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松涛 《科技信息》2007,23(24):529
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目前高校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转型的关键举措。而美术院系人才培养目标也由过去的学习型研究型转向应用型,以适应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目标的转变必须引起教育方式的变革,建设实训中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是学生由知识学习型向社会需求型转化的桥梁。本文提出了美术院系实训中心建设的初步设想,以期抛砖引玉,为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科技组织是学生的民间组织,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呼唤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今天,应将大学生科技组织的定位提高到高校创新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有机组成部分的高度,引导学生克服各种价值性观念偏差,避免负向激励,向大学生科技组织开放学校的各项教育、科研资源,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培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转型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
陶媛 《科技信息》2012,(32):81-81
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的步骤。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由四个要素组成。即共同愿景、党员的自我超越、党员的学习能力和党支部的制度。构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除了建立支部发展计划,明确支部目标,健全支部制度、组织支部学习研讨活动外,还应该积极创新构建途径,如开辟各种渠道,创新党员教育与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强化行动意识、紧密结合专业,创新组织形式等。只有不断创新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才能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才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力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为正 《科技信息》2011,(34):88-88
高校大学生社团是高校第一课堂的延伸,是大学生自发组织、自发活动的团体,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先进性和优秀成果运用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体系,创建新时期高校学习型学生社团,正确引导学生社团积极健康发展,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人生观,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模式下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韩丽萍 《科技信息》2008,(3):171-171
高等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功能也将发生极大的变化;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当前的教育模式优劣以及不同教育模式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点击创新时代——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萌  张宏 《科技信息》2009,(19):121-121,140
培养优秀人才,特别是培养一大批适应时代要求、富于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使命.当前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与方法也必须由传统的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其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正是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和重要环节。本文针对目前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自己在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经历,提出一系列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和科技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树立全新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创造教育,为学生科技活动提供条件,营造科技文化氛围,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可以极大地促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竞赛对我国大学教育改革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种辅助和促进手段。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类创新能力培养的各项大赛,是一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非常好的培养方式。不仅可以激励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培养其创新能力,而且还可以发现许多具有培养前途的拔尖创新人才,激励其脱颖而出。因此,教师加强对本科生创新设计竞赛指导与管理方法研究,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精髓,是新一代中国人成为信息世界主人的基本条件。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过程的培养、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要求教育的内容体现出开放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以博取胜,提供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同时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冲破传统教育中的崇尚经验、崇尚权威的旧教育观念,走出大学生能力培养的误区,以人为本,提供给学生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是依靠强科学技术力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重中之重。高校应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当今时代,人才竞争已成为世界的主题,而人才的竞争关键又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而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随着国家创新战略的提出,创新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命题.高校团学组织是学生中的核心力量,必然会对创新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理顺团学组织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对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对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有着积极地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新世纪的普世价值观,也是新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潜在的创新精神,唤起努力进取的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动力和能力。因此,当前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培养机制的完善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思想教育中不断积累经验,革新陈旧的思想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方法和工作机制,形成科学与务实的思想教育体系,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创新,民族强盛的希望,社会发展的动力,国家兴旺的根本,人类进步的保障。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历史使命,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指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教育,是培养学生不墨守成规、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已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举措。  相似文献   

14.
《创新科技》2018,(11):42-44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平台,是目前社会发展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的核心内容包括围绕一个平台、抓住两面接合、设定三层架构、执行四年培养、开展五类项目,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以创新创业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等为抓手,实施个性化的双创教育,发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应主动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刘光岭  杨阿维 《奇闻怪事》2010,(1):95-98,35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前经济管理类学科教育教学重点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经管专业大学生在创新及实践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其改革思路提出如下建议: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建立现代化实验室,完善教学实验条件;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拓宽实践教学方式;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确保实践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李助南  李萍 《科技信息》2009,(8):331-332
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重点分析了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校建立创新实验室的有益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实验室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条件,建立和完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实验室在创新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我系创建创新实验室的尝试,并针对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运作机制以及管理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其中创新意识是其起点和原动力.体育高等院校要立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大学生科技类社团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学习和激发创新的平台。该文针对大学生科技类社团发展中遇到的社团管理和创新方面的问题,结合TRIZ理论,探讨了其在大学生科技类社团中的应用,给出了基于TRIZ理论的相应解决方案,如分割原理、反重力原理、周期性动作等理念用于大学生科技类社团中。通过将TRIZ理论与大学生科技类社团发展的有机结合,可进一步合理分配社团的组织结构,扩宽社团成员的思维方式,缩短社团创新和创造的时间周期,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