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青霉素对香瓜、南瓜幼苗生长和下胚轴插条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青霉素对香瓜、南瓜幼苗生长和下胚轴插条生根的影响 .结果表明 ,3 0 0mg/L的青霉素促进香瓜幼苗和根生长的效应最为显著 ,3 0 0mg/L的青霉素为促进香瓜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促进南瓜幼苗和根生长的最适青霉素浓度为 40 0mg/L ,在 3 0 0~ 40 0mg/L的范围内 ,40 0mg/L的青霉素促进南瓜插条生根的效应最强 .可溶性糖含量都增加 .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问荆(Equisetum arvense L.)是否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化感作用,以黑航、蒙豆、黑河和汇丰4个大豆品种为受体,研究了不同浓度问荆植株水浸液处理后大豆种子萌发率及幼苗形态指标的变化,从而明晰问荆化感作用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强弱,进一步了解问荆化感物质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应用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转译抑制剂环己亚胺为工具的实验表明,CPA诱导绿豆幼苗下胚轴膨大成为愈伤组织的这一形态学效应不受放线菌素D的抑制,但受环己亚胺抑制.电镜观察下胚轴细胞,可发现膨大成愈伤组织的脱分化下胚轴及经100×10-6放线菌素D处理的不脱分化的下胚轴细胞大多为大液泡细胞和无液胞细胞,环己亚胺处理的下胚轴细胞都为无液泡细胞,对照组下胚轴细胞则为分生细胞.研究提示,液泡的形成和发育由长寿命mRNA决定.  相似文献   

4.
应用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转译抑制剂环己亚胺为工具进行的实验表明,绿豆种子中预存mRNA的转译可以受到CPA的调控,表现为诱导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出现新的酶带和幼苗胚轴下端产生膨大并进而形成愈伤组织,对CPA诱导的上述形态效应进行了显微观察.  相似文献   

5.
倪福太 《松辽学刊》2004,25(1):51-53
根-茎过渡区的研究对于双子叶植物的结构(初生维管系统)是极具证明力的.尤其是在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在国际上对幼苗初生维管系统根-茎过渡区的研究有两大学派,一派主张根的外始式星状中柱最原始,茎的内始式真中柱最进化,在两者之间存在一个下胚轴为中始式的根茎过渡区;另一派主张幼苗可分成根-下胚轴-子叶与上胚轴苗等两个单位,上胚轴常似成一种分离的结构,着生在根-下胚轴-子叶的单位上,根和上胚轴间不存在过渡情形.  相似文献   

6.
以哥伦比亚野生型拟南芥种子为材料,利用波长800nm、频率1KHz的飞秒激光对其进行不同功率与时间的辐照处理.经MS组织培养后,统计其发芽率、根长、鲜重,测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过氧化氢酶及丙二醛的含量,研究飞秒激光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的飞秒激光辐照能促进拟南芥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当辐照功率为175 m W、辐照时间为12s时,拟南芥种子的发芽率、根长、鲜重、叶绿素、可溶性糖、过氧化氢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组,此条件下的飞秒激光对拟南芥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几种植物对豚草的生化他感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6种植物地上部分的水浸提液对豚草(Ambrosia artemistiifolia)的生化他感作用,结果表明:白花夹竹桃(Nerium indicum cv.paihua),海酮(Pittosporum tobira),鬼针草(Bidens pilosa),杨梅(Myrica rubra)和大叶桉树(Eucalyptus robusta)的茎叶水浸提液对豚草的发芽率,胚根,胚轴及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番茄幼苗下胚轴系列切段在离体培养及外源IAA、玉米素和TIBA诱导下,其根的发生情况如下:1.外源IAA促进生根,并随浓度升高效应加强。2.外源玉米素对生根影响不大。3.TIBA影响生根,其效应与外源玉米素浓度相关。4.下胚轴系列,第1-3切段难以被启动生根;第4-8切段对外源IAA反应敏感;第9-13切段反应复杂。  相似文献   

9.
应用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转译抑制剂环乙亚胺为工具的实验表明,CPA诱导绿豆幼苗下胚轴膨大成为愈伤组织的这一形态学效就不受放线菌素D的抑制,但不乙亚胺抑制,电镜观察下胚轴细胞,可发现膨大成愈伤组织的脱分化下胚轴琢经100×10^-6放线菌素D处理的不脱分化的下轴细胞大多为大液泡细胞和无液胞细胞,环乙亚胺处理的下胚轴细胞都为无液泡细胞,对照组下胚轴细腻铡为分生细胞,研究提示,液泡的形成和发育由长寿命  相似文献   

10.
离体条件下,番茄幼苗下胚轴系列切段在有外源IAA、玉米素和TIBA时,其不定芽的发生表现出:1.外源IAA和玉米素均促进不定芽产生,玉米素作用大于IAA;TIBA具有较强的促进生芽效应。2.切段形态学两端不定芽形成存在极性现象,IAA和玉米素均可减弱这种极性表现,而TIBA在削弱极性方面作用不显著。3.下胚轴系列切段中不同切段在外源IAA、玉米素、TIBA刺激下,形成不定芽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总体上讲其中部切段为敏感区,上、下部切段敏感性差。  相似文献   

11.
中药种衣剂对大豆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农35”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以及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多福克及中药种衣剂对大豆发芽和苗期各部分生长情况及对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种衣剂处理的大豆标志苗期生长状况的指标,均高于对照;特别是中药种衣剂配方在株高、基部茎粗、干物质的积累及对养分的吸收等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光强对喜树幼苗喜树碱含量及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树碱是我国特有树种———喜树中所含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观察了光强对喜树幼苗各器官中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含量及分配的影响。轻度遮荫(相对光强为全光照的60%)处理30天和75天时叶片、茎及全株的喜树碱含量均较对照(全光照)有所提高,而根的喜树碱含量则是在全光照处理30天和重度遮荫(相对光强为全光照的30%)处理75天时较高。喜树幼苗根和茎的喜树碱产量在75天的重度遮荫处理后增加,而轻度遮荫条件下处理75天时叶片和全株有较高的喜树碱产量。光强也影响喜树碱在喜树幼苗各器官中的分配。  相似文献   

13.
大豆根系和水稻根系土壤的微生物类群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数量次之,真菌数量最少,且根系土壤微生物总数明显高于根外土壤微生物总数.对三江平原大豆根系和水稻根系土壤中的细菌进行分离,根据细菌个体特征、菌落形态特征及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大豆根系土壤中主要分布着芽孢杆菌属、黄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甲基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根瘤菌属6个菌属;水稻根系土壤中分布着微球菌属、黄杆菌属、根瘤菌属、奈瑟氏球菌属、葡萄球菌属5个菌属.同时,探讨了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对大豆和水稻根系细菌数量的影响,明确了根系细菌数量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等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今后大豆和水稻田间施肥,提高粮食产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小麦幼苗根部和离体叶切段遭受PEG(MW=6000)渗透胁迫后叶内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变化,发现渗透胁迫不仅降低叶片中已有的NR活性,还抑制底物NO_3~-对NR的诱导过程。进一步研究表明,幼苗NR的诱导受抑与渗透胁迫下叶内诱导物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从细胞中分离完整性好、纯度高的RNA是进行基因克隆和基因表达研究的基础,不同植物、不同组织的RNA提取难点各异,适宜方法也不尽相同,大豆胚芽富含蛋白质、脂质、多糖、酚类化合物及未知次级代谢产物,其组成成分的复杂性增加了从大豆胚芽中提取高质量的RNA的难度,本文采用了尿素-LiCi法、异硫氰酸胍法及改进的异硫氰酸胍法等三种方法从大豆胚芽中提取了RNA,从RNA的完整性、产率和纯度等方面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发现改进的异硫氰酸胍法是从大豆胚芽中提取RNA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几种大豆色拉油在显微镜油镜中的应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色拉油的折射率、吸光度、透光率和数值孔径四个光学参数与生物教学中传统使用的香柏油相近,并且价格低廉,油镜光学特性好,易清洗,不污染环境,教学效果较好,是香柏油理想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大豆根瘤菌的固氮能力,以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15067基因组的DNA作为模板,采用PCR扩增技术,克隆四碳二羧酸转移酶结构基因dctA的全长序列;将其连入lac启动子下游,构建带有LuxAB基因标记的pTR-Plac-dctA重组表达载体。利用三亲本杂交技术将表达载体转入费氏中华根瘤菌中,构建大豆根瘤菌工程菌株。研究表明,转基因工程菌株侵染大豆幼苗后与出发菌相比,固氮酶活性有了显著提高,为提高大豆产量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发根农杆菌的Ri质粒在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讲述了发根农杆菌的Ri质粒结构功能及生物学特性及其转化产生毛状根的特点,利用发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药用植物诱导产生毛状根、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及药用资源保护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春小麦液膜覆盖栽培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液膜覆盖栽培技术在甘肃省沿黄新灌区春小麦栽培中试验应用,其结果表明,新型土壤结构调理剂-土面液膜喷洒在地面所形成的黑色胶结膜,在小麦出苗至拔节期能有效地起到增温保墒作用,0~20cm耕层土较露地栽培提高0.7~1.2℃,0~40cm土壤含水量提高46.8~158.2g/kg。抽穗后无明显作用,对土壤不产生机械性污染,可使小麦生育期进程提前2~3d,增产率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