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学技术与文学相互影响,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学艺术的繁荣,相互影响日益加大.本论述从科学技术增加了文学的载体、丰富了文学的内容、扩大了文学的创作群体、调整了文学的评价尺度、改变了文学的价值观念、简化了文学的创作思维、变革了文学的创作方式、拓宽了文学的叙述方式等方面论述了科学技术对文学的影响;从文学对科学技术的传播、引导、反思等方面论述了文学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学活动之所以能够生成审美价值,是因为文学活动本身提供了审美活动发生的三个条件,或者说文学活动可以满足审美意识、审美观念的三项原则——感性的原则,形式的原则,非利害(或距离)的原则。文学的审美价值形态主要有文学的美、文学的丑、文学的崇高、文学的悲剧性、文学的喜剧性等。从广义认识论的角度看,文学的审美价值属于"感性的认识",文学的非审美价值属于理性认识,它们在文学活动中既可能相互分离,又可能相互伴生、甚至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3.
美国文学是源起于欧陆文学还是源于被殖民化的北美印第安传统文学,一直是困扰文学史家们的问题。美国文学的殖民史印证了美国文学作为北美“主流文学”对印第安传统文学——“弱势文学”的归化及其与欧陆文学的异化,最终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学的过程,昭示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文化间文学相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新三十年文学"的发展频频受制于政治、商业和电子媒介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文学与政治、90年代文学与商业、当下时代文学与电子媒介这三个维度大致勾勒出了"新三十年文学"的生态面貌.80年代文学以1985年为分界线,之前是文学与政治的合谋期,之后文学与政治走向疏离;90年代文学背离纯文学传统,投入到商业的怀抱中;当下时代文学受电子媒介影响,进一步走向式微,甚至有人宣布文学已死亡,但文学的终点也正是文学的起点.  相似文献   

5.
网络技术对文学活动的影响具有二重性。网络为文学创作、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交流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网络也为文学活动设置了新的障碍,文学也受到了更加有力的监控,网络中的文学自由具有乌托邦性质。网络与文学自由的关系实质指向的是人的自由,人类只有以人文主义情怀经营技术,才能获得文学与自身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文学历经了四个时代:黑铁时代、青铜时代、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现今,文学的黄金时代逝去,文学的白银时代来临.相比于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的文学贬值了.白银时代的文学不再是高雅文化的代表,失去了社会的娱乐领导权,没有了赖以支撑的社会理想,难以再造自己的经典,文学无可挽回的衰落了.文学的衰落并不意味着文学的消亡,文学与人的存在相始终,这也是文学无可怀疑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文学杂志的出版传播与文学生产同源同质。《文讯》是台湾当代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办刊近三十年为台湾文学写史,是台湾当代文坛的镜像。它以书评的动态方式塑造文学经典、记载文学生产,以"每月新书"等栏位铺陈文学出版,兴递文脉传播文化智慧为人文出版社立传,策划专题研究文学出版,推出文讯丛刊、承接专案为文学出版增值增量、积累经验,是台湾文学出版的亲历者、推动者,文学传播范式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8.
文学的价值、意义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遭遇困惑和质疑,尤其是先锋文学对文学的重新阐释与解读,一度让文学找不着北,本文试图通过对先锋文学对故有文学形式的改革与其对故事的背弃与回归来证明,文学依然是意义之维,无论何时何地文学是我们内心对语言、形式及其内核的一次探访,任何一叶障目的做法都不可能涵盖文学的所有光彩。  相似文献   

9.
泰国古典文学包括宗教文学、宫廷文学和民间文学。泰国古典文学可以分为萌芽期—素可泰王朝时期文学、发展期—大城王朝文学、动荡期—吞武里王朝时期文学、繁荣期—曼谷王朝时期文学。泰国文学体现出文化移植、宗教色彩、宫廷制造三个特点,它具有相当强的文学包容性,在把其它国家经典作品移植过来时,与泰国文化嫁接,从而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膨胀,发动侵略扩张战争,日本文学卷入民族主义的漩涡。在"日本浪漫派"理论、"国民文学"论和"近代超克"说等民族主义文学理论的指导下,展开了一系列服务于侵略战争的文学活动,出现了"大陆开拓文学"、"满洲文学"、"兵队文学"、"笔部队文学"和"皇民文学"等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文学。15年战争中的日本文学,全方位地服务于侵略"国策",日本文坛几乎整体沉沦。  相似文献   

11.
文学价值论旨在突破和超越文学认识论局限,从而对文学观及其文学理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文学价值论强化了文学的价值观的地位和意义;文学价值论对文学观的历史建构和逻辑建构,奠定了文学价值观的历史传统和系统结构基础,促使文学观更新和转换,推动了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革命".  相似文献   

12.
传播视域下文学与媒介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媒介文学化”与“文学媒介化”两个维度。考察新世纪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发现,“文学媒介化”借助于新媒介(网络与手机)得到了大力彰显。网络文学与短信文学既是“文学媒介化”的结果,也是“文学媒介化”的“新宠”。“文学媒介化”不仅使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也使短信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更,从而在整体上促使新世纪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变迁。  相似文献   

13.
在时间的流光中,文学史的影子越拉越长,文学史观念在变,文学史叙述随之而变;从进化论到革命论到启蒙论再到现代性,文学史观一直在非此即彼、解构建构的二元思维中腾挪闪跃,文学史面孔如同川剧中的变脸,变化万端,抽取、扭曲、遮蔽现象在所难免。当下,经历过一段时期的疯狂生长之后,文学史写作步入到一个常态的缓慢生长期。摒弃过去的同一性知识结构,在多元的差异化言说中,文学史叙述不断开辟新的话语范式,与创作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论郭沫若的翻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沫若是一位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翻译家。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特别是诗歌翻译与戏剧翻译的成就,不但影响着创造社,也影响着一个时代的译坛和文坛。对郭沫若翻译思想的研究,将有助于对“五四“新文学及“五四“翻译文学的研究,也有助于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及现代翻译文学史的梳理。  相似文献   

15.
审丑并不隶属于审美,而是和审美共同构成感性学范畴.由此来观照西方文学史就会发现,整个西方文学史的发展始终徘徊于审美和审丑之间,而不是像"和谐派"美学家们所认为的那样,把西方文学史分成"古代朴素的和谐美、近代对立的崇高(或反和谐的丑)、现代辨证的和谐美".同时,这种从感性学的角度来分析文学史的方法,也避免了人们在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后,又陷入了把文学史等同于关于主体自由的哲学史误区.  相似文献   

16.
革命文学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独特的一个历史性存在,革命文学理论家的话语姿态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极为先锋,力图以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来颠覆"五四";革命文学作家的文学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作品的消费性迎合了时代情绪与读者需求;革命文学立足于上海的文化语境,与当时的现代都市文学、通俗文学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层的文学共生场.  相似文献   

17.
本体论上的文学是对时空中的"我"的一种整体观照,它是一种解构的反思,是一种存在的敞亮。以此来反思鲁迅的"文学的自觉",就需要对其重新界定与诠释。当代文学由此而得到的启示是文学不会死亡。  相似文献   

18.
科技腾飞与文学发展是全球语境中的一个重要话题。针对这一话题主要有两种观点:持悲观论调者认为科技腾飞导致文学终结;持乐观论调者认为科技腾飞带来文学进步。究竟谁是谁非是理论界亟待解决的关系到文学及其研究是存在还是消亡的根本性问题。本文认为科技腾飞既没有导致文学的终结也没能带来文学的进步,而是推动了文学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表现为:一,现代科技媒介与制作方式为文学发展拓宽了空间,生产了新的文学种类,为文学大家庭增添了新成员;同时也改变了文学的活动方式。二,新的文学种类的出现、文学活动方式的改变以及高科技时代的后现代语境,使文学的价值功能发生变化,从而赋予文学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大众的、消费的品格。  相似文献   

19.
近代维新派文学家从政治改革的根本目的出发提倡文学改革,既提高了文学的地位,促进了文学理论与创作的发展,提供了时代特点鲜明的历史经验,又使文学过多地带上了非文学的色彩,在理论和创作上都留下了值得反思的教训。维新派文学家在文学与政治之间选择与判断的两难,反映了中国近代文学在中西古今交汇嬗变之际的艰难处境。  相似文献   

20.
《批评的概念》是韦勒克继《文学理论》之后侧重于文学理论问题的澄清、继续探讨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方法的学术专著.宏阔的学术视野是其文学研究与批评的基础,历史主义精神、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眼光体现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二者共同构筑了韦勒克平实缜密而不失机敏幽默的批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