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虽然《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没有完成、未成熟的手稿,但是它的思想价值、它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并没有因此而受损。如何把握《形态》的科学观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学界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考察《形态》的三个重要内容——人的本质、实践和交往、历史唯物主义。把握这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对全面体统了解《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现实的生活”为立足点,建立唯物史观,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活”概念有多种内涵,其中生产实践是人生活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之所以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是因为不懂得实践就是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自己称作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阐述了交往是生产的前提,是人的存在方式,交往是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指出物质生产及由此决定的交往形式决定了人们的意识活动和意识形式。现实的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交往形式和交往关系之中,人的本质就体现在其中,而社会是交往活动的结果。交往是世界历史性的。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目的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同社会上的人进行着各种交往,构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础,对于日趋成熟的初中生来说,班集体成员间的关系是他们社会关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与《资本论》的关系问题,是《资本论》创作和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活经历与学术理路的细致考察,不难发现,恩格斯自始至终都参与了《资本论》的创作与传播过程.在《资本论》问世前,恩格斯一直在敦促和资助马克思完成创作,并启发和影响着马克思的写作;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一方面费尽心力地编校和出版《资本论》的后续几卷,另一方面则通过论著保卫和发扬着《资本论》.因此,可以说,在《资本论》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马克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资本论》带有马克思的“印记”,也印有恩格斯的“标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马克思的自由观为基线,试图从历史和逻辑两个方面对恩格斯在《反社林论》中对自由界定的基本内涵加以重新涵定,目的在于清除那些意欲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由概念完全相悖的谬想。应当看到,恩格斯的自由观并不含有决定论的内涵,它也并没有同马克思的自由思想相对立,二者恰恰在“自由即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的公式上有着惊人的几乎一致。对恩格斯自由观进行的审慎的理论研究还表明:恩格斯对“人成为自由以致人可以控制和改变世界”的根源赋予了更多的内容,这不仅揭示了恩格斯思想的独特性,更说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自由观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论精神环境及其他王树彬,蒋国华(一)马克思1843年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说:“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接着在1845年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他们关于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的著名论断,即“人创造环境,同时环...  相似文献   

8.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其中也蕴涵着丰富的工业化理论。本文通过对《形态》的文本解读,从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业化进步意义的分析和工业化负面效应的深刻批判两方面挖掘、归纳他们的工业化思想,以期为当代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提出了一个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系统的哲学纲要,宣布这是他的“新唯物主义”.恩格斯把《提纲》看成是“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马克思、恩格斯后来一直没有放弃《提纲》的观点,始终把它贯彻于自己的研究之中.因此,把《提纲》提出的“新唯物主义”说成是实践唯物主义,并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0.
译者的话     
对于“马克思所遗留下来的极其重要的数学手稿”(《反杜林论》),恩格斯极为重视。但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都未能发表。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中,也包含与数学手稿有关的内容。1881年8月18日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说:“研究了你的数学手稿”,“我向你祝贺”。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具体表现为:它无论哪方面的内容,都离不开人的问题,通篇都表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在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在人的问题上的错误思想的批判中充分表现出来的;其对唯物史观的表述蕴含了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形成唯物史观的基础就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一部巨著。他们在这部著作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纲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3.
革命导师们一向注重对外经济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时,把对外经济关系看作是同以大机器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1857年马克思拟定的写作《资本论》的宏伟计划曾把“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作为六册计划中的两册;在《经济学手稿(1857年~1858年)》《导言》中,马克思在说明了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之后,指出还应当研究“生产的国际关系”,并且认为,应当由专门篇章来研究“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世界市场”等方面的内容。在马克思看来,对外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所有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从分工、交往、劳动、阶级等方面,对所有制的内涵、形式、基础和国家与法的关系作了大量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一)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状况怎么样?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系统观问题。 与古代哲学和黑格尔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使人类系统观达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潜在性特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虽然没有使用现今系统论的一般概念和专门术语,“系统”一词尚未作为一个明确的认识论范畴提出来,然而辩证的系统观点却渗透于他们的整个哲学体系之中。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各种事物系统联系及其整体性的自然观。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16.
“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概念是马克思于一八五九年一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当时马克思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讲的几个时代。”这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首次提出。此后马克思、恩格斯又一再提到这一概念。那么,“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真实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其答案以马克思、恩格斯之间于一八五三年的几封通信以及马克思的两篇文章中可以找出。现将其真实内容以及马、恩对东方的看法简单概述如下:第一、东方社会不存在土地私有制。“但东方各民族为什么没有达到土地私有制……,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和土壤的性  相似文献   

17.
陈建波 《科技信息》2006,(10):75-76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在1845—1846年间与恩格斯合作撰写的一部哲学巨著。本文指出了《德意志意识心态》中交往的四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与民族发展的关系,与共产主义的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本文还阐述了交往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当前我国整个教育事业最薄弱的环节”。与此同时,我们认为,普通中学的生产技术教育更是长期被忽视。现在已经到了值得我们重视而应该提到议事日程的时候了。在普通教育中迸行生产技术教育,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重要内容之一。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数学手稿》的正文和札记中,大量地用到德文“Grenze”一词,目前均译为极限。而数学意义上的“极限”,原文也是“Grenze”。因此有必要搞清楚“Grenze”概念的含义和它的灵活性,以及马克思是如何在不同场合准确地运用它的,这对于我们弄清楚容易被误解也是经常被误解的极限概念,学习《数学手稿》,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第一部著作,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问题的重要坐标。《神圣家族》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共同撰写《神圣家族》,即追问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撰写《神圣家族》时思想为什么能达成一致。深入考察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历程可以发现,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为二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动力,而对人民的同情与尊重则始终是二人思想发展的根本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