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机场出租车调度管理中乘客与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匹配,运用二叉树决策模型等方法,构建了司机决策的均值模型和收益模型.给出不同影响因素下司机的决策方案,并设计机场出租车上车点的具体位置,同时利用信息智能化技术设计了导乘屏,以优化出租车智能供求匹配系统,解决了乘客与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匹配问题.设计不同方案并加以分析,得出了有益于短途司机的最优化方案,该方案可供其他交通运营机构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乘客根据最优策略进行选择乘坐出租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方格道路网络的乘客效用函数模型。假设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在网上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和知道彼此的地理位置和目的地的情况下,分析了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构建了相对应的三个等效函数。出租车的速度和出租车与乘客的距离能够影响这几个等效函数。仿真结果显示,出租车的速度和出租车到乘客的距离确实是2个重要的自变量,与之前推导的理论和策略符合。乘客能够根据不同的出租车与它位置的距离判断出最优策略,从而选择最优的出租车搭乘。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已有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大多以站站停为前提,且固定列车停站时间、将优化时段内旅客人数设为定值,同时只考虑列车单向运营优化等不足。首先,将列车停站时间设为动态值,接着考虑乘客到达率分布,以乘客总出行时间最小及企业生产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引入考虑乘客心理感知的乘客候车惩罚系数,构造了基于动态停站时间的跨站列车非均衡开行方案多目标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基于遗传退火算法的求解流程。最后,以某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算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固定停站时间的站站停方案对比,该方法可节约乘客总旅行时间6.5%、企业运营成本3.7%,优化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地铁设备在长期的运行中会因磨损、老化、腐蚀和污染产生一系列的干扰和故障,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地铁事故,因此杜绝安全隐患才能让地铁更好地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安全和便利。地铁通信系统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视听链路网,保证对各车站进行高层次的远程控制,并为乘客提供信息的传送通道。运营管理及维修保养技术的完善与先进性,是地铁通信系统得以常年安全运营,进而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是集成管理中一个具体的实践过程,快速路网是整个交通运输设施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与路网建设使得交通运输与路网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的整体,实现了集成系统功能的优化和效益的增加。在进行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对规划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等众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协调。本文将就当前快速路网的建设对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的的影响进行探讨,同时就如何推进快速路网与交通一体化建设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机场优化出租车上车点的问题,从政府部门的视角出发,根据《上海市出租车客运行业企业数据报告2018版》的相关数据,实证了为提高乘车效率的双车道上车点的设置问题.结果表明,出租车服务系统为全忙期,且系统的服务利用率小于1,排队系统最终会进入稳定状态,该时期设置3个上车点就可以使乘客的乘车效率达到较高程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种群进化算法中解空间无法准确划分的问题,在进化过程中利用云模型估计优化问题.根据云估计与原问题的差异动态划分解空间;采用聚类算法构建多个子种群,并设计异构进化策略;对区域划分的有效性进行理论分析,证明划分方法能准确缩小搜索空间.实验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划分策略既可降低优化问题难度,又能提高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全球变暖对供应链网络运营的影响问题,可以考虑低碳供应链,其组成为上游企业的制造商与下游企业的零售商.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分别承担部分低碳宣传成本和碳减排成本的背景下,研究其动态非对称合作问题.建立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基于复制动态机制分析得到双方合作减排投入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通过分析模型结果,指出对模型均衡策略起决定作用的9个参数,得出最终的演化稳定策略取决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收益增额和承担低碳投入后的收益增额之间的大小关系.采用数值模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校大面积校园电瓶车的优化调度设置问题,以南方某高校大面积校园停靠点分布以及师生出行数据为例,通过该高校校园路径和师生出行规律的分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校园电瓶车最佳停靠点,借助TSP旅行商算法求出电瓶车行驶最短路径.以实现乘客的等车时间最小和电瓶车企业完成运营需求的利益最大为目标,兼容乘客与电瓶车运营公司的利益,建立电瓶车设置的多目标规划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中的NSGA-II算法求解,并借助Matlab数学软件,得出该校园的电瓶车最优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移动位置服务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的技术框架及其功能进行了研究.该系统主要由智能出租车车载平台、智能交通手机平台、智能出租车指挥系统3个部分构成,具有请求交通服务、预付费、智能调度、付费及电子账单、路径回放、失物请求等功能,对出租车的高效运营、合理调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站间距的大小对于出行者的出行时间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Wardrop用户平衡原则揭示出出行者选择最短出行时间的行为特征.引用了基于出行时间最小的轨道交通站间距模型,指出了模型中假设乘客从起点到出发站和从出发站到目的地均采用步行方式不合实际出行状况.并且对于不同的到站距离,乘客采取的到站方式也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轨道交通的站间距能减少乘客出行时间,方便乘客出行.并通过案例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声纳图像拼接失真的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生机械云台的声纳图像拼接方法. 根据眼球前庭动眼反射机理建立了一个具有主动补偿功能的仿生机械云台控制系统,对扫测艇姿态变化进行动态补偿减小了声纳图像拼接的误差. 使用姿态传感器与GPS以及图像信息对声纳图像进行对准,实现声纳图像的拼接. 不同环境下的仿真实验证明,该系统不仅具有动态补偿能力而且还具备鲁棒性. 最后,经水下声纳图像拼接的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较未使用仿生云台的拼接方法有更好的拼接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船在海上其动力学模型很难精确建立,而且诸如风、浪、流等外部随机干扰的统计特性也在不断变化,作者在船舶动力定位中采用自适应模糊逻辑系统实时学习船的漂移动力学关系实现对系统的建模,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为使船在下一时刻与预定位置误差最小所需的控制力,最终达到船舶动力定位的目的.仿真结果说明了该方法在不同海况下均能达到很好的定位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动态数据驱动的LS-SVM多模型预测主动容错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数据驱动的LS-SVM多模型预测主动容错控制方法,使系统对已知故障容错的同时,利用动态数据驱动对模型的补充,实现了对未知故障的主动容错.该方法首先基于LS-SVM建立系统正常或已知故障模式的动态模型库,实际运行时依据系统对性能容忍度指标和模型失配度指标的实时计算分析,判断系统所处的运行模式,当系统发生已知故障时,直接调用动态模型库中已有的模型,并采用经局部线性化近似预测控制算法计算控制律;当系统发生未知故障时,则选用模型库中最接近当前运行模式的模型进行故障过程的过渡容错控制,并以动态数据5步补充循环算法,快速建立该未知故障的LS—SVM模型,进而利用新模型实现系统对未知故障的主动容错.并以一非线性系统仿真实例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以Uber、滴滴、快的等为代表的打车软件快速普及,对出租车市场造成了冲击,给使用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的争议——打车软件作为一个平台,是否能在不破坏市场原则的条件下给使用方带来收益。研究使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打车软件参与前后,出租车公司和出租车司机的收益情况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打车软件作为平台的参与,可以改善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司机和平台等多方收益。  相似文献   

16.
确定固体废弃物在干馏热解气化焚烧炉内稳定焚烧的工艺参数。针对干馏热解气化焚烧炉的特点,分析稳定焚烧过程的重要性,探讨焚烧工艺参数对稳定焚烧的影响规律。指出送风量与气化炉、燃烧炉的温度关系是焚烧系统控制的关键。通过对某型焚烧炉的测试,得到了送风量与气化炉和燃烧炉的温度关系曲线。测试结果表明,实时动态调控气化炉和燃烧炉的送风量,能够实现固体废弃物的稳定焚烧。  相似文献   

17.
大型混杂系统的复杂性使建模与行为分析面临巨大挑战. 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赋时层次着色Petri 网的建模方法,以离散事件驱动为主线,将连续部分模型通过扩展变迁嵌入到离散模型中. 离散部分和连续部分分别利用各自领域里的专业工具建模,通过通信接口交互实现混杂交互仿真,同时保证整个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时间同步性. 在进行混杂系统行为分析时,根据Petri 网的结构化分析方法得到混杂系统的不同行为模式,针对各模式进行多属性仿真分析. 最后通过一个导弹防御系统的例子说明该建模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能够反映动态系统特性的Elman回归神经网络,结合传统的技术分析方法,通过对股票市场的技术指标的建模,寻求股票价格的变化规律,实现对股票价格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Elman网络具有较好的的逼近性能,能够实现对股票市场的预测.因此,引入技术指标的Elman神经网络用于股市预测是可行、有效的,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结合实际工程,对大底板多塔楼结构基础隔震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混合隔震控制的新型设计方案,建立了大底板多塔楼结构混合隔震控制体系的运动方程,方程中给出各塔楼与隔震层之间的阻尼矩阵,并考虑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非线性.通过在上部结构附设粘滞性阻尼器并建立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可以看到在地震发生时由于所设粘滞阻尼器与隔震层的协同工作,建筑物的地震响应有明显改善.研究中对添加了粘滞阻尼器与叠层橡胶支座相结合的混合控制与单纯基础隔震的减震控制效果加以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混合隔震体系可以有效地减小大底板多塔楼结构的地震反应,提高其抗震安全性,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