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阐明牦牛(Bos grunniens)乳的脂肪酸组成特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了牦牛乳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共轭亚油酸(CLA)、亚油酸(LA)的含量,并与普通牛乳、水牛乳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试验乳样中均可检测出10多种主要的脂肪酸组分,比例最高的为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和肉豆蔻酸,其比例在牦牛、水牛和奶牛之间存在差异;牦牛乳中总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显著高于水牛乳和普通牛乳(P0.05);牦牛乳中CLA含量显著高于水牛乳和普通牛乳(P0.01),但普通牛乳中LA含量显著高于牦牛和水牛乳(P0.01).结果提示,与普通牛乳相比,牦牛乳中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高含量的CLA,赋予其更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2.
麦洼牦牛肉和高山牦牛肉品质差异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地区牦牛肉食用品质及营养品质之间的差异,以四川红原县麦洼牦牛和西藏当雄县高山牦牛背最长肌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了两种牦牛肉的食用品质、营养品质、氨基酸以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宰后成熟过程中,两种牦牛肉p H、L*值和a*值均无显著差异,麦洼牦牛肉b*值显著高于高山牦牛肉(P 0. 05);高山牦牛肉嫩度和保水性均优于麦洼牦牛肉;两种牦牛肉水分、蛋白质以及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且麦洼牦牛肉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高山牦牛肉(P 0. 05);与高山牦牛肉相比,麦洼牦牛肉具有更好的氨基酸组成和更高的营养价值,且重要脂肪酸含量或比例也均极显著高于高山牦牛肉(P 0. 01).综上所述,麦洼牦牛肉虽然食用品质不及高山牦牛肉,但其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放牧条件下牦牛泌乳若干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草季节放牧条件下78头四川麦洼牦牛泌乳生理特性作了研究.麦洼牦牛需有犊牛的吮乳刺激才能引起排乳反射,一般为两期,全奶牦牛潜伏期分别为48.8±14.1和56.1±15.1秒,差异极显著(P<0.01).Ⅱ期乳脂率和乳脂小球数极显著高于Ⅰ期.全奶牦牛的日挤乳量为1324±473ml,Ⅰ期占73.8%.泌乳一年以上的半奶牦牛有些Ⅰ期即可将乳排尽,排乳反射的潜伏期明显短于全奶牦牛,日挤乳量为576±37lml,Ⅰ期占83.7%.半奶牦牛的乳蛋白和乳脂含量均高于全奶牦牛(P<0.01).  相似文献   

4.
牦牛乳中几种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麦洼牦牛乳中几种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全奶牦牛乳中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力(单位/ml乳)为8494±3622,碱性磷酸酶(AKP)为22.6±27.6,谷草转氨酶(GOT)为14.7±11.6,淀粉酶(Amy)为197.5±141.9。γ—GT活力同乳蛋白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泌乳一年以上的半奶牦牛乳中γ—GT和AKP活力极显著高于全奶牦牛(P<0.01)。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猪、奶牛沼液的矿物质成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1CP-OES)测定微量矿物质元素,玻璃电极法(GB6920-86)pH计测定pH值,将所得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沼液中P、Fe、Co、Mo、Ni、V、Sn、Ba、Be、Ti、Cu、Mn含量猪养殖场显著低于奶牛养殖场(P<0.05,P<0.01),而B含量猪养殖场显著高于奶牛养殖场(P<0.05,P<0.01),pH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奶牛沼液的矿物质营养价值高于猪沼液.  相似文献   

6.
对地处海拔3 300 m的甘南某牧场的30头牦牛的7种矿物质元素、6种血液学指标和10种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参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甘南牦牛血液中Cu、Fe、Se的含量高于正常参考值.被毛中的元素含量都与参考值相近(除P以外);血液中Fe、P、S(P<0.01)的含量均高于被毛中的含量.Hb、MCH、MCHC含量均高于参考值.SOD、GSH-PX、Crt、Chol高于参考值、CAT、BUN略低于参考值.  相似文献   

7.
牦牛乳的凝乳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麦洼牦牛乳的若干凝乳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与中国荷斯坦牛乳作了比较,全乳加入凝乳酶后,所测定的牦牛个体乳样均能正常凝乳,而中国荷斯坦牛乳中有35%的样品无法凝乳,降低牦牛乳的pH值或在全乳中加入CaCl2(20mg/100ml乳)可显著减少凝乳时间,-20℃保存一个月的牦牛乳样无法正常凝胶,提示凝乳与酪蛋白微团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同一时间采集的全奶牦牛与半奶牦牛乳的凝乳时间未见明显差异;牦牛乳的凝乳时间与乳的常规厉分含量及乳蛋白组成之间也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由于牦牛中未检测到象中国荷斯坦牛那样无法凝乳的个体,这一特点使得牦牛乳更适合制作乳酪,实验还对牦牛凝乳后的酶乳清、凝乳酪蛋白进行了电泳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DIO2基因调控牦牛骨骼肌发育及肌纤维类型组成的潜在功能,克隆DIO2基因CDS序列并进行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比较分析其在牦牛骨骼肌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DIO2基因的CDS全长为789 bp,编码132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牦牛DIO2基因与普通牛的亲缘关系最近,核酸及蛋白序列与普通牛一致;与小鼠的亲缘关系较远,序列同源性仅为86.75%和87.12%,与原鸡的亲缘关系最远,二者的同源性分别为79.17%和76.30%.理化性质预测表明DIO2蛋白为不稳定疏水性蛋白,有跨膜结构域,具有24个磷酸化位点,蛋白结构为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延伸链三者交替出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DIO2基因在牦牛的脾、肺等内脏组织表达无显著差异;在背最长肌和半腱肌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脂肪和肝脏组织(P0.01).此外,DIO2在金川牦牛半腱肌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麦洼牦牛(P0.05).以上结果为研究DIO2在牦牛骨骼肌的功能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运用一对特异性引物对麦洼牦牛、九龙牦牛的FSHβ基因的5,端侧翼区进行了扩增,应用PCR-SSCP方法对其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麦洼牦牛的FSHβ基因的5,端侧翼区有AA型、AB型和BB型三种基因型,九龙牦牛的FSHβ基因的5,端侧翼区只检测到了AA型、AB型两种基因型.在两种牦牛品系中,AA基因型频率最高,A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B等位基因频率.麦洼牦牛和九龙牦牛群体中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431、0.1411,麦洼牦牛多态性能高,遗传变异大.  相似文献   

10.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牧民家庭自制牦牛酸奶以及牦牛奶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共轭亚油酸的含量.结果显示:牦牛酸奶和牦牛乳中检测到14种主要的脂肪酸,相对比例高的包括豆蔻酸、棕榈酸、油酸和硬脂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90%以上.牦牛酸奶中总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31.7%,共轭亚油酸含量为0.981±0.481mg/g,高于普通牛乳和酸奶.牦牛酸奶与牦牛奶中各种脂肪酸的比例基本接近.提示在酸奶制作过程中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析德昌水牛,麦洼牦牛和成都黑白花奶牛血清中LDH同工酶。用计算机控光密度仪(Beckman CDS-200型)扫描测定其活力(%)正常参考值(±)。测得德昌水牛的LDH_1~LDH_5活力依次为55.64±0.98、28.66±0.66、6.63±0.37、5.03±0.33、4.22±0.32;麦洼牦牛依次为48.78±0.88、33.13±0.79、14.08±0.67、2.77±0.28、1.36±0.18;成都黑白花奶牛(第一、二个泌乳期)依次为52.22±0.80、29.64±0.47、12.62±0.56、4.12±0.32、1.70±0.14。各相应同工酶活力均数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该三种牛之间相应的五种LDH同工酶活力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又经Q检验证明:德昌水牛与麦洼牦牛相应的五种同工酶活力均值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德昌水牛与成都黑白花奶牛的LDH_1、LDH_3、LDH_4、LDH_5活力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成都黑白花奶牛与麦洼牦牛的LDH_1、LDH_2、LDH_4活力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非连续性缓冲系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别对50头九龙牦牛和50头麦洼牦牛的血清酯酶(ES)同工酶、淀粉酶(Am)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在ES同工酶的研究中,九龙牦牛5带较多,占43.9%,麦洼牦牛6带较多,占54.7%;九龙牦牛的带型座含有Es—5,而麦洼牦牛有Es—8,却无Es—5;Am基因座均受Am~A、Am~B、Am~C三个等显性等位基因控制,两个品种都未出现AA和AB型,且Am~c基因频率是两个品种的优势基因;麦洼牦牛的杂合子频率(0.867)高于九龙牦牛(0.780)。表明麦洼牦牛的遗传特性比九龙牦牛复杂。对麦洼牦牛的两个同工酶的活力与产奶量、乳脂率以及体重的关系作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ES同工酶的强带与产奶量、乳脂率呈显著正相关、与体重呈显著负相关。Am同工酶的总活力与产奶量、乳脂率呈显著的负相关、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这不仅表明了ES同工酶、Am同工酶与生产性能具有较密切关系,而且对开展选育工作及牦牛生产性能鉴定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旨在克隆牦牛解偶联蛋白1(UCP1)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牦牛各组织的表达规律.以牦牛为实验对象,利用RT-PCR克隆得到牦牛UCP1基因全长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牦牛CDS区,qPCR检测UCP1基因在牦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UCP1基因全长为954 bp(GenBank No.MW345537),其中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全长为942 bp,编码313个氨基酸.蛋白分子特性预测UCP1蛋白为不稳定疏水性蛋白,存在跨膜结构域以及多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显示,UCP1蛋白由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延伸链三者交替出现.牦牛UCP1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普通牛的相应序列相似度最高,同源性分别为97.63%和96.76%;与斑马鱼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最低,分别为62.58%和64.29%.组织表达分析发现UCP1在牦牛心、肝、脾、肺、肾、脂肪、背肌、半腱肌中均有表达,但在肾中的表达量最高,肾与其他组织之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品种牦牛UCP1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发现,其在麦洼牦牛背最长肌、肝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金川牦牛(P0.05和P0.0001).这些结果为丰富牦牛UCP1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麦洼牦牛(包括半奶牦牛)、犏牛及黑白花奶牛乳中β-乳球蛋白(β-LG)遗传变异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β-LG在牦牛、半奶牦牛中BE型占优势,有少数EE型,没有发现A基因.犏牛中BE型占优势,有少数AB型.黑白花奶牛中AB型占优势有AA型,BB型、AB型,没有E基因.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牛乳中β-LG含量,在不同品种牛中存在总量和各基因型间的差异,各基因在不同牛种的表达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试验组进行放牧加补饲的方法研究了冬季补饲对幼年牦牛瘤胃发酵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牦牛日增重相差820.83 g,差异极显著(P〈0.01);瘤胃发酵指标中pH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氨氮(NH3-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瘤胃液蛋白含量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液指标中TP、Glu及PUN的测定结果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采用凝胶电泳方法分离牦牛乳上皮粘蛋白MUC1,通过比较乳MUC1的多态性发现麦洼牦牛、九龙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牦牛和西藏牦牛共5个牦牛群427头泌乳牦牛乳MUC1存在9种MUC1类型,蛋白质分子质量范围为163—208ku,普遍大于普通乳牛;群体遗传变异分析表明牦牛乳MUC1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存在品种间差异,基因杂合度较大,根据乳MUC1基因频率可将5个牦牛品种明显地聚为两类,提示牦牛乳MUC1存在地方类群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补体1q结合蛋白(Complement C1q binding protein, C1QBP)通过与C1q结合,参与调控细胞免疫、代谢、氧化应激、凋亡等生物过程.研究通过RT-qPCR检测C1QBP基因在麦洼牦牛、西藏牛、荷斯坦奶牛的心脏、脾脏、肺脏、大脑、小脑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C1QBP蛋白在小脑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1QBP基因在三种牛的心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P0.05);除脾脏组织外,西藏牛C1QBP基因在其它组织中的表达量均低于麦洼牦牛和荷斯坦奶牛(P0.05);C1QBP蛋白在麦洼牦牛小脑中的表达显著低于荷斯坦奶牛(P0.05).结果表明C1QBP基因可能通过增强牦牛机体内源性抗氧化系统,从而有利于牦牛适应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8.
随机选取青海省1.5岁左右牦牛(♂)、犏牛(♂)和黄牛(♂)各3头,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肉中的肌苷、肌苷酸和硫胺素进行测定,采用高氯酸滴定法测定其肉中谷氨酸钠的含量,并对牦牛、犏牛和黄牛的生产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犏牛的体重和体高明显优于同龄牦牛(P〈0.05),而且犏牛的体长与牦牛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犏牛和黄牛的胸围都与同龄牦牛具有显著差异(P〈0.05)。②犏牛的头重明显高于同龄牦牛(P〈0.01);犏牛的皮重、前二蹄重、后二蹄重、胴体重和胴体肉重明显优于同龄牦牛(P〈0.05);犏牛和黄牛的胴体骨重都与同龄牦牛具有显著差异(P〈0.05);三个品种的屠宰率、净肉率和胴体产肉率无显著差异(P〉0.05);黄牛的骨肉比明显高于同龄犏牛(P〈0.05)。③牦牛肉中肌苷含量最高,其含量明显高于同龄黄牛(P〈0.05);肌苷酸的含量在三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犏牛肉硫胺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同龄黄牛(P〈0.05);黄牛和犏牛肉谷氨酸钠的含量显著高于同龄牦牛(P〈0.05)。  相似文献   

19.
麦洼牦牛和犏牛乳中特异乳酸脱氢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了麦洼牦牛和犏牛脱脂乳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并用比色法测定其活力.结果显示,除部分初乳样品中LDH可见到3~4条区带外,其余乳样LDH仅分离出一条LDH1区带,并且其中有少数牦牛和犏牛乳中的LDH1为快带,命名为FLDH1.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也证实了该快带的存在.初乳中LDH活力以分娩当天最高,牦牛乳中LDH活力高于犏牛.乳中特异的LDH1有可能作为牦牛及其杂交后代一个重要的生化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20.
旨在建立一种从牦牛乳中快速提取总DNA并扩增线粒体基因的方法.实验以20头麦洼牦牛的乳为试验材料,用Chelex-100方法提取总DNA,扩增线粒体DNA(mtDNA)的D-loop区和细胞色素b基因(Cytb).结果显示,Chelex-100法能利用20μL全乳或脱脂乳快速制备总DNA,用于mtDNA的D-loop区和Cytb基因的PCR扩增,条带清晰并能直接测序.该方法的PCR扩增一般需要45个循环,扩增效果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且全乳优于脱脂乳,半奶牦牛乳优于全奶牦牛乳.建立的方法既可使用全乳,也可采用脱脂乳大规模提取总DNA,并扩增线粒体基因用于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