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藏文信息处理中,实现藏文字符排序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判断藏文音节,而藏文音节判定的关键是对音节构件的识别.文章在借鉴藏文传统语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语言学、计算机理论和统计学等知识,介绍了藏文音节的组合形式与特征,规则等问题,以藏文国际标准编码体系为依据,根据音节组件的约束关系,分析了藏文音节七元组的组合规则与类型,有利于藏文音节字符构件的研究和七元组类型的分析、识别与处理.  相似文献   

2.
藏文字有着独特的构字规则,组字部件的自动识别在藏文字、词、句层面的信息化处理有重要的应用。文章提出的藏文字部件自动识别方法理念为,现代藏文字按其第一个部件字符的不同分成5种结构类型,每一种类型又按其字长分为若干个子类,在每个子类中定义各字的部件识别算法,最后在藏文组字部件识别的基础上,给每个部件赋予序值,实现藏文字的有效排序。  相似文献   

3.
藏文基字是藏文字符的核心构件,能够在藏文音节结构中准确地识别基字,不仅有利于解析藏文字符的构件,对实现藏文排序算法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据藏文文法,严格遵循现代藏文音节字的结构特征,设计了现代藏文音节字的基字识别算法,并对不符合现代藏文构字规则的高频字进行了特殊处理,设计实现了现代藏文音节字的基字识别软件。该软件对18785个现代藏文音节字进行测试,识别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4.
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可以准确地掌握藏文音节字中表意字的使用频度。文章以1亿5千万藏文字符的藏文平衡语料库——大型藏文基础语料库为统计源,提出了非藏文字符和93个特殊藏文字符作为音节分隔符来识别藏文音节字的方法,设计实现了藏文音节字频次统计软件,并从不同的角度对统计结果和错误音节的类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国际藏文编码标准,分析基本集变长序列码与藏文音节的映射关系,描述以前导字符、组合字符及元音构成变长码序列的规则,从而提出藏文音节结构的拉丁文转写模型,实现了通用的转换组件.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有的藏文字丁特征提取方法——图像投影法和方向线素法,运用分形矩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矩的藏文字符特征提取方法.用该方法提取的特征有效地反映了藏文字丁的局部和全局特征,减少了图像中像素位置变化给识别部分带来的负面影响.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藏文字丁极多而造成的误识率高的缺点,并且解决了由于特征向量维数较多造成的运算速度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藏文拉丁转写是指不必理解藏语词、句语义的情况下,按照读音将藏文字符号影射为拉丁字母符号。用于表述藏文信息的方法.文章针对藏文文字和书写特点,借鉴国际藏学领域藏学专家通用的拉丁转写方法,以信息处理为研发目的,在Linux系统输入法机制下,定制藏文输入字符的选取原则、外码设计原则;基于rfinput输入法服务器确定藏文拉丁转写输入法实现模型、处理模块的分析设计及藏文特性处理等几个部分.[摘要]藏文拉丁转写是指不必理解藏语词、句语义的情况下,按照读音将藏文字符号影射为拉丁字母符号。用于表述藏文信息的方法.文章针对藏文文字和书写特点,借鉴国际藏学领域藏学专家通用的拉丁转写方法,以信息处理为研发目的,在Linux系统输入法机制下,定制藏文输入字符的选取原则、外码设计原则;基于rfinput输入法服务器确定藏文拉丁转写输入法实现模型、处理模块的分析设计及藏文特性处理等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根据小字符集编码特征和藏文正字法规则,并通过占位辅音和非占位辅音在组合字符中的规则来判定组合字符的构成.组合字符的结构确定后,再参照藏文正字法的知识,最终实现现代藏文音节结构的判定以及各部件的识别.  相似文献   

9.
藏文字符分割是藏文印刷体识别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高精度的字符分割是图像文本识别的主要因素,分割的效果直接影响最终的识别.该文通过研究藏文字形结构和文本图像分割技术,提出了投影法和连通域分割法相结合的藏文音节分割方法.在不同的喜马拉雅字体文本图像上分割测试准确率达99.31%,在卷积网络模型上藏文音节识别准确率比字丁高2.7%,表明藏文音节分割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藏文字处理领域对藏文校对功能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基于音节的藏文文本校对方案对藏语音节规则的详细描述.采用统计方法对藏语音节的搭配规则等做了探索性的研究,创建了音节及音节搭配规则等多种知识库,以这些知识库为基础进行音节模式匹配查错.设计实现了音节规则模型与音节库模式匹配方法相结合的音节级查错.通过借鉴藏文传统语法理论、现代语言学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学理论等知识,介绍了藏文文本校对的设计思想,给出了藏文文本校对系统的组成原理、关键技术及可操作的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音节的查错方案是可行的.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藏文智能校对软件提供了所需的规则特征集和统计语料等基础性的研究资料.也为将来实现基于词、语法和语义层面的校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际标准实现藏字处理一直是藏文信息处理的难点,OpenType字库的实现解决了该难点,微软Vista操作系统的推出,把藏文等几种少数民族文字的处理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Vista自身只带了一个藏文白体字库,不能满足用户对字体的需求。文章分析了OpenType特征标记在藏文字库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设计OpenType藏文字库。  相似文献   

12.
目前各种教育游戏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层出不穷的打字游戏,使用户能够熟练掌握各种键盘输入技能,有效激发了用户学习文字的兴趣。文章设计了基于Flash的藏文字母打字游戏,实现了藏文字母的输入、判断、计时和成绩输出等功能,输入法采用微软的Himalaya藏文输入法。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关联规则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利用事务数据库中的销售数据和SQL Server 2008 DataMining Add-Ins for Microsoft office 2007工具挖掘顾客购买的商品之间各种有趣联系,帮助商家制定营销策略,最终向每个顾客提供一组正确的推荐信息,从而改善客户的购物体验,增加总的销售额。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办公套件是人们日常应用最为广泛的信息处理软件之一,作为藏文信息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符合藏文应用习惯的办公套件产品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开源项目OpenOffice.org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成熟,为藏文办公套件的研制与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文章以讲述0penomce.org为源代码基础,采用藏文编码字符集国家标准,并支持藏文书写和编排习惯的藏文办公套件研发的思路,研究和分析了OpenOffice.org的本地化框架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刘万斌 《科技信息》2010,(21):J0211-J0212
提出了在中小型化工工程项目进度的动态精确控制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利用Excel、Vroject等常用Office软件,低成本、高效率实现项目进度的动态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办公套件是人们日常应用最为广泛的信息处理软件之一,作为藏文信息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符合藏文应用习惯的办公套件产品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开源项目OpenOffice.org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成熟,为藏文办公套件的研制与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文章以讲述0penomce.org为源代码基础,采用藏文编码字符集国家标准,并支持藏文书写和编排习惯的藏文办公套件研发的思路,研究和分析了OpenOffice.org的本地化框架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详细分析了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西南区岩性油藏形成过程之间的耦合关系,认为青藏高原隆升具有"早弱晚强"的构造活动特征;相对于构造圈闭而言,隆升I阶段更利于岩性圈闭的形成,岩性圈闭发育早而且多期次发育;3期原油充注分别对应于隆升I期的B阶段(E_3~2)、II期的C(N_2~1)阶段和E阶段(N_2~3),配合沸腾包裹体群的发现,说明该区油气成藏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青藏高原隆升所产生的远程构造应力。高压系统内的烃源岩进行"突发式"排烃,经开启的断裂向常压系统内运移和聚集。青藏高原隆升晚期强烈构造活动是柴西南区岩性油藏形成的主要成因,可以判断在这种"自我封闭"的高原咸化湖盆内岩性油藏的富集主要受控于断裂输导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利用automation技术基于MFC库开发C++自动化客户程序;指明了自动化客户端和组件端的IDispatch接口通讯的实现;阐述了利用Microsoft word录制宏以得到VBA代码,并完成VBA到C++的转化。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只需编写少量代码,便可在自主开发的应用程序中融入Microsoft office的强大功能,从而实现应用程序复杂的自动化文本、数据处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煤与瓦斯突出的构造物理环境及其应用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将构造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对地质构造控制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指出煤与瓦斯突出构造物理环境由构造组合特征、构造应力场、构造煤和煤层瓦斯四因素组成,探讨了煤与瓦斯突出构造物理环境各种因素控制突出的机理,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构造物理环境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控制地质构造带煤与瓦斯突出,为地质构造突出危险性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工程实践证明,利用煤与瓦斯突出构造物理环境可以对煤与瓦斯突出进行准确地预测.  相似文献   

20.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Major progress,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recent investig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uplift processes and resulting environmental changes a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briefly, which especially covers the National Tibetan Research Projects of the Chinese Eighth (1992-1996) and Ninth (1997-2001) "Five-Year Projects". The Tibetan Plateau uplift is a complicated multiple cyclic process. The Gangdise and Himalayas began to uplift in the Middle Eocene and Early Miocene respectively, while the main part of the Plateau merely underwent corresponding passive deformation and secular denudation, resulting in two planation surfaces. The third and also the strongest uplift involved the whole Plateau and its marginal mountains commenced at 3.6 Ma. Successive Kunlun-Huanghe movement at 1.1-0.6 Ma and Gonghe movement at 0.15 Ma raised the Plateau to its present height. The Asian monsoonal system and Asian natural environment formed in response to these tectonic uplif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