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居民在出行过程中通过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停车换乘,可缓解部分道路交通压力,但停车换乘不能彻底减少道路交通量,而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出行方式,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系统、促进公共交通发展,为机动车通勤出行者提供了便利。本文结合西安市城市空间格局、交通需求状况以及交通设施供应特征,分析了西安市实施停车换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城市群区域交通需求特征、出行客流特点及其对区域轨道交通开行方案影响的分析,指出区域轨道交通开行方案应根据客流出行的时段特点调整始发终到时刻和间隔、增减列车对数,根据出行客流的区段密度特点调整列车的停站次数和交错停站方式;同时,加强与城市轨道交通和主要公交线路的运营协调,采取灵活的售检票措施,尽可能减少旅客的辅助旅行时间,缩短旅客的出行时间,以便提高区域轨道交通的吸引力和运营商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为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文章以福州市居民出行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福州市居民对交通出行的满意程度,从福州市公交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福州市公交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福州市公交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城市私家车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如严重的大气污染、大面积的交通拥堵、日益加剧的能源消耗等。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组设计了基于大数据的动态出行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路线匹配算法、自动撮合算法和云计算模型等技术手段,结合实时的路网流量数据,为出行者智能地规划最优路径,并将起讫点相同或相近的出行者匹配在同一次出行当中,建议其共享出行,进而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同时降低私家车的出行数量,也为城市居民普及一种绿色出行理念。本文将从设计思路及技术路线对系统的构建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特大城市居民出行决策规律,以居民常规出行方式(步行和乘公交车)为研究对象,以期望效用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居民出行时间价值损失最小为约束条件,构建居民出行行为的马尔科夫决策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在特定的出行范围内,居民出行行为决策与居民的出行时间价值关系密切,出行时间价值越高,选择可靠性高、时间价值实现风险低的出行方式概率越大.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收费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收取标准.现行收费道路费率确定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研究收费道路费率问题时,没有采用系统的方法;二是没有考虑不同用户对收费标准感受能力的差异;三是忽视了政府、道路经营者和道路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一、高速公路费率确定的影响因素 从出行者角度来看,影响收费公路交通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出行需求,出行需求与国民收入、人口数量、家庭拥有汽车数量和居民生活方式等呈正方向变化;二是出行者效用,表示为出行阻抗的负的线性函数,可度量表示出行阻抗的行驶费用、时间费用、安全、舒适性等指标;三是替代运输方式和路网中替代出行路径的服务水平,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会改变出行者对替代路径的效用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定量分析尾号限行对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建立了小汽车尾号限行下的碳排放测算模型.首先分析了尾号限行对小汽车出行量的影响,在假设限号前后小汽车出行量随时间变化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利用历年统计的小汽车日出行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得到限号后的一天内不同时间的小汽车出行量.根据UE准则得到路网中每条路段的分配小汽车流量,再根据格林希尔治模型得到每条路段车流速度,利用TRANSYT 7-F模型推算出每条路段在高峰时段内及全天的碳排放量,从而得到整个城市路网的全天碳排放量模型.最后通过简单的实例对该方法进行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已有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大多以站站停为前提,且固定列车停站时间、将优化时段内旅客人数设为定值,同时只考虑列车单向运营优化等不足。首先,将列车停站时间设为动态值,接着考虑乘客到达率分布,以乘客总出行时间最小及企业生产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引入考虑乘客心理感知的乘客候车惩罚系数,构造了基于动态停站时间的跨站列车非均衡开行方案多目标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基于遗传退火算法的求解流程。最后,以某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算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固定停站时间的站站停方案对比,该方法可节约乘客总旅行时间6.5%、企业运营成本3.7%,优化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网络能吸引路网上的客流,因此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采用效用函数构建平台客流模型,并从网络平台视角刻画轨道交通网络平台的客流状态。追踪中国上海相关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异质性分析、稳健性检验等处理方式,对比分析直接网络外部性效应与交叉网络外部性效应,实证检验直接网络外部性与交叉网络外部性对平台上的客流影响。结果显示:增加站点数量对乘客选择轨道交通出行的意愿影响有限;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平台的客流规模超过平台自身的最佳荷载量,导致乘客数量源源不断地流失。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BRT和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热点,如何使二者协调发展共同服务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通过对BRT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和经济特性的比较,总结客流的影响因素.然后以客流适应性为评价标准,以MNL模型计算时间价值,建立模型,比较在较长重叠的线路上分别采用两种公交方式出行的行人出行成本,判定两种公交方式的客流适应性.最后以成都市规划中的二环路BRT和轨道交通7号线为算例得出BRT线路和7号线客流确是相适应,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11.
当旅行社提供给旅游者的产品是旅游体验的前提成立后,旅行社产品的研究就落在影响旅游体验效用的要素上。借用谢彦君老师旅游世界的框架,结合国内外关于旅游体验要素的研究,将体验要素跟旅行社产品的设计相结合,以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效用。  相似文献   

12.
以海口市公交乘客满意度调查问卷为例,运用交叉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因子分析方法,得到影响乘客满意度的五个主要因子,分析结果可为提高海口市公交满意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交通波理论导出在路段产生拥挤排队时的交通阻抗,并把该阻抗应用到动态交通流分配中,在此基础上建立离散化条件下动态用户最优配流问题的变分不等式模型,并用投影算法求解此模型,给出算例验证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从自助游的概念及其类型入手,指出旅游者消费需求的变迁是自助游产生的必然、深层的原因。通过研究高速发展的自助游对旅行社运行的影响,探讨了在自助游冲击下传统旅行社如何借助此新事物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高铁为代表的快速交通使沿线城市同城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对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形成了一股快速交通研究的热潮。通过文献整理发现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快速交通与都市圈规划、快速交通与大城市空间结构的互动演化、快速交通与旅游业的关系研究、快速交通对沿线旅游业的影响研究等。虽然当前的研究范围很广,但对以高铁为代表的快速交通运行后的旅游营销、旅游地发展和空间优化等方面缺乏前瞻性、专业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济南市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红 《松辽学刊》2007,28(2):53-55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它强调维护环境的生态平衡。促进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旅游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生态城市建设也离不开生态旅游的发展.本文着重对济南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地方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开行组合列车引起的车站间隔时间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组合列车扣除系数的取值范围及对货物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对于单线铁路挖潜扩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成都铁路枢纽现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城际铁路网规划、成兰铁路线客货运量、列车开行方案及特点提出成兰铁路引入成都枢纽方案研究思路,确定成兰铁路由青白江站引入成都枢纽和由广汉站引入成都枢纽两个接轨方案.综合考虑运输组织条件、工程投资、铁路线对城市的影响,以及对既有线运营干扰,对两个接轨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推荐成兰铁路由青白江站接轨引入成都铁路枢纽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代的到来,马尾旅游业也正处于高速发展新时期,作为客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外地游客对马尾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必要高度重视.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运用EXCEL和SPSS18.0分析软件,对不同职业类型外地游客的出游动机、信息渠道、决策过程、旅游偏好(资源偏好、景区偏好)、体验满意度等旅游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从马尾旅游业的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客源市场等角度出发,提出马尾旅游业产品和市场的开发对策,希望能为当地旅游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