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合成了铽、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N-HPA)和三苯基氧化膦(TPPO)的稀土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初步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配合物Tb(N-PA)3(TPPO)2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铽、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引入第二配体三苯基氧化膦后,敏化了铽离子的发光,配合物的发光强度显著增加,Tb(N-PA)3(TPPO)2三元配合物有较好的荧光性.  相似文献   

2.
首次报道了以芳香胺为氨源,通过双齿含氧配体L2修饰Co2(CO)8催化环氧化合物的羰化酰胺化反应,一步合成β-羟基酰胺化合物的方法.在温和的条件下(60℃、CO 3.0 MPa、6 h),以L2修饰的Co2(CO)8作为催化剂,能够实现环氧丙烷和苯胺的羰化酰胺化反应,得到收率为64%的3-羟基-N-苯基丁酰胺目标产物;该催化剂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底物普适性.其中,双齿含氧配体L2通过双氧水氧化双齿膦配体Xantphos (9,9-二甲基-4,5-双二苯基膦-氧杂蒽)制得.  相似文献   

3.
对单羟基苯基卟吩[ 5- ( 4- 羟基苯基) - 10, 15, 20- 三苯基- 21H, 23H- 卟吩( H2TPPOH) ] 和多羟基苯基卟吩[ 5, 10- 二( 4- 羟基苯基) - 15, 20- 二苯基- 21H, 23H- 卟吩(H2TPP( OH) 2) 、 5- 苯基- 10, 15, 20- 三( 4- 羟基苯基) - 21H,23H- 卟吩( H2TPP( OH) 3) ] 的分离方法作了改进.实验表明, 分离各种羟基苯基卟吩, 产物纯度高,分离效果好,并可节省大量洗脱剂,缩短了柱分离时间 同时,还考察了配料比, 吡咯溶液的滴加速度和操作方式对合成各种羟基苯基卟吩产率的影响采用3:1.05:4( 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 吡咯,摩尔比) , 3 min 滴完吡咯溶液,强烈的电动搅拌, 可提高H2TPPOH 的收率.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温水热法合成一种新型钨-氧簇化合物[Ni(en)32 (BO3)(WO4)2(3H3O). X射线 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属三方晶系, P-3m1空间群, 晶胞参数a=b=0.9335 (13) nm, c=1.2536(3) nm, α=90°,β=90°,γ=120°,V=0.9461(3) nm3, Z=1, Dc=1.912 Mg/m3, μ=7.104 mm-1, F(000)=53 4, R=0.0323, RW=0.1459.  相似文献   

5.
以质量分数30%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钼酸铵和四甲基氯化铵为原料,室温下采用常规的水溶液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含有过氧与超氧基团的十核钼酸四甲基铵盐[N(CH3)44[Mo10O18(OH)4(O2)10(O2)2]·6H2O,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表征及X线单晶结构分析.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443(16)nm, b=1.168(12)nm, c=1.693(17)nm,β=99.32(3)°, V=2.814(5)nm3, Z=2, Dc=2.441 g/cm3, R1=0.035 6, wR2=0.105 0(I>2, GOF=1.087.其阴离子呈中心对称结构,包含2个键长为0.114 5 nm的超氧基团和10个键长为0.143 5~0.148 1 nm的经典过氧基团.此化合物溶于水不稳定,但在室温下能稳定存在于固态,并能迅速将I- 氧化成单质I2,表明了该化合物由于结构中过氧和超氧基团的存在而具有强氧化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量子化学PM3方法优化得到亚苯基乙烯撑二聚物的稳定结构,利用ZINDO-SOS∥PM3方法对它们的电子光谱及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NLO性质,亚苯基乙烯撑二聚物随着苯环的增加二阶NLO系数增大,其最大吸收光谱红移.  相似文献   

7.
采用DFT/B3LYP方法对三-(五氟苯基)咔咯锰配合物(TPFC)Mn(Ⅲ)与DNA的4种碱基以及碱基对的轴向配位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以相同碱基的不同原子作为配位原子时,与(TPFC)Mn(Ⅲ)的配位能力不同,其中氧原子的配位能力强;(TPFC)Mn(Ⅲ)主要以插入的方式与A=T和C≡G碱基对结合;无论是插入结合,还是外部结合,A=T碱基对中A的配位能力强于T,C≡G碱基对中G的配位能力强于C.  相似文献   

8.
 使用简便、易得的3-(4-甲氧基苯甲酰亚甲基)羟吲哚和3-(4-氟苯基氨基)-2-环己烯-1-酮为原料,在乙醇钠和乙醇的共同作用下,一步合成得到5-(4-氟苯基)-11-(4-甲氧基苯基)-1H-吲哚[2,3-b]喹啉-1-酮化合物。通过单晶X衍射法确定其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c,分子量Mr=537.57(包含1 分子溶剂DMF),晶胞参数a=1.44352(3) nm,b=2.6027(3) nm,c=0.93423(8) nm,V=2.6917(4) nm3,Z=4,晶胞密度Dc=1.327 Mg/m3,吸收系数μ=0.093 mm-1,单胞中电子的数目F(000)=1128。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终的偏离因子为R=0.0631,Rω=0.1535。在晶体结构中新形成的含氮六元杂环近似于平面结构。  相似文献   

9.
钠快离子导体Na2.5Zr2-xTiSi1.51.512.0系统x=0-2.0的化合物,由NaPO-ZrO-ZrP-SiO-TiO为反应的起始原料,在900℃-1200℃的高温下反应数小时至二十小时制得。系统化合物的相变关系已探明,并测定了有关的单纯相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电率以及电导激活能。相当于起始组成为Na2.5Zr1.0Ti1.0Si1.51.512.0的单纯相(标为2.51相)在300℃时的导电率σ300=1.85×10-2(Ω·cm)-1,其电导激活能为23.64kJ/mole,相当于起始组成为Na2.5Ti2.0Si1.51.512.0的单纯相(标为2.52相)在300℃时的导电率σ300=0.46×10-2(Ω·cm)-1,其电导激活能为28.89kJ/mole.  相似文献   

10.
合成并用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一个新的化合物[C(NH2)3]2{[MoO(H2O)C2O4]2(μ-O)2}·2H2O,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中存在金属Mo-Mo键,通过计算知道钼原子是+5价的,两个钼氧八面体是共边连接的,每个钼上有一个螯合的草酸根,而胍作为阳离子存在于晶体中,参与构筑有特色的氢键网络。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 a=0.7956(2)nm, b=1.8996(4)nm, c=1.2832(3)nm, β=106.78(3)o, V=1.8568(7)nm3, R1=0.0243, ωR2=0.0672.  相似文献   

11.
用溶胶 -凝胶 (Sol_Gel)法制备了含对硝基偶氮苯酚 (NHA)和分散橙 3(DO3)生色团的两种掺杂型有机 /无机复合非线性光学 (NLO)材料 ,并通过FTIR、1H_NMR、UV_VIS、DSC和二次谐波信号 (SHG)测量等方法对它们的制备过程和NLO性能进行了考察 .实验结果表明 :两种掺杂型聚合物膜的最高掺杂量分别为w =7.2 %和w =11.3% ;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d33)值分别为 2 .91× 10 - 8esu和 6.14× 10 - 8esu ;两种聚合物膜的常温稳定性都较好 ,90d后d33 值都能保持其初值的 85%以上 ,373K下 10h后d33值也能保持其初值的 50 %左右 .  相似文献   

12.
在pH 5.5的0.1mol/L(CH2)6N4-HCl底液中可获得铟(Ⅲ)-荧光镓体系灵敏的络合吸附波。测定铟的线性范围为1.0×10-7~1.0×10-5mol/L,检测限达8×10-8mol/L, 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的组成为铟∶荧光镓=1∶2,条件形成常数β=3.6×1013,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1ks2ks3分别为4.4、1.74、10.8s-1,并研究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矩阵方法, 描述了二元域F2上一般线性群GLn(F2< /sub>)(n≥3)到任意域K上一般线性群GLn(K)的同态形式. 当Ch K≠2时, 给出 了GL3(F2)到GL3(K)的同态形式, 并证明当n≥4时, GL n(F2)到GLn(K)的同态是平 凡的; 当Ch K=2且n≥3时, 给出了GLn(F2)到GLn(K) 的同态形式.  相似文献   

14.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颖的Pr(Ⅲ)配合物[Pr(pda)0.5(nbca)2(H2O)2](pda=间苯二乙酸,nbca=5-硝基[1,1'-联苯]3-羧酸),并利用元素分析、X-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12/c1,a=2.726 38(13)nm,b=1.010 66(5) nm,c=2.143 87(10)nm,β=94.258(1)°,V=5.891 0(5)nm3,Z=8.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在该配合物中pr3+离子是1个8配位的配合离子,2个配体作为间隔物将稀土金属离子Pr3+链接形成[-Pr-pda-Pr-nbca-]nZ字形链,由5-硝基[1,1'-联苯]3-羧酸羧基的桥连支撑将1维链拓展为2维(6,6)波浪网面.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法合成Cu3(BTC)2晶体,应用3种不同硅氧烷分别对Cu3(BTC)2晶体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并进行XRD、疏水性能和FI-IR表征。将晶体填充到PDMS/PEI复合膜内制得填充膜,以CO2渗透通量和CO2/N2分离因子为指标对其进行评价,最后使用最佳改性材料K-Cu3(BTC)2对填充膜进行填充率影响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Cu3(BTC)2晶体成功改性且晶型未被破坏;在实验考察范围内,Cu3(BTC)2改性后的填充膜比未改性时渗透通量减少9.62%,分离因子提升21.13%;填充率为20%时,填充膜的渗透通量与分离因子分别比填充率为10%时提升16.57%和9.01%。  相似文献   

16.
以分析纯La(NO33·6H2为O、Sr(NO32、Co(NO32·6H2O和Fe(NO31·9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La0.6Sr0.4Co1-xFexO3-δ(LSCF)超细粉体。采用X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超细粉体的结构和形貌进行测定和表征。结果表明: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可一步合成粒径为30~70 nm的LSCF超细粉体,且随着Fe3+含量的增加,衍射峰值向低角度方向略有偏移。对超细粉体的烧结性能、热膨胀性能及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粉体在1 100℃下烧结2 h,其相对密度达到97%。热膨胀系数随x(Fe3+含量)增加而增大,由x=0.1时的8.42×10-6K-1增大至x=0.5时的9.56×10-6K-1。直流四端子法电导测试表明: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200~800℃)出现极大值,最大值可达950 S/cm,在500~700℃范围内,电导率均在200 S/cm以上,能够很好地满足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对阴极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利用2进分解技术研究了一类多线性平方函数的连续性,建立了多线性平方函数在加权Morrey空间上的有界性,即当所有pi>1时,Lp11)×…×Lpmm)→L<sup>p,κ(υω),当某个pi=1 时,Lp11)×…×Lpmm)→WL<sup>p,κ(υω).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金刚石压腔(DAC)和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XRD)技术, 研究天然黑柱石单晶室温下的高压结构稳定性和压缩性, 实验最高压力为39.5 GPa。实验中观察到黑柱石在19.2 GPa 时从斜方晶系α相(空间群Pnam)转变为单斜晶系β相(空间群P21/a), 转变过程中晶胞体积没有明显的不连续变化。利用Birch-Murnaghan状态方程, 对黑柱石单胞体积随压力的变化关系(P-V)进行拟合, 得到α相黑柱石状态方程参数为K0=118(4) GPa, V0=671.9(5) A3, K0′=6.6(7); β相黑柱石初始相变压力Pr=19.2 GPa, 状态方程参数为Kr=157(3) GPa, Vr=599.3(6) A3, Kr′=4 (固定)。此外, 确定了α相和β相黑柱石的轴压缩系数, 并从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压缩性各向异性的角度讨论相变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