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海洋来源普通青霉菌Penicillium commune 366606的化学成分.人工海水发酵,发酵产物通过乙酸乙酯萃取后得浸膏,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反相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NMR、MS)和结合文献数据等对分离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从海洋真菌发酵液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melithasterol B(1)、chrysophanol(2)、2’,3’-dihydrosorbicllin(3)、2-pyruvoybenzamide(4)、2-aceylquinazolin-4(3H)-one(5)、fenestins A(6)、cyclo(D-Pro-D-Leu)(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普通青霉菌(Penicillium commune 366606)中分离得到,并报道了化合物4~7对5株癌细胞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运用中压柱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方法对多穗金粟兰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并对其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从多穗金粟兰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迷迭香酸(1)、迷迭香酸甲酯(2)、isorinic acid(3)、isorinic acid methyl ester(4)、(E)-N-苯乙基-3,4-(亚甲二氧基)丙烯酰胺(5)、咖啡酸(6)、oresbiusin A(7)、5-羟基尿嘧啶(8),化合物3~6、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采用MTT法对化合物1~8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2、4、8对2个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均有抑制作用,它们的IC_(50)值范围为116.8~150.8μmol/L.  相似文献   

3.
应用硅胶柱、ODS柱、Sephadex LH-20柱等色谱方法对槟榔种子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石油醚及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表儿茶素(1),原花青素B1(2),原花青素B2(3),原花青素B7(4),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4β→8)-catechin(5),epicatechin-(4β→6)-epicatechin-(4β→8)-catechin(6),金色酰胺醇酯(7),aurantiamide(8),neoechinulin A(9),echinulin(10).其中,化合物6~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分离得到的聚合鞣质类化合物1~6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抗病毒活性测试.  相似文献   

4.
苦瓜皂甙的分离以及PTP1B抑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剂萃取、大孔树脂D-101去杂、正相硅胶柱粗分、ODS反相硅胶柱反复分离纯化、薄层色谱检测,从苦瓜中分离出5种化合物.借助于ESI-MS、IR、13C NMR、1H NMR、DEPT-NMR等波谱技术,对这5种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此5种化合物都属于皂甙类,其中化合物A是甾体皂甙,其余4种为四环三萜葫芦烷皂甙.这5个化合物分别为:A为α-菠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B为19(R)-羰基-25-二甲氧基-5β-葫芦烷-6,23-二烯-3β,25-羟基-5-19环氧酯-3-O-β-D-吡喃葡萄糖甙;C为葫芦烷-5-烯-3β,22,23,24,25-五基-3-O-3-β-D-吡喃葡萄糖(1→6)-D-吡喃葡萄糖甙(苦瓜素A);D为葫芦烷-5,23-二烯-3p,7,25-羟基-9-醛基-7-O-β-D-吡喃葡萄糖甙(苦瓜素L);E为葫芦烷-5,23-二烯-3β,7-二羟基-9-醛基-25-甲氧基-7-O-β-D-吡喃葡萄糖甙(苦瓜素K).5种化合物进行PTP1B抑制活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这5种皂甙单体中,化合物D和化合物E对PTP1B没有抑制活性,化合物A、B、C对PTP1B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抑制活性大小为化合物A>化合物C>化合物B.  相似文献   

5.
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和中压柱色谱方法对佛甲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纯化分离,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MTT法对所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从佛甲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9个纯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奈酚(1)、木犀草素(2)、3,5,7,3',5'-五羟基黄酮(3)、槲皮素(4)、紫云英苷(5)、咖啡酸(6)、阿魏酸(7)、4-羟基苯甲酸(8)和β-谷甾醇(9).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体外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1~7对Hep G2和Hep3B两个肝癌细胞株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苯丙酸类成分6~7比黄酮类成分1~5显示出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范围为19.7~56.4μg/m L.  相似文献   

6.
利用抑菌活性追踪及各种色谱方法从短柄五加(Acanthopanax brachypus)的根茎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藿香黄酮醇(1)、汉黄芩素(2)、山奈酚-7-O-β-D-葡萄糖苷(3)、牡荆苷(4)、金丝桃苷(5)及黄芩苷(6).除化合物5外,其余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体外抑菌活性试验法测定各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短柄五加乙醇提取物中的乙酸乙酯组分,尤其是化合物1、2、4和5对供试菌种显示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材地骨皮Lycii Cortex(root bark of L.chinense or L.barbarum)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单体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利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采用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对所分单体化合物做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筛选.结果:从中药材地骨皮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打碗花精生物碱B1(1)、打碗花精生物碱B2(2)、打碗花精生物碱B3(3)、打碗花精生物碱C1(4)、L-苯丙氨酸(5)、鸟苷(6)、grateloupinamide(7)、尿囊素(8)、(+)-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9)、(-)-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10).结论:化合物5~8及10均是首次从中药材地骨皮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
竹柏枝叶用氯仿提取,硅胶柱层析、MCI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分别为:nagilactone A(1)、4β,10β,15-trihydroxy-aromadendrane-10,15-acetonide(2)、amentoflavone(3)、bilobetin(4)、podocarpusflavone A(5)、quercetin(6)、(-)-catechin(7)、5α,6β-dihydroxysitosterol(8)和prinsepiol(9).其中化合物2、4、8和9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对苦木科臭椿属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的果实即凤眼草的提取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经反复纯化制备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及与文献报道对比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对粗提物和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的测试.分离并鉴定出4个化合物,分别为shinjulactone A(1),shinjuglycoside B(2),5-hydroxymethylfural-dehyde(3),protocatechuic acid(4),化合物3,4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凤眼草水提取物的大孔树脂60%乙醇洗脱物(Ⅰ)对人神经胶质肿瘤细胞株U87,95%乙醇浸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Ⅱ)对人神经胶质肿瘤细胞株SF188,化合物1和2对以上两种细胞株,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山茱萸乙醇提取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及其对神经的保护作用。采用正相常压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大孔吸附树脂、闪式低压正反相硅胶和氰基、反相高压液相等色谱方法对显示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组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谱、质谱,同时结合已知文献数据对比鉴定化合物结构;再采用H_2O_2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对分离鉴定的化合物进行体外神经保护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从山茱萸显示神经保护活性的组分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7-β-莫诺苷(1)、7-β-O-甲基莫诺苷(2)、7-α-0-甲基莫诺苷(3)、金吉苷(4)、cornolactones D(5)、pollenfuran A(6)、threo-2,3-bis (4-hydroxy-3-methoxyphenyl)-3-ethoxypropan-1-ol (7)、5-羟甲基糠醛(8)和3,4-二-羟基苯甲酸(9);其中化合物pollenfuran A(6)和threo-2,3-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3-ethoxypropan-1-ol(7)为首次从山茱萸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cornolactones D(5)为首次从山茱萸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β-莫诺苷(1)、7-β-0-甲基莫诺苷(2)、7-α-0-甲基莫诺苷(3)具有神经保护活性。  相似文献   

11.
满天星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竹科花卉植物满天星(Gypsophila elegans)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得到6 个黄酮苷化合物,分别为2″-O-α-L-阿拉伯糖异荭草苷(1)、芹黄素-6-C--7-O-β-D-吡喃葡萄糖苷(2)、芹黄素-8-C-β-D-吡喃葡萄糖苷(3)、肥皂草苷(4)、芹黄素-7-O-槐糖苷(5)、异牡荆素-2″-O-β-D -吡喃葡萄糖苷(6).除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外,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石竹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模型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筛选,化合物1显示出强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共生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发酵液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对柳珊瑚A.caerulea共生菌B.methylotrophicus发酵液中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共生细菌B.Methylotrophicus发酵液中分离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脯-甘)二肽(1)、环(S-脯-R-亮)二肽(2)、胸苷(3)、尿苷(4)、原儿茶酸(5)、3-Furancarboxylic acid-5-(hydroxmenthy)-Furan(6)。【结论】化合物1~6均是首次从该种细菌中分离得到,丰富了柳珊瑚共生菌B.methylotrophicus的化学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从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sp.内生真菌Ta31-2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分别为硬脂酸(1)、软脂酸(2)、肉豆蔻酸(3)、癸酸甲酯(4)、麦角甾醇(5)、fusanolide B(6)、丁二酸(7)、curvulalide(8)、modiolide A(9)和neoechinulin A(10)。其中,fusanolide B(6)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curvulalide(8)和neoechinulin A(10)为首次从软珊瑚Sinularia sp.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重结晶、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分离全缘叶蓝刺头(Echinops integrifolius Kar.et Kir.)根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化合物抗氧化活性.从全缘叶蓝刺头的根中分离15个化合物,鉴定了胡萝卜苷(1)、原儿茶酸(2)、原儿茶醛(3)、咖啡酸(4)、东莨菪苷(5)、breynioside A(6)、龙胆酸(7)、5,7,4'-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8)、矢车菊黄素(9)等9个化合物.对其中部分化合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3、4、7表现出优于阳性对照Vc的自由基清除作用,IC_(50)值为2.177、0.844、0.800、1.434 mg/L,阳性对照Vc的IC_(50)值为3.629 mg/L.化合物3~7均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化合物2、3、4、7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黄皮核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从芸香科(Rutaceae)黄皮属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 (Lour.) Skeels核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和理化常数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N-甲基桂皮酰胺(N-methyl-cinnamamide,1),桂皮酰胺(cinnamamide,2),黄皮新肉桂酰胺A(lansiumamide A,3),黄皮新肉桂酰胺B(lansiumamide B,4),dihydroalatamide(5),黄皮酰胺(clausenamide,6),(2E)-3-phenyl-2-propenoic acid-2-oxo-2-phenylethyl ester(7),3-苄基香豆素(3-benzylchromen-2-one,8),4-hydroxy-4-methyl-2-cyclohexen-l-one(9),胡萝卜苷(daucosterol,10)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11),化合物2、5、7-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油瓜(Hodgsonia macrocarpa)全株植物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C18等色谱方法对油瓜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应用核磁及质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油瓜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大黄酚(1)、大黄素甲醚(2)、2,6-Dimethoxy-4-methylphenol(3)、蔗糖(4)、葡萄糖(5),用自由基清除率实验检测化合物的氧化性.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和3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对白云鄂博稀土矿来源放线菌Actinorectispora metalli KC 198~T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并测定其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将放线菌A. metalli KC 198~Ti进行土豆液体培养基(PDB)发酵,然后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发酵产物;萃取物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RP-18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次生代谢产物;单体化学成分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与质谱表征,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确定单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单体化合物采用DPPH的方法测试其抗氧化活性.从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分共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学成分,依次确定为(1) 1,4-dimethoxy-2-hydroxynaphthalene-2-O-β-D-glucopyranoside、(2) 4-hydroxy-tetralone、(3)环(L-色氨酸-L-脯氨酸)、(4)尿嘧啶、(5)胸腺嘧啶、(6) β-adenosine、(7) 3-(2,3-dihydroxypropyl) indole.对分离的结构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以上单体化合物在50μmol/L的浓度下,均未显示出较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1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小月柳珊瑚(Menella kanisa)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其抗骨肉瘤细胞增殖活性。【方法】采用多种分离方法和波谱分析方法,对小月柳珊瑚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测试部分生物碱类化合物抗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活性。【结果】从小月柳珊瑚中分离出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1′-purine-6′,8′-dionyl)suberosanone(1)、1-(3′-carbonylbutyl)purine-6,8-dione(2)、腺嘌呤脱氧核苷(3)、次黄嘌呤(4)、7-甲基腺嘌呤(5)、胸腺嘧啶脱氧核苷(6)、尿嘧啶脱氧核苷(7)。化合物1和2对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显示出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13.3μg/mL和55.0μg/mL。【结论】化合物1~7均首次从小月柳珊瑚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和2的抗骨肉瘤细胞活性也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利用抑菌活性追踪法及各种色谱技术从短柄五加Acanthopanax brachypus的根茎中分离出6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结构进行鉴定为藿香黄酮醇(1)、汉黄芩素(2)、山奈酚-7-O-β-D-葡萄糖苷(3)、牡荆苷(4)、金丝桃苷(5)、黄芩苷(6)。除化合物5外,其余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抑菌试验表明,短柄五加乙醇提取物中的乙酸乙酯组分,尤其是化合物1、2、4和5对供试菌种显示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clerotiorum 33-4中的抗菌活性成分.利用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色谱学方法对菌株固体发酵物行分离纯化;利用NMR、MS、UV、IR等波谱学技术手段,结合文献数据比对,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单体化合物的多种抗菌活性.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Penicillic acid(1)、Sclerotiotide A (2)、sclerotiotide B (3)、sclerotiotide F (4),其中化合物1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化合物2-4具有中等抗菌活性.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clerotiorum 33-4能够产生一系列环肽类化合物,其中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