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依托国内“企查查”网站的智慧养老企业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区位熵、局部莫兰指数与线性回归等方法,探讨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的区域集聚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的集聚分布已出现溢出效应且形成六大产业中心;各省份的产业集聚较明显,但省际的产业集聚不够明显;智慧养老的基础产业及工业表现为内陆型集聚,而服务业则呈现沿海型集聚;各省份智慧养老的基础产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企业数量与该省份一二三产业GDP显著正相关,同时第一产业GDP对智慧养老企业数量的正向影响最大;智慧养老产业已形成了长三角融合服务模式、粤港澳协同发展模式、成渝竞争发展模式和京津冀均衡发展模式等空间集群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雨 《科技资讯》2023,(1):246-250
老龄化趋势加强背景下,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具有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的社区居家养老难以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的需求,而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的出现是弥补这一缺陷的关键,对完善我国的养老服务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多地展开了对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该文通过将多中心治理理论与该养老模式契合,分析发达国家多中心治理的经验,发现在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行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这几类参与主体存在职能失灵、专业服务和管理人员供给缺乏、社会组织参与力量不足等问题。该文就如何提升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对该养老服务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3.
孟姝 《科技资讯》2023,(3):249-25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养老服务已成为社会服务的一大挑战。该文分析了现有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大、养老资源负担重、养老服务不完善等问题,探究了在“互联网+”和健康老龄化的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社区养老模式,构建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应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同时提出保障养老服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保障机制,最终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保障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已经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智慧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运用CiteSpace对201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收录的951篇智慧养老相关的中文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智慧养老研究可以划分为起步初创阶段、快速增长阶段、稳步推进阶段,研究热点则主要集中在智慧养老的含义及优势研究、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研究、智慧养老技术服务平台研究以及智慧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在分析智慧养老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文章从信息化技术加速智慧养老、高质量发展与智慧养老的互动关系、智慧养老应用效果评价、智慧养老2.0建设等方面展望了未来智慧养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养老这一新兴养老模式被提出,并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该文首先分析了智慧养老的定义及特点;其次从政府、公众和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客观梳理了智慧养老的发展现状;最后阐述了智慧养老需与智慧社区、智慧医院和智慧城市深度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养老的未来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受到极大的挑战,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服务模式,在我国部分城市逐渐盛行并受到欢迎。本文以红光社区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红光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智慧养老是积极老龄化背景下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传统居家养老服务的一种创新。为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近年来智慧养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当前巴中市智慧养老的发展面临着不少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以智慧城市建设带动智慧养老服务发展、加强智慧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智慧养老政策并推动配套设施建设等措施来推进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以便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了居住方式、消费能力对中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养老保障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支出水平较高的中老年人群体,他们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概率低于中低支出水平的中老年人群体;相较于与配偶、子女共同居住的中老年人群体,独自居住的中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反而不高;以及拥有社会养老、医疗保险的老人更愿意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因此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强的现状,为促进医养结合养老保障模式的更好发展,提高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需要管理部门通过多角度、多方面、多途径寻求解决办法,最大化发挥政府、社区和市场的作用,以及积极引导家庭成员之间人文关怀的提升,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和更多的选择以满足社会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段我国城镇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问题面临老龄化日趋严重,子女赡养能力下降的严峻挑战,本就此进行了分析,提出改变传统的单一,互动型的家庭养老模式,建立“立足家庭,以养老保险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城镇养老模式。进而提出了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大力发 展老年产业,鼓励中低龄老人重新就业等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智囊》2012,(8):8-14
养老社区推进我国养老模式的根本转变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目前我国三种屡本的养老模式。然而,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以及“421”型家庭、“空巢”家庭的增多.  相似文献   

11.
由于当前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等社会历史原因的影响,迈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农村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通过对江苏省杨集村的农户和老年人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当前农村老年人存在着经济来源不足、生活无人照顾、精神慰藉缺乏等方面的问题。要想使得广大农村老年人安享晚年,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家庭养老模式、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积极推动农村社区养老机制建设、切实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2.
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重要举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日益变化,养老重新成为家庭的责任。因此,必须按照现行的政策和条件.不断探索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房养老”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老龄化程度排全国第二的浙江省,能否顺利推行“以房养老”新模式,为此,文章通过对浙江省“以房养老”的实施情况及模式分析,揭示了传统观念的约束、法律法规不健全、房地产市场前景未知、养老服务机构的信用保证和服务质量等问题是推行“以房养老”的巨大障碍,为此提出了“以房养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呈持续加剧之势,关注老年人的居住生活方式,探索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长沙市养老地产开发的可行性和制约性因素分析,进一步提出在开发养老地产的过程中开发商应注重项目选址、主导产品定位、规划设计和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地方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深入,我国城镇人口就业方式发生显著变化,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人员的数量逐年增加,该群体的养老保险参保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过程中存在着企业违反国家规定不为其交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和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人员无力参保、放弃参保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对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认识以及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所致。因此,我国亟待完善养老保险立法,加大落实养老保险制度的监督力度等。  相似文献   

16.
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新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4—2—1家庭结构模式的出现,养老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现行的“反哺式”家庭养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方兴未艾的院舍养老也因其负面作用而受到人们的质疑。文章通过分析二者的不足进一步阐述了社区照顾的起源、发展、内涵以及现阶段我国发展社区照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财政补贴效应理论,考察了新农保制度中政府财政补贴对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影响机制,即政府财政补贴是通过收入调节效应和乘数效应分别影响参保农民的养老金以及参保后的消费水平,并对新农保制度中政府财政补贴影响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力度进行了实证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财政补贴是提高农民养老金领取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利于提升农民的消费水平;但由于地方政府财政补贴数额低、对不同档次的缴费标准给予的补贴差额小,这样的补贴标准不利于吸引农民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因此,完善新农保制度,加大各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使不同缴费档次、缴费年限的补贴程度差异明显化是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使得很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何安置城中村失地农民,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任务。城中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存在保障缺失、制度缺陷、传统养老功能弱化、农民缺乏保险意识等问题。构建城中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应完善土地补偿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保障措施,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定量分析长江中游流域水资源禀赋格局及其与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关系,为流域型自然保护地的合理规划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构建水资源禀赋综合评价模型,结合ArcGIS技术,从数量和密度的角度定量揭示长江中游流域水资源禀赋格局与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关系。【结果】长江中游流域水资源高、较高、中、较低和无禀赋区分别占研究区的2.61%、29.13%、40.01%、18.58%和9.67%,其中高禀赋区位于鄱阳环湖,无禀赋区位于唐白河流域;除地质公园外,其他自然保护地均与水资源禀赋存在较高空间关系,且在不同类型水资源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社会经济价值方面表现的相关性具有明显差异;具有水资源高禀赋的鄱阳南湖和较高禀赋的梁子湖群四级流域自然保护地分布极少,应加强对该地区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管控力度。【结论】结合ArcGIS技术,以自然保护为目标的水资源禀赋综合评价模型能够定量揭示水资源禀赋格局与快速识别其保护空缺现状,有利于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流域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养老保险档案的建立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分析了目前农村养老保险档案所存在问题,探讨了加强农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